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
■“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就是搭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与金融投资的桥梁和通道,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6年圆桌会议的致辞中提到,绿色金融对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环境质量改善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仅靠政府资金投入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通过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
■“在转型的时代,行动者的面孔都是模糊的,尤其在现在的敏感时期,我们要变得更加模糊才行。”
——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朱健刚在采访中表示,以前自己从来没刻意考虑过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直做事,就是想做点实事,证明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好的事情是值得去做的,而这些事情又能够带来改变。最近开始想要做个好人,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个好公民。
■“提高排放标准不是治本之策。”
—— 面对甚嚣尘上的污水处理厂“提标”问题,中国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夏青认为,“一种污水处理先进技术,对企业来讲可能很好,但是对全局未必适用。要分别考虑不同地方的水质改善需求,不能搞‘一刀切’。国家标准首要是保全国污水处理底线技术;地方标准和排污许可证,则可以解决不同地方的特殊问题。”
■“明星首先就是‘公民’,公民就有他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身为明星,更应该做出表率和示范作用。”
—— 影视明星黄晓明日前表示,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更应该把正能量传递出去。因为自己是70后,会有点“中国梦”。他认为,民族荣耀感和国家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通过努力帮助大家提高幸福指数。
■“我一定会做成中国首富,而且是通过公益成为首富。”
—— 涓涓互助总裁鲁达表示,当下巨大的社会“痛点”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任何商业行为的原动力都是社会需求,公益是直面社会需求的人类行为,做公益做成乞丐,才是中国公益的耻辱。他坚称,“我看到了社会、政府、机构、老百姓的痛点,想通过解决痛点来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和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