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深夜23时45分。陕西西安一小区,“咚”的一声闷响打破了寂静,随后传来一中年妇女的呼喊:“嘉文!嘉文!”两分钟后,呼喊转为撕心裂肺的哭喊。一边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颇具学术含量的史学专著,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最年轻的具有研究能力的作者”、18岁的“史学天才”林嘉文,以坠楼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坠楼当晚,林嘉文做好作业,吃了药,并给朋友发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写道:“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我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据了解,林嘉文患抑郁症已半年多了,且一直在进行治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有3000万左右,但这些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专业的救助和治疗,同时还有相当多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抑郁症,更没有进行过诊治。像林嘉文这样的“低龄化”抑郁现象,更是尤为突出。据悉,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
从“史学天才”之殇重新认识抑郁症
一位年仅18岁就出版了学术著作的高中生,最终却以自杀的方式为自己尚未真正绽放的人生匆匆画上了一个句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件足够令人惋惜的事。而在惋惜之余,其自杀的诱因——抑郁症,也不应该被“史学天才”的光环与公众的惋惜之情所遮蔽。抑郁症在现代医学角度,已被确认为是一种心理障碍类的精神疾病。医学博士博尔温·班德洛在他的《隐疾》一书中,就通过分析多位患抑郁症名人的故事与经历从而得出结论,这些名人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是因为“名望所累”,而是“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决定了他们的一生”。
任何轻生都是不可直面的生命悲剧,也都是无须被美化的自我选择。我们不应那么轻慢而浅薄地看待轻生者的价值观与选择,因为也许只有当我们明白死者何以死时,才能更加明白生者何以生。只有弄清这些,我们才可能知道,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用抑郁命名;不是所有的治疗,都可以由医生完成。
压垮“史学奇才”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一名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过早离世,令人悲伤。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对其选择不宜妄加评议。对不幸事件,人们没法说“如果”。但既已发生了不幸,总有些东西值得反思。弄清压垮“史学奇才”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对于以后遇到类似的天才少年该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具有指导意义。
林嘉文去世后,媒体再度刊登了专家对他的种种赞誉,这种爱惜人才、提携青年的胸襟,令人敬重。不过,如果换一种思路,不在他18岁时就高度赞扬他,而是在他80岁时再告诉社会“他18岁时的见解就不同凡响”,也许更有教育价值。但是,社会和媒体能克制住急切的欲望,学校和社会能那样冷静地等待吗?林嘉文在校期间就出版史学专著,确实少见,而过早地得到专业人士的赞誉与媒体的宣传,对一名中学生而言,在获取自信心的同时,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压力。从他发给朋友的邮件,或许可以看出,18岁的他虽饱读史书,但并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面对学校生活中的难题,无力承受人生磨难,缺少应对困境的精神准备。由此,我们能否得出一个结论:不能苛求一名高中生的心理承受力,更不能高估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随意称他们为超人或天才,这很可能是对他们的一种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