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黄雨蒙++通讯员++程立国
3月初的一天,本是午休时分,中湾村村民却自发聚在了村口。
深受大家爱戴的第一书记白晓芬,此时要“卸任”离村了。村民们簇拥着她,争相挽留。78岁的老支书李发国动情地说:“白书记,我们的好日子才开头,你怎么就要走呢?能不能领着我们再干一年?”
白晓芬含着泪水,安慰大家:“这是组织安排,还有更贫困的村等着我去带动啊!我还是会继续关注你们的,毕竟这是我的第二故乡。”短短一年,白晓芬让中湾村这个贫困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也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到村,压力之下谋出路
2015年2月之前,白晓芬还是鄂州市质监局信息与标准化所副所长,是个“坐办公室”的人。当市委选派她到华容区段店镇中湾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她自己也觉得压力不小。因为用鄂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夏鑫的话来说:“当第一书记,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中湾村是华容区段店镇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自然条件很差。“一天有雨三天涝,三天不雨就大旱”,一直都是省级贫困村。
进村第一眼,白晓芬震惊了:“村里连一个路灯都没有,村民夜晚都不出门。”看着村里的破败景象,她感觉心里沉甸甸的。
“村里穷,村民出门抬不起头,我们这些村干部更是无脸见人。”中湾村党支部书记汪安文的一席话,也让白晓芬明白:要做好村里的工作,首先是要建好班子。
白晓芬将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和值班表悬挂在村部外墙上,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这样一来,村干部能按时执行值班制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比以前提高不少。同时,她还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三资”管理等村级基本制度规范编印成册,发给“两委”班子、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和全村党员学习,以此规范行为。
一段时间以后,村“两委”班子的作风为之一变,农村党员党性观念也明显提升。
对于穷了多年的中湾村村民而言,脱贫致富是多年的期盼。白晓芬也很“着急”。上任后,她便带着村干部走访农户、考察村情、征求意见,随后又邀请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实地察看村情地貌,为发展经济“把脉问诊”。白晓芬自己又花了十几个通宵,学习相关政策,反复修改。
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调查研究,《中湾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出炉了!村里确定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理念,决定引进和发展高效农业,争取“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脱贫”。
谋富,拼命闯出一片天
发展特色种植,是村里确定的脱贫重要的手段之一。“六月暴”莲藕是段店镇的特色品种,中湾村村民也种植了几百亩,但种植方式、经营模式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省农科院的专家在村里考察时建议:可以利用现有的莲藕种植基地,发展有机莲藕种植。
根据专家的建议,村里打算将9组的100亩湘莲、莲藕统一进行有机种植,村民们用土地入股,集中管理,分散经营。可村民习惯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并不想把田地交给莲藕基地管理。
白晓芬只好挨家挨户上门讲政策、说好处,还先后组织2次培训,请来省农科院教授向村民们传授生态农业知识。多管齐下,村民们心里的疑惑与抵触总算褪去。
土地解决了,但又面临买不到好种苗的难题。白晓芬自己上网查阅资料,联系供应商;缺乏有机肥,她跑到鄂州市找有机肥厂家,担保赊购了13吨有机肥,负责押货到村。
2015年5月,村民在有机莲藕基地发现蚜虫、蛾虫,白晓芬几乎跑遍了鄂州市区所有的农资门店,还冒着大雨奔到武汉,才买到了生物农药,并且垫付了农药款。
六七月莲藕出产的时候,白晓芬几乎每天都要去莲藕基地查看长势。“莲藕基地的收成一定要好,这样才能带动更多村民参与种植啊。”精心的呵护和管理没有白费,当年有机莲藕的总产量达到20多万斤。
欣喜之余,销路怎么办?白晓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马不停蹄”。她跑到武汉白沙洲农贸市场,也到鄂州市区的大型农贸市场联系销售。在白晓芬的努力下,中湾村每斤比常规莲藕还多卖1.5元,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30多万元。
“今年气候不太好,但每亩产量仍达2000斤,人均每亩收入达7千元到1万元,比去年多赚2000元呢。”白晓芬高兴地说。
有机莲藕基地的成功,让村民们都积极起来。不到半年时间,村里先后流转土地200多亩,建起了丹参、牡丹、中药材等3个种植基地。据估算,丹参一年每亩纯利可达3000多元,药油牡丹年每亩利润也达2000元,且经济效益是逐年上升的。
爱民,为了老百姓没“白干”
2016年3月,白晓芬接到了一个让她兴高采烈的电话:市区领导告诉她,中湾村2016年已经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提前两年实现了目标。
村民日子在变好,但村里的基础建设迟滞,老百姓还是不满意。于是,白晓芬跑市、区扶贫办争取扶贫项目,她骑摩托、坐公交,到处找相关部门寻求政策支持,足足奔波了3个月;一年365天,她有325天吃住在村……
最终,白晓芬争取到了2015年市级整村推进3年总预算252.4万元。拿着这些钱,村里打通17组朱门贤湾最后一条组级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186盏,解决斧塘湖排涝抗旱泵站进、出水港硬化问题,还打造了美丽乡村4组汪博士湾。
白晓芬的拼劲,让村支书王安文佩服不已:“村里有什么事,总是白书记想在前头,做在前头,我们这些老骨头根本跟不上她的节奏。”
为什么非要这么拼?白晓芬却也没有豪言壮语:“不是我不怕累,我心里搁不得事,就怕耽误村子的发展,身子停不下来。”
“白干书记”的外号,则是源自白晓芬对村民的关心。
中湾村是贫困村,对贫困居民的帮扶也是白晓芬工作的重点之一。
村民张某,丈夫2014年患肝癌去世,婆婆弱智失明,儿子正在读高中,全家生活仅靠她一人打工维持。白晓芬多次带着钱物走访慰问,为她办理农村低保,帮助她儿子申请了“雨露计划”,还争取市直部门帮扶资金6000多元,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驻村一年多来,见谁家有困难,白晓芬都忍不住施以援手,常常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大家笑她从“白书记”成了“白干书记”。
玩笑归玩笑,但村民们却都把白晓芬当作自家人,愿意和她说知心话,八组的许细先老人还称她为“闺女”。
回想起一年前,村民们都对自己这个城里来的女书记半信半疑:“一个女同志来乡下工作,能吃得消?”再到如今离别的依依不舍,白晓芬感慨万千:“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
如今,白晓芬主动向组织申请赴另一个省级贫困村——涂家垴镇官田村继续担任第一书记。
“我将要离开中湾村了,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会是我此生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牵挂。”白晓芬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