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境外实习、就业现状和指导策略

2016-06-21 08:13何红莉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指导

何红莉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国内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这一新型就业模式,但未具规模。本文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在海外就业的学生为调研对象展开调研,分析了高职毕业生的境外实习、就业现状及制约因素,高职院校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对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境外就业 就业指导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国际化的人力资源已成为国际需求和竞争核心。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优化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面对复杂的海外环境、日趋激烈的海外就业形势,如何进一步强化高职毕业生境外就业的国际竞争力、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高职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院先后有100余名护理专业毕业生进入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芬兰等发达国家工作。调研小组以这部分海外就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电话访谈、网络视频访谈、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在参与调查的50余名学生中,通过分析得到以下调研结果。

(一)境外就业竞争激烈,但总体情况稳定。

目前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就业率达到100%,但其中有6%的学生经历过失业。在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就业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平均年薪为21~26万人民币,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就业学生平均年薪为17~23万人民币。由于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受经济危机影响带来了高失业率,同时对护理从业人员要求高,经历过失业的学生中80%是在这些国家。新加坡和日本等亚洲发达国家与中国文化相似度较高,学生适应较快,就业情况相对稳定。但这个情况只是相对而言,即使在亚洲发达国家工作的学生中,仍然有超过30%的学生表现出对异国生活的不适应,尤其是与其他国家同事的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二)境外实习困难多,职业发展受限。

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显示,在境外实习阶段遇到困难较多,一是由于新环境的适应不足,二是语言沟通能力缺乏,三是实习阶段经济负担较重,压力较大,有些国家发放少量实习津贴,有些国家则是无薪实习。而在工作阶段的学生则反映升职空间不大,目前国际护理行业护士缺口大,但升职空间小,国外医护机构管理层一般为经验丰富、学历较高的东道国从业人员,我国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在欧美国家往往得不到认可,或者受到不公平的对待[1],只有极少在东道国提升了学历并在境外实习期间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能得到升职机会。

(三)境外就业满意度喜忧参半。

第一,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其中综合素质的偏差是导致满意度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第二,有职业规划的学生满意度普遍较高;有一部分学生从事护理行业并非自身意愿,或听从父母或随大流择业,这部分学生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容易悲观消极。第三,工作大环境的差异导致待遇和工作量的差别。

二、境外实习、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商务部行业调查结果表明,除去东道国准入政策和区域保护政策等客观因素外,制约我国人员境外就业的主要困境是人员素质与发达国家的需求存在不小差距。结合对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境外就业学生的调研,分析制约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低下,这与出国前对学生的语言培训模式的单一密不可分;二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明显不足;三是人文素养的不足导致对发达国家文化生活的适应能力较差;四是对东道国的文化、法律等知识的缺失;五是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薄弱,导致学生随大流选择出国或受家庭观念影响在国内慌乱择业。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其中特别明显的是,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在国际就业趋势的新形势下捉襟见肘。因此,探索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及与之匹配的境外就业指导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作为新型的就业模式,目前在高职毕业生就业中所占比例较小,这与国内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密不可分,高职教育境外就业的观念尚未普及,因此高职院校对如何开展境外就业指导模式还处在探索中[2]。综合我院当前开展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看,对于毕业生的境外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境外实习、就业指导的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对毕业生的境外实习、指导工作仍然是由普通就业指导教师完成。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国际教育班级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由普通班级的就业指导教师胜任,这些教师虽然有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但大都没有就业指导所需理论[3],再加上对境外就业本身理解不足导致境外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建设一支专业的境外实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境外就业十分重要。

(二)境外实习、就业指导与实践脱节。

境外实习、就业的指导属于理论性指导居多,缺乏国际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学生接收的指导信息较为片面,如强调工作技能而忽略人文素养的培养、强调纪律而忽略维权意识等,导致学生真正到国外实习、就业时面临复杂的就业环境和困难,得不到有效借鉴。因此,如何将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与境外就业的实践结合起来也是探索高职毕业生国际化就业的重要课题。

(三)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形式单一。

目前我院开展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仍然沿用的是传统就业指导路线,主要形式为课程式指导、讲座式指导、咨询式指导。境外实习、就业面临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国内大不相同,传统的指导形式不能涵盖境外实习、就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开拓新的指导形式很有必要。

四、高职毕业生境外实习、就业指导的对策及意见

结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境外就业学生调研结果及境外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课题研究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设专业化的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小组。

据行业调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多为辅导员及行政工作教师,缺乏对就业指导咨询及教育教学的研究,在传统的国内就业指导工作中,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弥补部分专业指导的不足,但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4],对国际就业环境的陌生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兼职”教师的指导工作在国际就业指导中效果差强人意。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国际就业指导小组,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境外实习、就业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二)结合实践开展多样化的境外实习、就业指导,进行创新式指导。

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对于选择国际就业的学生实用性不强,因此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其他形式的指导工作很有必要。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为例,笔者建议:第一,可在护理国际教育体系中引入国际院校的视频交流课程,由境外实习、就业的专业指导小组的教师任课;第二,把境外就业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国际劳务市场的咨询、国际面试指南、境外就业维权讲座等内容,提高学生境外就业成功率[5];第三,由专业指导小组的教师协助全护理系学生中有境外就业意向的学生,组成护理国际就业协会;第四,由专业指导小组的教师组织策划国际护理就业情景沙盘,开发多形式的创新式指导,将指导理论与模拟实践情景相结合,提高境外实习、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三)多层次地开展境外实习、就业指导工作。

面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单位对就业人员的个性化需求,笔者认为结合学生自身能力与职业规划,针对性地进行境外实习、就业指导是事半功倍的做法。比如乐职院护理系,境外实习、就业的专业指导小组应当提前对学生进行能力、性格、心理方面的专业测试,科学地帮助学生定位和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袁卫国.高职院校促进学生境外就业若干对策分析[J].江苏高教,2010(5):133-135.

[2]吴峰.高职毕业生海外就业指导的问题与对策[A].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0):87-90.

[3]高晓琴.对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9(S1):118-121.

[4]黄晓芬.高职毕业生海外就业的困境与出路[A].职教论坛,2014(23):17-20.

[5]杨永明.国际人力资源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境外就业[A].职教论坛,2014(32):19-22.

基金项目 :乐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