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刚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尔雅文学通识课程的评估体系探究
——以F师范学院为例
黄继刚
(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要]当下对通识教育的评估体系还未能建构出具有一致性、共时性的有效规范标准,而这一规范标准的缺失匮乏使得文学通识教育很难获得如同正规教育般的认同许可,这也直接导致通识课程学习的社会性评价认同并不普遍。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种全新的通识课程评估体系来检验这种由教育改革浪潮而产生的新型教学结构形态,以此来反思通识课程教学,并修正高校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文学通识课;评估体系;尔雅
“通识教育”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也被称之为“一般教育”,其以培养富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为己任,面对19世纪以来日渐狭窄化、专业化的专业教育趋势(professional education),通识教育主张要重新塑造完整健康之人格,以扭转并突破专业化教育模式固有的局限和弊端。尤其是在新形势下,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尽管能够为各行各业迅速输送人才,但是人才人文素质低下,思想基础薄弱,不能较为灵活地变通适应新环境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正是面对以上种种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通识课程及其平台建设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并成为议事日程当中的重点。而通识教育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势必成为在线教育发展中必须直面的首要议题。
国内高校的在线通识教育平台包括E-Learning的逐渐接受以及应用最初始于网络技术较为成熟的新世纪,所谓E-learning主要是将现代互联网作为媒介核心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实践的知识获取途径,它强调的不再是传统教师即教育核心而是以学生为核心,并建构出一种网络交互式动态环境,包括教学课件、教案、题库、分析个案以及课后作业都是在线开放的数字化内容。在2001年,清华大学研发支持的“清华教育在线”(Tsinghua Education Online)已经在数个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开始了实验性应用;之后是中国电大主导合作开发的在线远程教育平台的较大规模地在成人远程教育领域的大面积推广;2003年,毕博集团的Blackboard在国内高校的广泛运用,除此之外,还有易学天空教室、网梯等开放平台的相继推出。但是真正在国内通识课程在线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是2010年北京尔雅教育集团在超星数据的基础上开发的超星尔雅通识教育平台。而本文所言及的尔雅通识课程是由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全新教学课程平台,其主要强调学习受众通过自主性习得和在线网络针对性答疑解惑辅导互补共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突破传统教学课堂灌输式教育的局限,藉此进一步彰显出现代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以及网络学习的异地同步性。就学习主体而言,这种全新的教学平台的使用将会给受众带来迥异于常的学习体验,既可以给学习主体带来海量的电子课程讲座资源,诸如课本、参考书籍、教师讲义以及授课课件、课后作业和相关层次分明的试题;还可以在线链接授课老师并咨询提问,真正意义上来实现师生零距离、交流无障碍;就网络教学平台而言,课程专门邀请目前中国著名高校学府或者科研院所当中的最具有权威性、前瞻性的专家学者来完成教学课程的摄制。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奖者、两院院士,或者长江学者这样的顶尖学界大腕,这些无与伦比的师资队伍使得平台上的网络课程既具有视野的前瞻性,也具有研究的权威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共享了国内权威学者的教学课程。就截止到2016年初统计数据来看,尔雅教育平台摄制处理完成并上传至网络共享的课程已经有近10万个课时,有2800位专家教授参与了录制,学科范围包括12个领域,涵盖了93个学科门类,并享有所有课程的知识产权。针对中国目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不均匀的现状而言,这种网络平台带来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将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来削弱因地域经济发展缓慢而导致的现代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正是基于这样的通盘考量,本课题组通过后台查询系统做了进一步的教育资源整理,截止到2015年12月底,中国的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中已经有867个单位接受及引入尔雅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配置了目前现有的学校通识课程资源,并解除了普遍性存在的选课矛盾(每门课程可同时供300名学生选修),并且这一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和自主学习体验也很快就得到年轻学子的高度认同和热情呼应,这使得尔雅通识教育平台迅速在全国高校的大面积推广。正是基于这种教育现实和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们对其实施过程的评判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包括发现尔雅通识教育在运行过程中的优劣成败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也成为当下教学管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文学通识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使得全校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和演变的脉络,把握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言说方式并以此引导教育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明、西方思想和中国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增强学生文化学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其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局限于文理院系或者专业间的划分,在课程安排上发挥出通识教育的本色。既要侧重于文学知识和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更要侧重于塑造融通远见、博雅通识的精神个体,在更大程度上来完善学生的精神素养结构。所以,文学通识课程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有效补充,其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知识范围的扩充,更在于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树立,所谓“以智启德,以美冶德和以体立德”[1]26。就目前而言,F师范学院已经全面引入尔雅通识课程146门,分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和艺术与体育三个大类,其中文学通识课程约有22门之多,占全部通识课程的15%,这其中既包括与文学鉴赏或文艺思潮相关的通识课程,也包括文学院或人文社科系教授主讲的审美文化通论等相关课程。具体而言,F师范学院尔雅教育平台上的文学通识课程有以下:《中国文化概论》(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 南开大学文学院)、《先秦君子风范》(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智慧》(曹胜高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查屏球 复旦大学中文系)、《儒学与生活》(黄玉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老子论语今读》(陈怡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彭刚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文学人类学概说》(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高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文的现代化》(马庆株 南开大学文学院)、《中西文化比较》(辜正坤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化遗产概览》(黄松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语言与文化》(陈保亚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吕艺 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语文》(陈洪 南开大学文学院)、《美学原理》(叶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艺美学》(王岳川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名著导读》(陆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中西诗学比较研究》(杨乃乔 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美学》(李超德 苏州大学文学院)等等。对F师院全体学生来说,选择上述文学通识课程既不用考虑专业背景和上课地点,也不需要考虑排课时间上的冲突,学生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自主选择,高效利用,并可以进行网络教学互动,在线沟通。这一新颖的模式将教学中心从满堂灌的“教”转型到高效率的“学”。这一转型实际上是吻合着网络通识教学所提倡的自主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新理念,这也正是E-Learning最能够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整合的方向。不难预见,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与投入,E-learning课程势必能迎来迅速发展的又一高峰期。尔雅科技集团倾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来重点打造的通识平台,其开销资金和应用价值自然不菲,而F师范学院自从接入这个平台,也投入大量的教育资金和人力物力。那么如何评价这种学习方式的绩效,说明它比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效甚至超越传统的学习效果,这必须通过建立系统的课程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来说明。而所谓的课程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分析课程与目标的交互作用关系,确定课程对目标的支持程度,获得优化课程体系的依据,以及通过计算支持目标的课程的多少和程度,以确定目标可能实现的程度。这种方法被称为课程体系的交互影响分析”[2]13。
目前的现状是,高教研究领域还未能形成具有普遍公信力的通识课程评价体系,已有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如教育部信息委在2001年制定的《远程教育资源及开发标准》并未涉及到在线教育的衡量指标,只是涉及到网络教育和远程学习的常规化条件,这就使得我们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完成对通识教育平台的评估。又如《MTLTS-43.1网络教育衡量评价规范草案(社会意见稿2002)》,因为是面向全社会来咨询建议的初稿,并没有在业界形成普遍有效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还有《全国高等院校网络资源教育实施情况的评估现状(清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03)》。上述三个标准的提出于尔雅通识课程出现之前就已经制定,所以并没有系统的测试指标来对当前尔雅通识课程质量进行考核。
不难看出,当下对通识教育的评估体系还未能建构出具有一致性、共时性的有效规范标准,而这一规范标准的缺失匮乏使得网络通识教育很难获得如同正规教育般的认同许可,这也直接导致通识课程学习的社会性评价认同并不普遍。所以,我下需要有一种全新的通识课程评估体系来检验这种由教育改革浪潮而产生的新型教学结构形态。而能否建构出一套科学公允、客观量化的评估衡量体系,是新兴E-learning通识课程教学能否获得相关教育行政单位和教学科研部门政策扶助和采纳导入的关键所在。而科学评估体系的建设同时也能帮助打消传统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的种种顾虑,有助于E-learning通识课程的推广工作的进行。所以说,建构出规范可行的课程标准,对尔雅通识课程的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评价,效果差的课程要及时更新淘汰,效果好的课程要着力推荐、高效率推广,从而保障尔雅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为了得出课程评估体系设计的真实数据资料,课题组制定了调查问卷对通识课程的需求性和可行性做了进一步的了解,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以F师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2013级本科生和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学专业2013级、2014级本科生、政法学院法律专业2013级本科生为主,并对F师院讲授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师开展了专门访谈。就测试样本而言,共396名学生接受了实测,其中女生198人,男生98人,样本年龄范围在18岁-21岁之间。历时两个月左右,课题组共计派发调查问卷420份,收到的有效问卷共计353份,数据有效率近85%。相应调查数据结果汇总如下:
调查问卷一
调查问卷二
调查问卷三
调查问卷四
经过课题组同学们对回收数据结果的统计整理及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对F师院的通识教育秉持肯定的态度;而对F师院目前通识课程中优秀教师的匮乏、通识课程开设种类不够丰富、选课难、内容浅显;上课时间不够灵活、形式单一;师生缺少互动沟通等存在问题表示出了担忧。当然,通过问卷调查,现在学生对网络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和运用程度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大多数学生期望通过E-Learning这种灵活方便的学习手段来主动完成文学通识课程的学习,以此来增进自己的理论认知、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同时,这一需要也为F师院进一步更好地设计和引进文学通识课程提供了评价参照的数据支持。具体而言,就课程评价主体的差异而言,课题组在大量数据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步骤螺旋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环境中心的文学通识课程资源评价、教师中心的文学通识课程实施评价、学生中心的文学通识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以此来完成为文学通识课程体系的多方位、全覆盖的评估研究。
(尔雅文学通识课程“步骤螺旋”评估结构及其相互关联)
评估主体分别对应为专家(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生群体。重点考虑评价标准可操作性以及一、二、三级评估指标的综合评测维度,努力做到评估内容描述细致、评估效果精确度高。这将为F师院尔雅文学通识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改善提高积累详实的数据资料。
就课程评估的基本模式而言,课题组建议采用多样化、效果化的评价模式,具体而言可以考虑目标(objective)评估模式、目标游离(goal-free)评估模式、背景输入(CIPP)评估模式、差距(discrepancy)评估模式、CSE评估模式、反响(responsive)评估模式等多种手段的结合,重点是把文学通识课程评价与课程绩效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基于目标达成的整体评价。这是基于当下F师院问题意识的典型案例研究,是站在教务管理的角度来指导文学通识课程的探索和规划,从而促进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平衡发展,并为建构统一、全面、科学、实用的文学通识课程评估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总之,文学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建构主要是由各学校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和学科归属自行建设,由此在施行过程中定然会体现出本校特色和专业特征,从课程教学的评估体系来反思通识教学改革,并修正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可谓正本清源之功,这也关涉到学校的将来发展筹划和建设蓝图,理应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和进一步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魏贤超.德育课程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何旺生)
On the Erya Evaluation System of GeneralLiterature Courses
HUANG Jigang
(SchoolofHumanities,FuyangNormalUniversity,Fuyang236041,China)
Abstract:Current general education assessment system has not been consistent in standards, and lack of standards makes it difficult to obtain recognition of formal education, leading to the poor social evaluation. Therefore, we need an assessment system to test this form of teaching by reflecting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modify education reform ideas as well.
Key words:general Literature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Erya
[收稿日期]2016-01-23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教研项目“文学通识课程评估体系研究”(2015JYXM46)
[作者简介]黄继刚(1980-),男,四川资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2-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