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视频会议。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在国家治理、文化传承、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广泛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规范地名的存在,不仅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也丢掉了乡愁记忆。他表示,要在做好地名文化资源调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等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时,重点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营造规范有序的地名环境。清理地名的同时,要坚决防止乱改地名,绝不能让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
据悉,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新地名产生,同时有许多老地名不断消亡。相关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就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落名称被废弃。
地名乱象照出浮躁心态
一地之名,承载许多记忆。往小了说,是乡愁的依托、一方水土变迁的见证;往大了说,是家国的念想、民族的记忆。不管沧海桑田如何变换,一个地方的名字绵延几代、几十代人,从这个地名中找到的相关印记,其亲切感、归属感足可感召每一个人。而取洋名、怪名、大名、重名,有的是图眼前利益,以牺牲文化的代价换得短期的经济效益;有的是想别出心裁博人眼球,有的是信手拈来图省事,但多少都显得有点缺乏文化自信甚至自我矮化。因此,地名不可轻易改变,更不能让洋名、怪名大行其道,这关乎着对根基的捍卫,对历史的敬畏,对传承的坚守。
不可否认,有些地名虽有历史烙印,但其或狭隘或怪异的表达已不适应当地发展与民众需求,必须改也应该改。改得恰到好处,会转变当地民众发展观念,拓展群众精神追求。但对本就很好的古地名弃之如敝屣,而疯狂以洋地名、怪地名取代,则照出了当下一些地方执政者理念的偏颇、情绪的浮躁和发展的短视。谁也不再哗众取宠,谁也不敢任性胡为,方能让地名承载的文化、情感、记忆世代流传,不遭割裂与戕害。
清理地名乱象是把根留住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层的。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风土、人情、环境变迁基因,是基本的社会公开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一个地名,往往就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历史,承载了一个地方人长时间的记忆。如古都之一的杭州,凡是带街、署、库、司、营的里弄,都跟古代的官署、军营有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的光景;而地名里带寺庙、道观、祠庵的,行动很容易勾勒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东南佛国盛景。岳家湾,是岳飞平反之后后人居住的地方,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些地方改成建设街、公园路,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可近30年来,我国已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落名称被废弃,其中很多具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从文化或地理的角度看,都极为可惜。改名就是把这些记忆人为地截断,而洋名、怪名更是让群众看得一头雾水,割断了地方文脉。
因此,民政部牵头的这次对地名乱象的集中整治行动,短期看规范地名便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长远看则有利于保护和恢复地名中的文化遗产,把地名中文化血脉的根留住,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