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对策

2016-06-20 18:02赵唐俊
求知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赵唐俊

摘 要:思维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思维能力训练

中学数学教学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思想,重视创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传统的教学思想都是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重在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以此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在教学观念和目标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强调升学率,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课程成了灌输知识的阵地,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考试能力。其次,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记住了大量的无法消化的知识。课堂教学和能力训练更多的是题海战术,让学生大量地做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最后,教育的重心是传授更多的知识,强调传播知识的数量,最终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判断标准。这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睿智,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能够有思路,会思考,懂方法,会创新,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新问题,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型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热情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必要条件。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先重视对他们的兴趣培养,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对创新非常热心,以此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变换思维,以此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创新的愉悦。不断改变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感知数学学习的灵活性,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课堂。教师不断变换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运用一些富有新意的语言和教学活动方式,让学生能够感知数学学习的新奇与乐趣,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爱上思维能力训练。

例如,学习中学数学中“勾股定理” 的相关教学内容之前,让学生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只要学生给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教师就可以很快算出斜边的长度。学生感到非常好奇,产生了求解的欲望,非常想知道背后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教师采用这种模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习完内容以后,学生很快想到其中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他们的质疑能力

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能够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有了问题,才会积极思考,才会想到更多的解决方法;有了一定的质疑精神,才会不断地寻找突破,以此得到创新发展。中学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质疑能力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不断创新。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更多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知问题,强化他们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中学数学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断拓展他们的思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泉宏.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b版),2014, (2):131.

[2]谢春香.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12):50.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策略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