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摘要:福柯的《另类空间》中,具体阐述了异托邦思想,异托邦不仅属于空间哲学,更是一种历史哲学,从福柯阐述的异托邦含义中,可以总结出异托邦思想的主要特征,即实现时间与空间、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实际上,福柯所描述的异托邦与西方后现代文学世界有较大的相同点。本文对此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异托邦思想;后现代文学;空间艺术
福柯关于“异托邦”的释义中,将其描述成空间位置关系形成的纷繁复杂关系网”,在其特征的详细阐述上,福柯重点强调了异托邦在现代社会与权力运作中的关系,在举例讨论上又参照学校、兵营、医院、工程等运行规则。由此可见,空间概念是“异托邦”思想的基础,而时间相比之下却没那么重要。
一、另类空间“异托邦”的六个基本特征
“异托邦”的创造并非在真实的空间文化中进行的,是福柯想象中的另类空间概念,具有六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世界上不可能不具备构成“异托邦”文化的条件,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身就属于“异托邦”;第二,社会历史中,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异托邦”也发挥不同的作用,即每一个时代,因为文化的差异或者发展,所产生的“异托邦”的作用与形式是不相同的;第三,“异托邦”有能力将几个空间上互不联系的场地并置为统一各场所,就像传统舞台一样,能够综合各种形式,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而舞台就好比“异托邦”,为艺术的形成提供平台;第四,“异托邦”与时间片段相结合,即“异托邦”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差异,将其中的碎片连接起来;第五,“异托邦”必须有打开与关闭的系统,这个系统使得“异托邦”与现实隔离,又能实现“异托邦”重现,这表明“异托邦”可以通过人为或者其他因素隐藏或者发生;第六。“异托邦”能够发挥两个极端的作用,即“异托邦”能使虚幻的空间变得更加虚幻,真实的空间变得更加真实。
二、“异托邦”的话语理论
从“异托邦”的六个基本特征分析上可以发现,“异托邦”不仅是现实空间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而“异托邦”所描述的历史是真实的历史,并非传统空间观念上被概念化、系统化、目的化的历史,要理解这层含义,需要借助话语理论进行分析。
首先,从福柯的话语理论上进行分析,福柯构建“异托邦”理论是基于真实历史进行构建的,福柯真正灌注的历史是一个静止不动、非连续性、充满断裂与异位的历史,与传记与历史纪实有较大差异,他打破了传统历史阐述连贯性的特点,将缓慢的历史发展过程变为迫切进行改革的新时间,将历史阐述从想象中解放出来,而这种历史概念却与历史发展实际不产生冲突。
其次,福柯考察的话语,是基于现实实践产生的概念,使得历史理论并不仅仅局限在单一语言系统上,而是将话语引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在很早就提出了这个概念,而语境的延伸往往只是进行概念的扩充,实践的理解则从理论深化与其深层发展方向进行延伸,不在单存用符号来表示。
再次,话语的主体流动性。符合的话语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福柯本身的空间思想为基础的,“异托邦”中所阐述的复杂网络,决定主体的意愿并非话语的建构。某一种话语真正被提出来并受到关注,可能是正好与主体相遇,主体是固定不流动的。
最后,福柯的话语理论,构建了知识、语言与权力运作的网络系统,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上,明确指出不要把概念与词语联系起来,限定的话语可能是在某种情境下被迫发挥效益的,只是在某一时期产生相应的作用,这就体现出话语的释义丰富多样。
因此,可以看出,福柯的话语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词于物寻找多种联系,反对历史延续性,强调历史的错裂,也就是说,任何的历史事件,在进入新的时期,都将富有新的话语场,产生新的认知。
三、福柯的“异托邦”与后现代文学空间艺术
西方后现代文学与之前的历史发生断层,在这种断层的描述中,人们更倾向于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类阐述,詹明信所理解的历史断层是文化彻底发生改变,指后现代主义彻底出现,并将其理解为资产主义发展的必然过程,强调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差异,如果人们以这种理论去理解历史断层,对历史维度理解则可能产生误解。
其实,从福柯的话语理论与“异托邦”思想描述上可以看出,历史断层所表述的完成是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即承认过去,但是并不重建过去,应更关注当下的建构,之前的历史对我们而言,只能作为参考或者作为文献。于是形成了福柯理论世界中的拓扑结构,即后现代世界等同于福柯的“异托邦”,历史维度使用种种空间艺术来展示,换句话说,后现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更倾向于空间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也是后现代文学对本真历史的回归。
从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福柯“异托邦”思想的贯彻。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就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头的“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中包含了现代、过去、将来三个时间维度,即说这句话是现在,遥远的下午是以前,站在行刑队面前是以后,作者一句话实现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空间维度的连接,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福柯“异托邦”的反应,也与西方现实相符合,所以这个作品既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识,体现了时间与空间连接的思想。这种叙述方式使得作者思想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自由穿行,形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
后现代文学与“异托邦”思想的重合还在其文学作品碎片的拼贴与重合的空间艺术手段,比如巴塞尔姆创作的《白雪公主》,并不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突出人物的形象,用零星的碎片拼接成整个故事,并且文中还有大量的插话,这些碎片的描写看似与内容没有多大关系,但是通过碎片拼接与重合,可以发现其实内容是比较严密的,通过碎片的暗示,让读者重构起一个我们心中的白雪公主故事。
四、结语
总之,分析福柯的“异托邦”思想与后现代文学空间艺术的具体联系,要从“异托邦”的六个基本特征与福柯表述的话语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从后现代文学作品分析上进行仔细研究,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许多。
【参考文献】
[1]陈广春.空间诗学语境下的福柯“异托邦”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13(04):11-16.
[2]王勇.福柯的空间哲学异托邦特质思想分析[J].北方论丛,2014(05):111-115.
[3]孙全胜.空间生产——从列斐伏尔到福柯[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89-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