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程茜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在施放的影响
传播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在人类传播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各种媒介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并非逐个取代,而是功能的依次叠加。在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中,逐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社会的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媒介的发展与变更日新月异。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体传播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界中最热门的话题。媒介融合态势逐渐清晰。今天我们所感受到的媒介融合是数字化技术推进的信息传播的技术手段、功能结构、形态模式的界限改变及能量交换。数字化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信息的采集、合成、传播、经营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方式,把历史上不同媒体形态的独立演进过程统一为一个更加丰富有序的过程。这种新的技术传播方式对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二、媒介发展态势
在媒介融合态势的影响下,当下新闻媒介传播的发展呈以下态势:
1.媒介与社会之间边界模糊
媒介化社会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兼容与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元化传播时代。这是一个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互叠加、有机组合而成的新型传播阶段[1]。19世纪30年代报纸的兴起开启了大众传播时代,人们通过报纸这一窗口认识世界、了解世界。随后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时代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界限,尽管我们不在事发现场,却依旧能够透过电子媒介身临其境地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从最初的报纸兴起打破仅能通过耳口相传的手法传递信息的时代,到现如今躺在家里知晓天下大小事的时代,整个世界都因电子媒介而联结成一个统一“地球村”。麦克卢汉认为:“一个时代的主导性媒介塑造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社会的所有方面。”[2]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化媒介日益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正如麦克卢汉的预言,我们现在确实身处在一个媒介化社会之中,这些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兴媒介正一步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人际关系甚至是对世界的认知。
然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不过是由媒介仿真出的超真实画面而已,我们对媒介的过度依赖使社会化媒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兴媒体,尤其是社会化媒体促成网络虚拟社会的产生。人们需要通过媒体认识世界、感知生活,同时,也需要运用媒介创造自己的社交圈,维系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化媒介的快速发展将我们引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社会——媒介化社会。绝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外部世界,但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然而,人们理所当然地将媒介塑造出来的虚拟社会看做是真实的现实社会,从而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反应。正如鲍德里亚所说:“真是与非真实已经模糊不清了,非真实超过了真实,比真实还真实。”[3]
网络中的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虚拟社会中每个参与者可以成为不依附于社会现实地位的存在。人们除了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外,在社会化媒介塑造的网络社会中同样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求助。除此之外,新媒体塑造出的虚拟社会也实现了现实社会时空的扩展,可以将存在于不同空间的个体整合在同一空间之内,人与人的沟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沟通可以是即时性的,可以是延时性的;也可以实现相同空间的个体分离于不同场景中,人与人的交流已不仅局限于面对面,身体缺位也可以享有共同的体验,拥有共同的认知。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差别但又紧密相连,现实社会开始重视网络社会秩序的建构,虚拟网络社会的种种关系,也在现实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两个社会相互交叠,媒介与社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2.媒介之间界限模糊。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媒介之间的界限正在一步步迷糊化。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其他传统行业融合起来,从而创造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纸媒、电视台等,受到的冲击非常巨大。传统媒介发展到今天,已经衰落了,究其症结,其实不外乎两点:第一,传统发行渠道因为移动端的迅速崛起被抢占,这是没有还手余地的一场战斗,移动智能设备的大面积持有使得信息的获得几乎没有了时间的限制。都市类报纸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二是传统媒体早年缺乏版权意识,原创内容被新媒体无限制地转发盗用,其内容的竞争力与独创性没有了市场。想要改变只能跟进互联网+与媒介融合的步伐,方能不与时代脱节,找到自己的持续发展之路。
在互联网+时代中,技术让各媒介的融合更具有实现性,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今天,我们所指的电视、报纸只是指这一个媒介的物质载体。如今,技术的发展轻易地打通了媒介壁垒,电视的内容可以出现在电脑或者手机上。多屏互动的媒介融合必将成为传统媒体突围的大趋势。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逐渐成熟,将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纸媒在精品化、小众化的发展趋势中逐渐分化重聚,组成新的聚合平台。纸媒踏入新媒体领域突破传统的版面局限,侧重了多元化、人性化的产业形态和数字化、移动化的传播形态,把消息通过分众、交互和即时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3.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界限模糊。
网络进入Web2.0时代,网民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传统的传者和受着的单向关系被打破。在这样的社会中,“不仅过去一切媒介是因特网的内容,而且使用因特网的人也是其内容。因为上网的人......无论他们在网上做什么,他们都是在创造内容”[4]。一切皆媒体。自媒体的传播具有特有的属性,任何粗通网络知识的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传播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诸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传播平台是真正的私人媒体,用户从过去单纯的受众变为传播主体。用户通过该类社交应用软件表达个人的生活表象和日常化情感,以个人为基点,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生活,诠释自身对于生活的感悟,这种自我书写的情感表露促进了用户个性化、私人化身份的建构。
但是,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在媒体追逐利益、大众的“好奇欲”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私人领域被迫曝光在大众视野中,正是由于自媒体的特殊性,社交应用软件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私人日记,从它出现在网络平台的那一刻起,这些私人性的自我表达便已进入公众视野,极有可能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其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与传播主体息息相关。从这一角度讲,社交媒体已不是私人领域,而是公共化的传播平台。自媒体传播的个人出版方式打破了原有的话语表达权利限制和精英话语权的格局,将话语权赋予草根性,使得人人具有表达话语、引导舆论的方式与机会,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许多自媒体传播内容进入公共媒体传播平台,自媒体的私人话语开始影响传统媒体的话语方向,这种私人领域的公共化模糊了公共传播与私人传播的界限。
三、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高等院校新闻院系与媒体的积极合作是促进媒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传媒后备力量的生产基地,新闻院校首要的职责在于培养素质全面的媒体人才。近年来,媒介融合全面集中爆发的趋势下,新闻院校以掌握基本媒体素养的传统培养理念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其立足于新闻传播理论素养的根本理念应与科技精神有机融合,以培养出适应媒介生态变化的新型媒体人才。
1.把握传统价值,留其精华。
在媒介融合的发展现实中,高校传统的新闻教育格局已相对滞后,然而,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媒介如何发展,技术水平如何提高,采写编这几项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要素都没有变。如:新闻报道的故事的叙事、评论的能力、基本的采写编能力,都是新闻传播工作者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因此,我们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改革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把握传统教学的价值,将传统的精华继续保留下来,让学生把理论学透,把内容作精,为适应新媒介的发展打好根基。
2.渗透媒介融合理念。
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变革。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将媒介融合的理念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媒介融合理念的渗透,不仅仅是在新媒体相关课程中的渗透,更应该成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少新闻院系特别是一些新设院系,仍然延续传统的培养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纸媒采写编能力为唯一目标,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实际情况不甚了解。这种情况必然导致新闻人才与新闻传播实际发展变化严重脱节的局面。融媒时代需要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新闻人才。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工作者必须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利用当时身边能够利用的任何媒体报道新闻,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既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能与受众进行积极互动。新闻教育要培养学生不能仅仅只会单一媒体的报道,必须掌握多种媒体的报道技能,在新闻报道中始终保持多媒体生产意识,以适应新传媒时代的新要求。
3.专业课程设置
当今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教育大都按照媒介来分,即报纸传播、电视传播、新媒体传播等,且已过于老套,很显然,在媒介融合时代,这种按媒介划分的独立的教学内容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本文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以学分制为前提,以课程模块为基点,按本科4年制来规划:大学第一学年开设通识模块,让学生了解新闻学专业基础知识,开设初级专业课程。此阶段的教学不可按媒介来分,应将媒介的发展看为整体的部分,以当前媒介发展现状为基础,讲述各类新闻媒介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策略,将各类媒介的特性渗透于教学环节之中。在打好专业素养根基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对于媒介融合的兴趣。
大学第二学年,开设新媒体理论和技术课程,包括网络传播学、网络新闻采写编、网络多媒体应用技术等,着重在技术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媒介融合课程,主要为选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自行选择核心专业方向,围绕这一核心再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课程设置的课程名称不必做太具体化的定义,避免出现因技术革新导致课程与实际脱节的情况。该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将各类媒介具体细分,深入研究某一新媒体制作技术,例如:微博、博客、网页制作等,详细了解其新闻传播的模式、运作环节等。
大学第四学年主要是实践,分为两部分:媒体实践和毕业设计。深入到媒介中,切实了解媒介的新闻传播运作方式。除了在媒体中进行实践之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组成团队完成一个原创基石项目,该项目必须是跟新闻传媒有关的产品或服务,精于内容生产,内容与技术结合。如:为地方网站制作一个新闻专题、为地方文化拍摄宣传片、为新媒体网站设计传播策略等。高校毕业生的传统是以毕业论文结尾,诚然,毕业论文可以考查学生对于新闻理论的掌握情况,但在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毕业论文中很难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媒体技术运用的水平。因此,本文提出以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取代单纯的毕业论文形式的方法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大学生活画上完美句点。
4.项目制、团队制、日常制的学生训练。
“项目制”实训教学,有别于学校的常规性课程教学。是将教学的内容与环节落实为具体的项目,每个不同专业方向的高校教师负责不同类型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选择与老师进行合作学习。每个项目组即一个团队。项目是真实的,并非虚拟设计,由教师进行申报,经批准后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贴近性、代表性、综合性原则,要求必须与专业相关且能对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有所帮助。对于真实项目,其目标是追求项目的成功性。对于这样真题真做的项目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一个项目可能成功的所有要素,并努力融会贯通于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体现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有机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法上进行细化,建立严密的教学整体实施方案。通过整体协调、个体努力实现项目的最高目标,从而成功完成项目。项目制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对症下药”,让学生了解业务实际,提高实践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日常的学生训练重点在于学生对于媒介的日常娱乐使用和专业使用的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日常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实例渗透如何专业地使用新媒体、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专业中发挥的作用等理念与方式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制作媒介产品,如报纸编辑大赛,每位学生自行制作一份原创报纸;DV大赛,学生组成团队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等;摄影大赛,学生自行拍摄新闻图片……这些日常的比赛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动手能力。
5.师资队伍的多背景完善。
首先,内部消化,培训专业教师。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对高校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网络传播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的教师颇具市场。这对从年从事新闻传播理论教学的高校教师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对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训迫在眉睫。为了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拓宽其知识面,可以鼓励教师到业界实习,参与各种新闻活动。通过选送部分年轻教师参加新媒体培训班,切实了解新媒体发展现状,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此外,通过安排教师攻读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位,学习跨学科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跨学科研讨班等形式,强化教师的跨学科意识,习得跨学科知识,培养能力,培养教师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
其次,拓展思维,引进技术性人才。媒介融合时代,学科分界日益模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消解了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使跨学科研究成为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媒介融合的现实,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具有跨学科知识,以应对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现实。目前,我国新闻高校教育对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教师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多数高校新闻教师学科背景单一,且基本都是博士、硕士毕业之后直接从业,因此缺乏新闻从业经验,不能满足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的需求。因此,很多媒介机构开始从其他学科领域聘用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开始从计算机、法律、经济等领域聘用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在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大趋势下,这种做法确实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再次,聘请业界专家,有效结合社会力量,积极引进业内专家学者、媒体资深从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和个别指导,特别是国际媒体,培养教师与学生国际化视野,渗透国际化教育理念,让教师与学生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同时吸引传媒实体联合办学,让学生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面对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应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进取,努力开拓创新,积极培养适应媒介发展的高能新闻人才。与以往为单一媒介供稿的操作技能相比,媒介融合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撰稿、摄影、摄像等基本职业技能之外,通过视频、通过音频、通地网络对于促进日益繁荣的新媒体传播操作至关重要,新闻从业者要有胜任不同媒介要求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与新闻事件的需要相对接的新闻教育,就不能不考虑来自新闻业界的呼声。然而,能够同时具备胜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工作的“全媒体记者”对于人的发展规律及当前高校新闻传播的教育来说其实并不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擅长所有事情,总会存在短板,要求一名记者精通所有媒体技能并出色地完成各类媒体的工作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这种“全能记者”并不应成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唯一目标。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忌盲目跟风,要结合具体实际,要求学生除掌握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必备业务技能外又有所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骏德.媒介化社会的进步趋势[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4tbDX_FjhRlpghXXoSGT86r31caYIef1uwEsf7x TLB3cAYnU32nbdpgxMZVllCSnYeRbOOdMhcj4wSE196hLwFy7KNVTDz3RxlNQjTT4vK,2012-12.
[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5,280.
[3]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58.
[4]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