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路地
我有马背上民族的性格。我曾在一文中说:“我生有马背上民族的性格,有了目标,即不避艰险,勇于奋斗。”解放前,1947年6月,经《沈阳日报》作家铁汉(郁其文 )介绍,参加了东北局城工部领导的地下组织,甘冒白色恐怖,勇往直前。1948年5月,铁汉被捕,失去直线领导,即偕四名进步同学奔赴辽北解放区。后四同学留下,我被单独派回沈阳,如此担更大风险,一直坚持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
1950年10月,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作时,机关动员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经一再申请被批准,于1950年10月18日(比战斗部队早一天)由辑安过江到达朝鲜满浦。部队番号是志后一分部司令部。我内勤外勤兼作,不惧炮火硝烟,亲手掩埋过战友的遗体(唐参谋),八个月后即入党,一年后荣立三等功(这一批司令部只我一人)。经历地下斗争和朝鲜战争的考验,对我青年时代树立新人生观,大有禆益。
从1947年参加革命后,有六年过供给制生活,每月发三元(东北币三万元)津贴费,有助于造就青年公而忘私的思想;在九年内换了五次工作,服从组织分配,无怨无悔。直到1956年走上文学编辑岗位,所幸择业成功,由于工作积极肯干,成长为骨干编辑,1980年省作家代表会上,我是受大会表扬的四名编辑之一。
我有一个教训。当时政治运动较多,时常应邀写诗配合,大约写了几十首诗,待编诗集时能选入的只几首,余者皆已枯萎,思之痛心。在新时期首次作家座谈会上,我说了“‘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存在弊端”的话,当场受到批判,也遭受一个时期的有形无形的冷遇。我就这么硬挺着。1979年10月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致《祝辞》中宣称:取消文艺从属于政治口号,代之以“二为”。我深感减压之喜悦。新时期伊始,“我是从痛楚地总结教训起步的,从揣摩文学规律起步的,从寻找真诚的‘自我起步的。”头脑清醒了一些。这就是我面对丹东新时期文学起步时的思想基础。
起步时先抓“早”“破”“立”。新时期伊始,广大青年思文若渴、且在不辨方向之时,我们抓了三个字:“早”“破”“立”。抓“早”字喻之为“抢墒播种”;抓“破”字即首先批判“四人帮”的帮规帮论,在“破”中求“立”。
尽早办起一张文艺报。从1978年5月9日起办起《鸭绿江》文艺报(内刊),发表四县三区的作者作品,以为“实验田”。这在省内是率先之举。本报在发刊词中,强调批判“四人帮”,提倡“双百”方针,提倡“两结合”,提倡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多样化。这三“提倡”,在文艺形势尚未明朗时,并非轻易事。此报在二年多时间内,共出二十六期,发表作品四百五十二篇(首),有四百六十九人次作者亮相。可谓搅活了一池文学清波。于是又抓住时机,于1980年10月,正式创办《杜鹃》文学期刊。请茅盾先生题写刊名。待茅公手书的“杜鹃”二字登上封面时,丹东之《杜鹃》顿时使江海生辉。
尽早举办一期大型读书创作班。1978年10月20日至11月8日,用二十天时间,邀二十余名青年作者,借孤山大庙从简开班。因无经验可循,即从拨乱反正着手。因“四人帮”将书籍诬为“封资修”予以封存,青年作者长期无书可读,即选古今中外的名篇作为课本。如鲁迅的《一件小事》、都德的《最后一课》、杜鹏程的《铁路工地之夜》、话本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二十余篇,作者见书似见亲人,如梦初醒,开启了作者被封闭多年的文学视野。同时强调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发动大家打开“生活仓库”,“请现实主义回来”,然后分头写作。将学员的基础好的作品拿到大会上讨论修改,同时对小说的结构、构思、情节、细节、人物、主题、描写、语言、开头、结尾等一一涉及,灌输文学基本知识,向文学的本体靠拢。此次创作班共写出二十余篇作品,成绩显著。《辽宁日报》曾给予报道。
由于抓了“早”“破”“立”,这几步是走对了,遂使丹东新时期文学,因势而动,顺应规律而勃然兴起。
丹东新时期文学与全国文学基本同步。1978年5月,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遂演变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会议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上来,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以此为动力,迅速掀起了全国性的前所未有的革新文学浪潮: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改革文学思潮。丹东作为一个地级市,它的文学发展,能与全国文学思潮基本同步,这是可喜的。而新时期文学的标志性特点是“批判精神”。试以丹东文学创作为例:
一对“文革”的质疑。如短篇小说《爆发》(王中和),表现一位人称“老镢头”的老贫农,为反对“四人帮”破坏农村经济、毁坏儿子前途的罪行,宁愿坐牢也要当面与“首长”作斗争的悲壮故事。如《妈妈石》(张涛),写一个被愚弄的青年学生,为加入红卫兵,竟绝情地将“右派”妈妈的“反动言行”当众揭发,妈妈被无情批斗含冤死于山石旁。笔锋均指向“文革”。
二对阶级斗争口号的质疑。小说《五更分二年》(张涛),写一个愚忠的老贫农,在除夕夜持火枪出外巡逻,误以雪人为阶级敌人而彻夜蹲守的故事。如《忍辱负重》(吴文泮),写一个优秀生产队长,只因是“摘帽右派”就步步设坎儿:搞副业就批“重副轻农”,搞技术革新就批“唯生产力论”,查封工场,拆卸机器,公社搞批判,妻子闹离婚,待到生产队脱贫致富时,队长已心力交瘁了。笔锋直指“阶级斗争天天讲”口号。
三对“个人迷信”的质疑。如《太阳》(安阳),写太阳“直转到与人们垂直的头顶”,经一场“烘灼”之后,人们又“盼望着”太阳“明天升起”。如《太阳的颜色》(李鸿璧),写太阳“晨阳如镜,午阳如炽,夕阳如火,并不一样红”。均为对“造神运动”提出质疑。
作家是时代的敏感神经。如上的作品还有不少。在社会政治形势尚未明朗之时,我作为主编,发表这样作品,必然会遭到非议。但我并未退缩,而且我又发表自己创作的长诗《我》,意在继续冲破禁区。时当六十年代,由于“左”的束缚,诗人写诗只能写“大我”,不能写“小我”。著名诗人郭小川在《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等诗中写了“我”,遭到了批判,于是“我”在诗中缺失了。我于1983年初,率先写出百余行长诗题目就叫《我》发表,“我”在诗中出现37次,并有“硬分什么‘大我小我,‘我自始存在于统一里”的直言不讳诗句,引起辽宁诗坛的一阵轰动。这并非我硬充“傻大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四次文代会邓小平《祝辞》精神鼓舞下,给我勇气,给我智慧,确信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文人自有良心在。后来,一位市委前领导说:“看来路地那些主张还是对的。”谢啦。
要办好刊物,须有一个团结奋斗的编辑部。编辑部最初三四人,后增至七八人,都未做过正式编辑工作,但他们都是作者,从作者到编辑,距离并不遥远。编辑部定有三条:一做好编辑工作,二多读书多写东西,三造就个人的正直人格,后一条我很看重。经过一段实践,逐步提高了编辑业务能力,都能独挡一面,都能写作品写评论,形成了一个“重思想、重艺术、重探索、重韵味”的有统一审美标准的群体。刊物被誉为“颇有特色的《杜鹃》”。编辑同行在丹东这片文学沃土上,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编辑部曾办过一次不花钱的写作班,邀市内作者近二十人,利用周末两小时,举办小小说写作班。主题是:有些短篇越写越长,提倡“精短”,有些短篇泥实于故事,提倡“空灵”。先选范文一起讨论,然后拿出作品,在会上群帮。仅一个多月时间写成十几篇作品,在刊物上发了三次“小小说特辑”。上海少儿出版社来两位编辑,看过后说:“中国水平”。编辑们对写好短篇的要领深有领悟。
继省《鸭绿江》编辑部之后,我们也办起了“文学函授讲习所”,向全国招生,每年千余学员,各位编辑作辅导教师,对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甚为有效。编辑们辅导学员除每月有三十元劳务费外,决不私下分钱。拙文中说:“我任主编,凭知识与业务能力工作,凭公心、正气工作,多弯腰做事,少沾名利。注重团结,发挥大家的积极性。”
创办《满族文学》。从1985年6月起,在辽宁、河北、吉林三省共建立十三个满族自治县(内一县为满蒙合建)。丹东地区就有岫岩(后划归鞍山)、凤城、宽甸三县,满族人口达一百二十万,创办《满族文学》呼声兴起。由省、市委宣传部上下沟通,市委宣传部向省呈递报告,省委宣传部批示:“《杜鹃》改为《满族文学》月刊对我省文艺期刊的门类和结构调整是有益的。”但邮电部门有言:要想向全国发行,必须提为省级刊物。遂即登门邀请省民委为刊物举办单位,经反复磋商,幸得同意(此刊举办单位原为省民委,后为省作协)。又经三次跑中国国际书店,办妥向国外发行合同。经过六进沈阳,三进北京,多少奔波,多少等待,多少说词,始办完向国内外发行手续。这实属一个特例。当年我已五十八岁,对满族文化事业,确有那么一股劲。
经赴京一位一位聘请顾问,请名家题词,请书法家为封面题字;还要邀请北京及东北三省的满族作家撰稿。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终于1986年6月第一期刊物出版,封面是大书法家启功手书的“满族文学”四字,足以令人醒目,开卷有关山复、溥杰、端木蕻良、舒群、马加、胡絜青、关沫南、侯宝林、王蒙等名家题词,新刊体貌,好生壮观,遂引起国内外不同凡响。日本《东方》杂志绘制封面,发布消息,推介刊物,并有满学家太田辰夫寄来汉语文章发表。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满学家乔瓦尼?斯达里来函盛赞说:“我们欧洲研究满族的学者,等待这样的中文杂志已经很久了……”,并寄汉语文章发表。继之有美、德、奥地利、新加坡及港台等来函,或要求订阅,或寄来文章、画作发表,一时间来自世界东、西方的关注目光,聚焦于中国的边城丹东,由此传为佳话。为办《满族文学》,关山复、端木蕻良、马加三位满族尊长,由京、沈分别给予我多方扶助,乃我此生之幸。中科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我的族友关纪新,于百忙之中,不分巨细,诚意助我,乃我之好运。
“丹东文学风景”。时至八十年代中期,丹东文学出现了腾飞的大好形势,作者人数近半百,创作势头甚佳,引起了省内外的瞩目。一批作者走向辽宁,走向全国,如张涛、于德才、林和平、王金力、王鸣久、宋长江、张忠军、王中和等,后又有于晓威、姜庆乙、李燕子、黄文科等,连同原有的中年作者,作者队伍形成梯次,甚为壮观。省文学评论家李作祥著专文《丹东文学风景素描》予以赞许:“看到了一派生机、令人刮目的丹东文学风景”,“居于全省文坛的显要位置”,不仅“享誉辽宁文坛,并为辽宁乃至全国的文坛增色。”
多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长仁,为《杜鹃》创刊号撰文《为<杜鹃>培土浇水》,文中强调“要繁荣创作,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人民意愿”;“加强文艺评论,贯彻‘三不主义”等。从理论到实践,阐释得如此透辟,这在八十年代初是很不易做到的,对文学创作起了推动作用。市委宣传部为创办《杜鹃》、《满族文学》几次三番呈递报告、使用公章,处处开绿灯;为“特招”两名农村青年作者来编辑部,宣传部写报告呈市委书记,李书记当即指示以“特招”批给市劳动局孙局长,终于调入,此二人都成长为作家、刊物主编。市委副书记牟心海曾几次说:“他(路地)是省里来的老编辑,放手让他去干……”支持我的工作。市长郑平,副市长赵华,经反复研究做工作,在财政紧缩情况下批准刊物年度经费十二万元,此件至今犹存。市领导如此关怀支持,使我们感到顺风顺水,诸事通达。
离休不离岗。我于1988年8月离休。其实离休就是换个“工种”。首先做了一件大事:举办中国首届满族文学评奖。此举由我首创立项并个人集资,与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主编关纪新族友联手筹办。1991年4月发出《评奖启事》,共收到海内外满族作家著作百余种,经筛选、评定,最后揭晓。1992年5月28日在京举行隆重颁奖会,各地满族作家、在京满族人士及媒体,近二百人到会。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李学智、中共中央统战部顾问江华、国家最高检原副检察长关山复等,为获奖作家颁奖。伍副主任即席讲话,肯定了由单一少数民族举办的全国性文学评奖活动,并以老舍为旗帜,肯定了满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使到会满族作家很受鼓舞。此举除中央各媒体给予报道之外,已见有法国《欧洲时报》、美国《侨报》、泰国《新中原报》及《香港时报》等,均在显著位置给予报道,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世界波。第二届满族文学评奖,于1997年举行,未开颁奖会。后因无处筹资,遂停。
离休后二十六年来,共出版个人著作十种(离休前有两种),近二百万字。其中有两本诗集同名为《鸭绿江吟》,共四百零五首,诗论者说:“写下这么多对鸭绿江的恋歌,这在中国近百年现代诗歌史上也是一个奇迹。”主编书籍十六种,共六百万字。(见附件)这在同龄同业中应属负重者。
我做编辑工作,已逾半个世纪,深知要做好编辑工作,须有文学理论的较深修养,须有敢于创新的胆识,须有为人“做嫁”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高尚的创造性的劳动,确有值得终生珍记和回味的东西。新时期十年,是我在岗的最后十年,是检验我独立能力的十年,是发挥个人才智的十年。自己既当船长又当水手,尽管国务院规定的干部休假一次未休,但自己收获的是一份成就感。
我今年已八十六岁,少年时在故乡十七年(含在岫岩读中学四年),在沈阳二十三年(含在朝鲜作战三年),而在丹东达四十五年(含宽甸插队三年),比前二时段相加还多四年,丹东是我真实意义上的故乡,我愿伴着楼窗外的鸭绿江和楼门前的银杏树,终了一生。人们曾赞誉我为“丹东新时期文学的奠基人”。我曾对新时期十年自信地说:“这是我生命中自主的十年”,能说出这句话:感谢丹东。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满族文学》顾问等,职称为编审。曾获丹东市政府首届园丁奖,辽宁作协首届优秀会员奖“勤耕奖”,中国作协授予“对我国文学事业做出贡献”的老编辑荣誉奖,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分别授予“从文六十年”的荣誉证书和证章。诗集《淡淡的紫雾》获中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优秀创作奖,并被聘为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评委。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两枚。名录被收入《满族大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多种典籍。
(2014年,为应《盛京满族家谱选》之邀而作此文,有我家富察氏家谱入选。)
〔责任编辑 李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