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广斌
峰峰矿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探索
文/张广斌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解决好环境卫生问题。近年来,邯郸市峰峰矿区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坚持“政府买单、百姓受益,一把扫帚扫到底”,全面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向农村复制延伸,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卫事业滞后、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实现了城乡环卫同步管理、服务均等,被广大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最受欢迎的农村幸福工程”。
峰峰矿区位于邯郸市西南方向,是一个工农交叉、城乡交错的资源型老工矿区,辖11个乡镇(街道)157个农村社区、6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逐渐步入快车道,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卫事业,大手笔投入、大力度建管,城市公共环境卫生服务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环卫事业投入小、管理不到位,卫生“脏乱差”,已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短板”。
作为一个依靠资源“吃饭”,发展工业“致富”的工矿区,峰峰也不例外。就在几年前,峰峰的广大农村基本上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污水横流、垃圾围村,柴草乱堆、鸡犬乱跑,公共卫生没人管,“各扫门前雪”这样的“举手之劳”也鲜有响应者。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垃圾随处乱倒,村口、路边都成了垃圾堆放点,俨然成了“垃圾场、大粪堆、污水沟”,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也使峰峰矿区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卫生环境在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发展环境,前来投资考察和旅游观光的客商游客看到这样的环境卫生状况,纷纷望而却步。
垃圾事小,环境事大。面对如此的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区委、区政府认为,作为一个加快转型发展的资源型老工矿区,尤其是邯郸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必须抓好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转型提升。2013年以来,峰峰新一届区委、区政府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载体,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纳入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轨道,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经验向农村延伸,将环卫资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镇村倾斜,通过实行工作体系一体化、投入渠道公益化、日常运行标准化、督导考评信息化“四化”建设,有效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探索出了一套城乡环卫同步管理、服务均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峰峰模式”。
经过两年来的工作,昔日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农村地区,实现了村村有专人干环卫、有专项资金管环卫,建立了“户清、村集、镇运、区处理”的一条龙式垃圾处理体系,农村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如今,漫步峰峰城乡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清澈见底的河塘,整齐划一的行道树、基础设施全面的健身广场。
环境好了,群众乐了,梧桐树也引来了金凤凰,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该区招商落地开工的亿元项目近10个,签约和在谈项目近百个,吸引资金超百亿元。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治理农村垃圾看似举手之劳,其实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峰峰矿区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着力加强“四化”建设,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事能办实、见到实效。
峰峰矿区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原则,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一是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牵头负责,11个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17个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形式,及时解决难点问题,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将分散在街道社区、农村、园区及有关部门的环卫职能集中到城管部门,明确区城管局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主体责任单位,具体负责各镇(街道办)的保洁管理、环卫所经费发放和全区保洁人员的招聘管理等工作;各乡镇成立环卫所,负责各村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人员车辆管理、检查评比等工作;各村按片划分保洁区,并成立了村级卫生监督小组,负责对保洁员工作进行评比抽查、监督检查,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工明确的工作责任网络。三是区城管局专门成立农村垃圾处理办公室,负责乡镇环卫所、村级卫生监督小组经费拨付、日常管理等工作,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环卫一体化工作网络。同时,按照每400人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的标准,选配保洁人员1146名,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和日常轮训,实现了农村专业保洁队伍全覆盖。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峰峰矿区在整合用好上级涉农资金的基础上,勒紧腰带、压缩开支,挤出资金向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倾斜,并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资,努力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经费财政统揽。该区采取以财政拨付为主、企业与社会赞助、镇村筹工酬劳为辅的办法,区财政按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经费支出,并本着“经费一个口子出,资金一套制度管”的原则,每月将经费经城管部门专项账户拨付各乡镇;企业与社会爱心人士通过设立“美丽城乡与城市美容师”专项公益基金和“爱心中转站”募捐款物等方式,先后筹措资金110余万元,对城乡环卫工人进行支持奖励;纪检和审计部门对资金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确保账目清楚、专款专用。设备集中采购。该区将装载机、运输车、收集车等现代化清洁设备和扫把、铁锹等易耗用品纳入统一招投标采购范围,车辆维修和油品实行定点供应,保洁人员工作制服和标识统一样式、统一采购、统一发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保洁设备采购资金2000余万元,购置小型装载机16台、垃圾运输车18辆、垃圾收集车225辆。全民筹工酬劳。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经验,大打“人民环卫战争”,以农户为单位,每十户组成一个小组,每户每天出一个人直接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形成了固定的义务筹工酬劳制度,有效缓解了城乡环卫保洁“活多、人少”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三清一拆”、城乡环卫保洁工作中,全区累计筹工筹劳近30万人次,清理各类生活和建筑垃圾20多万吨,拆除各类违建8000多处,墙体改造21.1万平方米。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峰峰矿区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管理标准化、作业专业化、联查制度化的运行模式,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质量标准化。先后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标准》《清扫清运质量考核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四个不见”(即:不见杂草垃圾、不见乱贴乱画、不见乱堆乱放、不见污水横流)、“四个一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晴天和雨天一个样、平时和检查一个样、城镇和农村一个样),明确了城乡环卫工作质量标准。联查制度化。在日常管理上,实行三级联查制,区城管局每天派专人对保洁员上岗情况进行抽查;镇环卫所每天对保洁员在村现场实行“三查”:一查上岗情况、二查工作时间、三查清扫质量;村级卫生监督小组每天对村内日常环卫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并作为绩效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业专业化。保洁作业上,在城区、镇街和村居,分别推行手推扫路保洁和机械化捡拾、每天二次普扫和巡回捡拾的8小时保洁制,采取“洗、吹、清、捡、铲、整”的作业模式,定期进行道路机扫洒水、冲洗降尘,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垃圾清运上,依托1个大型垃圾填埋处理场和八个标准化垃圾中转站,实行网格化管理,优化垃圾清运线路,实现了城乡垃圾统一收集清运、统一填埋处理。如今的峰峰,村村有专人干环卫、有专项资金管环卫,农村生活、建筑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农民对环卫工作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峰峰矿区积极引入“互联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新思维,以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创新考核评比方法,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微联盟”精准督导。以“爱我峰峰·美丽乡村”“微观峰峰”“峰峰政务”等政务微信平台为纽带,组建了“峰峰环境卫生治理微联盟”,采取一查、二看、三拍照的方式,把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整改的地点、路段、内容,及时上传微信平台上,要求相关单位将整改前位后的照片在一天内及时反馈给区美丽办,提高了精准督导抓环卫的水平。指挥平台精准管理。建立城乡环卫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将“12319”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向农村延伸,将政策和人力、物力向农村倾斜,以对讲手机、GPS、监控设备、物联网技术等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机械化作业监管系统、作业质量考核评价系统、人员考勤管理系统、无纸化办公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人员、车辆、城乡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情况的实时监控、精准调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联查考评精准问效。坚持每月对各镇进行联查考评,每半年进行大考评,考评结果及时在区政务微信平台、区电视台上发布,作为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环境卫生质量与农村“两委”干部工资发放、农村保洁员补助经费核拨等紧密挂钩,月考核分值在90分以上的村全额发放,月考核分值在85~89分、80~84分、80分以下的村分别发放90%、80%、60%的工资和补助经费,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村“两委”干部和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
启示一:领导重视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运行,领导重视是关键。峰峰矿区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镇村及有关部门检查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与干部选拔任用、镇村经费拨付、保洁人员工资挂钩,有效推进了工作顺利实施。
启示二:理顺机制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能否扎实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运转高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从“九龙治水”到“令出一门”,峰峰矿区科学整合环卫资源,归口一个部门管理,理顺一个体制机制,大大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启示三:公益姓“公”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峰峰矿区坚持政府买单、百姓受益,还原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的“公”字属性,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大力度投入、一体化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交口称赞。
启示四:创新管理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监督考核,是管长远、求长效的不竭动力。峰峰组建了“环境卫生治理微联盟”,建立了覆盖区、镇、村三级的环卫网络,严格执行三级考核机制,以规管人、依章理事、奖罚分明,激发了各级干部群众竞相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内生动力。
(责编/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