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翻译观与食人主义翻译思想的对比

2016-06-20 12:18王晶
求知导刊 2016年12期

王晶

摘 要:1963年,巴西翻译家将食人主义引入翻译理论。该理论主张吞食强势文化,汲取其营养以增强自身文化机能,提高自身文化地位;认为翻译不仅涉及语言,更重要的是涉及文化,以及在扬弃的基础上将外来文化融入本土的文化和传统中。本文通过对比傅雷的翻译观和食人主义翻译思想,可以看出傅雷的“神似”翻译观体现了食人主义翻译思想,他强调应积极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道路。

关键词: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傅雷翻译观;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西优东劣”,因此,东方文化长期处于被压制、被歪曲、被奴役的状态。在后殖民主义的影响下,具备良好的翻译能力有助于促使本民族文化摆脱前宗主国文化的束缚,改变本民族文化的落后状态,重塑文化身份,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地位,重新定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食人主义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

1.食人主义译论的缘起

1963年巴西翻译家德·坎波斯在他的文章《作为创造和批评的翻译》里正式将食人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思索在发展中国家开创一种创新的先锋文学的可能性。“食人”一词源于16世纪,巴西的一个图比部落吞食了一位葡萄牙传教士,“食人”给人以原始、野蛮、残忍、血腥的印象,违背了社会文明。德·坎波斯将食人主义思想引入翻译研究理论中,赋予了这一术语新的内涵,即通过摄食而吸取营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属性,而译者对原文的作者、原语境文化怀有丝丝敬意和崇拜之情, 即将原语文化的精髓通过翻译输入到译入语文化之中。

2.食人主义译论的特点

(1)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面对强势文化的压迫,食人主义持有的态度是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为其所用。

(2)保持和重塑自身文化和传统。食人主义者不想复制欧洲文化,而是要吞食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创初始的、民族的文化,并以之为艺术创新的源泉,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别处成长的文化的模式。

二、傅雷的翻译观

1.“神”与“形”的和谐

傅雷曾说:“并不是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仍不失为中文。”傅雷认为保持原文句法和“形似”具有重要意义。原文的“形”对传达原文的神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形”与“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神兼备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翻译实践的角度理解傅雷的翻译主张,应该是:依形写神,以形出神,形神统一。

2.“重神似不重形似”

1951年9月傅雷在其撰写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一文中提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十余年后,他又再次提到:“愚对译事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那么何为神似?何为形似?《中国翻译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所谓翻译上的‘神似,是指译文要惟妙惟肖地再现原文中的颇具神采的意象和韵味无穷的语句。

三、傅雷的翻译观与食人主义翻译思想译论的比较

傅雷的“神似观”也是食人主义翻译观的体现。傅雷主张“重神似不重形似”,强调“神”与“形”的和谐,认为“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首先,“重神似不重形似”是指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原作者所表达的“意在言外却又是无处不在的神思、气度”。其次,“神”与“形”的和谐。傅雷将和谐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放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中。最后,“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意味着“吞食”原文,消化原文,并最终从原文中独立出来。

傅雷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界的泰斗,提出“神似”与“形似”和谐的翻译思想,实现了东西方美学精髓的完美融合,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S.Bassett.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2]傅 雷.傅雷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3]潘学权.无声的另一面:食人主义与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