马克思的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

2016-06-21 12:03郝智浩许春玲
人民论坛 2016年14期

郝智浩+许春玲

【摘要】“文化”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特别关注的理论要点之一,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实践是文化产生的真实根源,将文化看作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认为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和把握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和内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构建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化自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文化观的形成过程

自从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爆发以来,“文化”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的关注对象,启蒙运动的先驱和倡导者希望通过这场探索“光明”的运动将世界引出充满教义、非理性和盲目的黑暗时期。在这个时期所提倡的“文化”概念,注重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以及其创造性活动和产生的结果,将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识作为了关注重点。而到了十九世纪,随着德国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概念逐渐向人的精神和观念发展转变。德国启蒙运动所取得的丰硕思想理论成果对马克思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其中德国古典哲学家代表人物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思想观念的影响尤为突出。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对“文化”进行深刻而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石。康德指出,人之所以能为自然立法,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而这种“理性”就是文化,也正因为文化,人才具备一种可以自由抉择其目的的能力。对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康德指出文化是“我们关于人类有理由来以之归于自然的最终目的”①。

康德关于“人的目的”的论述得到了马克思的特别关注和认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由此可见,康德的文化哲学思想从理论上给予了马克思一定的启示,引发了马克思关于“文化”这一概念的思考与认识。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是建立在借鉴康德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二者皆从理性的角度来着眼。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的合理发展是以“理性”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在黑格尔看来,在人类的使命中,有一种稳定的特性,黑格尔所指的特性就是“精神”,受这种思想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精华汇聚的结果。

“劳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黑格尔认识到“劳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但是,黑格尔所谓的“劳动”指的是人的抽象精神活动,而非具体的实践劳动。受黑格尔“劳动”思想的启发,马克思将文化当作人通过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受黑格尔文化思想的影响,马克思的早期文化观仍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范畴,马克思仍然是从唯心主义来看待文化的,认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

费尔巴哈的巨大贡献在于,他的哲学思想使得唯物主义重新确立了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权威地位。费尔巴哈指出:“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②费尔巴哈这种思想使得马克思从人的主体性视野下来看待文化,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开始摆脱黑格尔的“理性”文化思想的束缚,逐渐从“人”和“人化”的角度来对“文化”思想进行考量。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将作为主体性的人可以使得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产生客观物质性成果的这一思想予以充分体现,指明了人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由此可见,此时的马克思已经确立了“文化即人化”的思想,但还没有实现由“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完全转变。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而《哲学的贫困》一文的问世,预示着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明确化。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文化本身,而是聚焦于文化产生的根源—物质生产实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物质生产实践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源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刻阐释,马克思认为文化同社会的其他物质财富一样,都是基于人的具体物质实践劳动产生和发展的。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物质生产实践的角度来分析文化的产生根源和发展动力,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和确立。

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构成

马克思文化观,是一个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阐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以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内涵始终贯穿于“人”“人类社会”和“精神”三者之中。他指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文化的范畴不仅包含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意识、精神的产物,而且包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广义的文化应该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

在分析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发现,劳动是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劳动”创造了“文化”,由此,也为马克思的实践产生文化的思想作了很好的理论展现。关于文化本质的定义概括起来,即“文化即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的对象化。马克思所讲的“人化”是“人”与“自然”二者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人通过实践活动为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体现人的属性,从而使得自然更适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外部世界同样会反作用于人,不断提升人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属性。鉴于“人”与“自然”二者的相互统一关系,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将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是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统一。

关于文化功能的思想,马克思主要是针对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两方面展开。首先,马克思主张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和经济的关系,认为文化和经济之间存在相互贯通和相互交汇的双向作用,同时马克思将无产阶级文化看作生产力的一种,是整合无产阶级社会资源促进无产阶级经济发展的有效驱动力。其次,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文化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本质的有力武器,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夺取无产阶级革命伟大胜利的“批判的武器”;同时马克思指出,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在凝聚无产阶级智慧力量、指导无产阶级生产实践、巩固无产阶级地位政权等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是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重要法宝和基本保障。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其文化思想也从未脱离“人”这一主体,因此,文化的主体功能是其本质功能和属性。马克思文化的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主体“人”的教化作用,是主体实现“自然人”—“社会人”—“文化人”—“自由人”转变过程的媒介,通过文化教化,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可以逐步得到确证,最终实现主体自由自觉的存在。

马克思文化观的价值蕴含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应该是一种“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以“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藐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③的“物质力量”。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受着资本家的压迫与奴役,人还是处于对“物的依赖”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文化作为一种“批判的武器”,理应被广大群众所掌握,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为无产阶级及其革命运动服务。

马克思指出,文化作为劳动的产物,本质上是与人具有同一性的,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和手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其文化思想的价值蕴含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认为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是服务自身,更重要的一方面便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得作为主体的人能够“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④紧密关切人,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哲学建构最为鲜明的特色。

文化“异化”及其根本出路。文化异化,指的是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背离了它本应具备的本质与目的,脱离了人,成为了与人对立、孤立于人的一种异己存在力量。马克思在指出文化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文化会异化为一种阻碍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异己力量。同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是产生文化异化的根本原因,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赋予了商品属性,不再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反而成为压迫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所以解决文化“异化”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消除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也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论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会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马克思从劳动异化着眼,指出了文化“异化”的必然性和绝对性,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文化会异化成为限制工人思想和创造的枷锁。

在私有制条件下,文化“异化”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是工人的文化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劳动”理应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正是“劳动”才得以将“人”和“动物”区分开来,人的类本质才得以确认。在《手稿》中,马克思将文化划分为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两种最基本的形态,自然科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本质上并不具有阶级属性。但是,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利用自身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将自然科学打上资本主义的烙印,作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与既得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科学不仅不再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力量,相反,自然科学为资本家压榨工人更多剩余劳动价值提供了便利。同样,文化的另一种形态—意识形态,仍然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成为了资本家控制工人思想、奴化工人意识的理论工具。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不仅对资本主义及其制度作出了批判,更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根除人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出路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文化“异化”是劳动“异化”的直接产物。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认为,解决文化“异化”的根本之道便在于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看作扬弃私有制的一种手段,也是扬弃文化“异化”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可以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类本质能够得以确证,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壤”,劳动“异化”和文化“异化”便无法“生存”。

马克思文化观的当代启示

作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和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证,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深刻蕴含对于我们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文化自觉。“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文化观认为,文化产生于人的实践,人是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其本质也应该体现人的主体性。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十八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了系统的部署和科学的规划,强调尊重人民、服务人民和发展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应有之义和本质体现。文化自觉,实现对现有文化的自主认识、自我反省和自觉超越。增强文化自觉性,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对当前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内在规律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更加准确的把握,究其根本,实现文化自觉的过程就是实现坚持文化“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坚持对外开放,树立文化自信。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必然会走向频繁化和常态化,随着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性的文化交融已然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文化思想和理念。在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另一方面,积极主动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经验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本质、价值内涵具有充分的肯定和坚定的信仰。首先,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信其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有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勇气和果断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魄力,在交流融汇的过程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改革扬弃,实现文化自强。马克思文化观认为,文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摆脱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过程,即“扬弃”的过程。文化自强,要求我们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现有文化成果进行科学的批判与继承,在改革和扬弃的过程中实现对现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作出部署。对文化的深化改革,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现有文化中与指导当下实践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相抵触的因素进行扬弃,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实践需要以及符合人民需求的强大生命活力和强劲理论内涵,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实践表明,马克思文化思想是我们在构建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科学遵循,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文化思想为指导,探索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规律,找准文化强国建设的既有优势,认清文化强国建设的艰难挑战,把握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作者分别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域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A1)

【注释】

①[德]康德:《批判力批判》(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5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海:三联出版社,1959年,第122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7页,第203页。

责编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