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波
“两面三刀”原是瓦工的基本功
“两面三刀”比喻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玩两面手法。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现在已引申成为绝大多数人痛恨的一个贬义词。其实,这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两面三刀”的原意,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古代砌墙没有水泥,墙体黏结材料大多用黏性较好的黄泥,考究一点的工程用灰泥(即在黄泥浆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浆),这种灰泥浆制作要求高,黏稠性好。
两面三刀包含了两面和三刀两个内容。两面是指砖的两个黏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当瓦工左手拿起一块砖时,砖块同时会在手掌上迅速打转、翻身,目的是在观察砖的外形,确定两个合适的黏结面。
三刀就是指砌一块砖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三次批上砖的黏结面,即正面黏结的两条灰埂子和顶面或侧面黏结的一条灰埂子。
技术水平高的瓦工师傅,砌出的砖墙平整美观。而技术较差的师傅,不是两个黏结面选得不好,就是瓦刀上挖的灰泥量有多有少,批灰泥埂子时,不是三刀定案,而是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定案。
古代对学徒瓦工的培养,也是从两面三刀开始的。上墙操作时,师傅故意将徒弟夹在技术较好的师傅中间,在同一道墙上砌筑,目的是要逼迫他注意质量,加快速度,徒弟在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痛的同时,技术上也上了一个新境界。
“马路”是供马走的路吗
现在的各种词典上都把“马路”解释为古代可以供马驰行的大路,并举《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的一句话做例子:“褚师子申遇公于马路之衢,遂从。”这种解释属于望文生义,并没有理解“马路”之“马”到底是什么意思。
原来,此处的“马”是“大”的意思。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凡物大者,皆以马名之。”民国学者章太炎在《新方言》一书中解释道:“古人于大物辄冠马字。”可见“马”可以作为形容词来使用,意思就是“大”。
为什么“马”字有“大”的含义呢?这是因为远古时期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程度,选择了六种动物作为驯养对象,称为“六畜”,分别是马、牛、羊、鸡、犬、猪。汉代著名的匈奴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中的“六畜”即此意。“六畜”当中马居首,因为马的形体最大,古人因此用“马”来指称大的物体。比如“马蜂”就是大蜂,《尔雅·释虫》郭璞注:“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马船”就是大型官船,明朝诗人李東阳《马船行》:“南京马船大如屋,一舸能容三百斛。”“马枣”就是大枣,章太炎《新方言》:“今淮南、山东谓大枣为马枣。”
因此,“马路”即大路,而不是供马驰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