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本刊记者 徐纪进
他们,行走在危险边缘
——关注高速公路清洁工
文、图┃本刊记者 徐纪进
7月26日13:00,烈日当头,在长张高速公路上,一辆白色小轿车摇下车窗,里面飘出了一张白色纸巾。没多久,又一辆黑色越野车丢出一个烟盒子……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被来来往往的车辆随手扔弃的垃圾要清理干净,高速上的清洁工们是要冒多大的危险!
如果细数人们口头说的“倒贴钱都不愿干的工作”,高速环卫必然是其中一种:劳动强度大、精神高度紧张、危险系数极高、工作环境差……几乎能说得出来的“不愿干”因素,他们全中招。
今年50岁的熊志友,是长张高速公路上的一名清洁工,从河袱收费站往张家界方向3公里的路面都是他的工作范围,路面任何一条细微的缝隙,任何一个附属品的缺失都要详细记录。除此之外,他的管辖范围还包括道路周边的沟渠和草丛。
熊志友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成酱油色,事实上,高速公路环卫工人几乎和他一样有着相同特性的皮肤,这是常年风吹日晒、严寒酷暑留下的印记。“高速环卫这个工作,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反应速度慢、没有家庭责任感、不能吃苦耐劳的人是干不来的。”他说。
一顶遮阳的草帽,一套橘黄色带反光条的工作服,一副手套,一把改装过的火钳加两三个装垃圾的麻袋,这就是熊志友全部的工作行头。
▲累的时候,熊志友就在路边站会儿,擦擦汗
熊志友的工作时间相对固定,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从养护所这端一路清扫、捡拾垃圾,步行3公里,然后从路的另一侧返回。短短3公里的拾捡,他却需要2个小时。来回6公里,便是整整4个小时。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一来一去要走12公里,8个小时。记者观察到,其间他弯腰数百次,还去到马路中间或翻过护栏跳进排水沟、蹲在地上拣草丛里的烟头。下午3点,熊志友会重复上午的工作,“不知道几点下班,反正扫完回去就算下班了。”
熊志友做高速公路清洁工已经3年了,按照平均每天清扫12公里计算,一月便是360公里,一年下来就是4320多公里,三年就是12960多公里,将近围着地球扫了半圈。“每天步行二十多里路,刚开始干的时候一天下来脚上全是水泡,基本上一个月一双解放鞋。”
清扫高速公路,除了比较危险外,辛苦自是没话说。“夏天像烤箱,冬天像冰箱”,这是高速公路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
熊志友说,一年四季难的就是春天,因为太干燥,一天下来嘴唇都有血口,眼睛发干发涩,身体感觉脱水了一般。冬天则是另外一番模样,寒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冻得人全身发抖。而夏天的太阳将马路上的隔离栏和地面烤得滚烫,人走在上面就像在烤箱里一般。所以,他们只好凌晨5点起床拾捡,争取赶在10点之前就清扫完成。尽管这样,不到7点钟,他们的身上就已湿透。
刚开始干这份工作时,很多人都因适应不了而退缩。“最难以忍受的不是从身边‘嗖嗖’而过的车辆和随时都会有可能发生的危险,而是脚痛。”熊志友说,刚开始的几个月,一天下来,脚累得抽筋,脚板又酸又痛。这种状况持续了大半年后,他才逐渐适应,现在每天走十多公里“就像散步一样”。
城市道路可以用自动清扫车来打扫,高速公路上则完全是“纯手工”的活,小到一张纸片,大到废弃的破轮胎,都必须人工来清理。高速公路上的车又多又快,对于在路面作业的清洁工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熊志友说,在清理路中间的垃圾时,必须给自己返回留足时间,以免发生危险,有时为了捡一个路中间的瓶子,他们要站在路边等十多分钟。
“走路必须面朝来车方向,过马路,500米内不能有车。”记者随同熊志友体验了一回得知,必须要相当灵敏,要判断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才敢横穿。如此两个来回,记者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当天地面温度超过50℃,铁护栏晒得发烫。“要是没带手套碰上去,多半会起泡,脚上的解放鞋也非常烫脚。这份工作没有足够的毅力是干不长久的。”熊志友说。
除了要顶住恶劣天气外,还要留心疾驶而过的车辆。“尤其是大货车驶过的时候,感觉人都站不住。”说话间,对向开来一辆大货车,卷起的风浪,将他的草帽掀开,吹得好远……
高速公路上清扫出来的垃圾五花八门,有易拉罐、矿泉水瓶、轮胎碎片、纸屑、一次性饭盒等等。当然,捡到最多的要数空饮料瓶了。熊志友说,在他清扫的3公里范围内,每天都能捡起上百个空瓶子,这些瓶子都是路过的司机或乘客随手丢下来的。“最怕节假日,往返程高峰过后,高速公路直接变成了垃圾场。什么垃圾都有,最窝火的是部分司机在高速路边随地大小便,非常恶心……”
很多被随意抛弃的空瓶,有的飘到路边的绿化带里,有的滚落到路边的沟渠中,有的留在路中间。“落在路中间的瓶子要及时清走,不然后面的车碰上会很危险。捡拾高速护坡下面的垃圾,需要爬下爬上40度陡的斜坡,一个来回感觉人都要脱水,只有休息一会儿才能开工。”
短短的一公里路程,熊志友的垃圾袋已经装得满满的,拖都拖不动。于是,他把垃圾集中放在路边的垃圾桶内,等收工后再开车将整个辖区内高速上的垃圾袋全部装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