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6-06-17 02:26侯婧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马克思主义教学改革

侯婧璇

【摘要】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当前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显得迫在眉睫。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马克思主义 哲学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4-03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国内,世界上各种潮流对我国青年人的思想影响很大。高等院校传统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在这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已经远远的落后了。所以,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具有时代性的体现。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十分发达,人们利用网络进行的信息交流日渐增多。世界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新生事物不断的涌现,在这个时代巨变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也应当随着外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游离于社会环境和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之外,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的挫伤了高校新生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相当必要和迫切的。

具体来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和迫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需要。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济的急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慢慢变革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但是马克思主义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缺少对学生不同个性的针对性,教材内容的僵化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学生思想和社会生活中应当发挥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一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进步的哲学,因为它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哲学系统来满足社会需要。二、培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密切指导。所以,在当前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肩负着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任。为了圆满的完成时代赋予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历史使命、培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三、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应当同社会的需求密切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现代化人才。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这种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践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规范着大学生的言行、帮助大学生寻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1.西方文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也出现多极化的趋势。高科技信息技术将整个世界都紧密的连接起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输出高科技的同时,也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软实力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巨大力量。西方发达国家所展示的这些文化力量灌输给我国大学生以西方思考问题的方式,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到我国传统文化声音的表达。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是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导致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话语权,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侵略的同时还将自己的文化意识融入到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西方快餐文化中。使得中国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这种强烈的文化冲击性给中国文化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带来严重的影响。2.2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

我国正在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形态无疑会有所转变,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旧的社会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瓦解,新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更加的多元化。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横行,社会上新的思潮和旧的思潮相互冲突,真善美和假丑恶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些社会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带来一定的冲击。具体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唯利是图、专断自私,一切向钱看。这种不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三、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理论性强

不少大学生反映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同高中甚至是初中政治课上的内容有很多的重复,一些大学教师贪图教学进度只是照本宣科的读一下课本,这种简单的授课方法是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多概念晦涩难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对这些概念进行解说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的片面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掌握程度,学生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与学严重脱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在深山迷失了方向,寻找不到正确的学习路径。教材内容过强的理论性对学生自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词语在哲学中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含义相去甚远,这就决定了学生只有在大学教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顺利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大学哲学教师只是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从课本上转移到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殊不知只有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只有在学以致用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烈愿望。教师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沿袭了中学时代应试教育满堂灌的教学风格,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但是这种知识的获得仅仅流于形式,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还停留在肤浅的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的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在教师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毫无快乐可言。

3.教学内容易与现实脱节

市场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多不胜数,但是这些教材都存在着内容庞杂重复、体系僵化,语言晦涩难懂的缺点。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几十年来内容更新的很少,体现不出教材的时代性。大学生是一群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时代思想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的僵化必然会让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4.课堂气氛较沉闷

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程度不足,上课形式单一。又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强,课程内容枯燥。教师们对一些哲学概念解释的不到位,造成学生在学习起来颇感吃力,教师在课堂上多是照本宣科的宣读教材内容,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也就比较低下。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1.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能否跟得上时代的变化,能否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进行改革的基础。大学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情趣化是改革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一些马克思哲学教育专家为了追求教材知识点的完整,将哲学教科书越编越厚,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安排是有限的,过多的教材内容会让教师为了追求教学速度而忽视教学质量,学生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莫名的压力,不容易抓住教材中的主体内容。所以精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内容,适当引入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才是更新教材内容的关键所在。另外,由于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同中学政治课程中一些内容重复,所以大学哲学教材应当对这些重复的内容进行果断的删除,力求构建出一部主题分明,中心突出、脉络清晰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

2.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容易陷入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单一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操作和实施,并且不容易出现纰漏。这种稳妥的教学方式被很多教师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在追求稳妥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它将哲学课程的教学简单化了。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了,信息化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接触新闻和新事物的机会,所以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变革的核心内容。举例说来,多元化的哲学教学方法有: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视听方面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用视频或者图像的方式将哲学语言翻译成现实生活中常用的通俗原因将哲学通俗化,利于大学生对哲学知识点的理解。举行哲学课堂辩论会,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深刻的认识并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并加以运用。

3.注重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为大学生所理解和运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对每一个重要的、学生容易混淆和难以理解的哲学知识点进行详尽的阐述,并且尽一切可能将哲学知识点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加以联系,让学生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体会到事物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哲学理念。将哲学思想同现实问题相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哲学概念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能力。当大学生自己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的得到大学生们的认可。

4.营造良好的哲学教学氛围

我们对现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应当主义营造出一定的哲学教学氛围,具体做法是:在教授哲学课堂的教室中悬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马克思等伟大哲学家的画像和名言来实现。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以哲学家的故事开头在成功营造出哲学教学氛围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而广之,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出一种健康的哲学文化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牵头在大学校园中成立哲学学会,吸引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进来。科技的发展为哲学知识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相当便捷的条件,教师应当将现代科技同哲学教学氛围的塑造结合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一些具有哲学韵味的文章供群中的学生阅读,还可以在微信群中提出一些哲学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微信交流平台向哲学教师提出自己对于哲学方面的疑问,现代科技为人们提供的便捷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实时的交流互动,提高了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效率。

五、总结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定型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哲学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改革。当然,哲学课堂的改革不能流于形式,高校应当及时的对大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哲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13,(05):20-21.

[2]李海峰.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01):65-67..

[3]胡海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层归因及可能的出路[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02):36-37.

[4]史瑞杰,闰敬.近年来实践思维方式研究述要[J].理论探讨,2012,(01):120-123.

[5]王奎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维方式[J].高等教育,2010,(09):102-103.

[6]倪志安.论马克思新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O14,(01):37-38.

[7]倪志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三大转变[J].教学与研究,2011,(03):14-16.

[8]倪志安.罗国华.论学会思考和学会做人统一原则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基本原则

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10):20-22.

[9]汪建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63.

[10]孙正幸.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10,(06):66-68.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马克思主义教学改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