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图作战 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06-16 01:39中共安塞县委书记吴聪聪
新丝路(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全县贫困户

中共安塞县委书记 吴聪聪



挂图作战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安塞县委书记吴聪聪

编者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山区的小康,就无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对于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压力更大。近三个月以来,本刊编辑部向甘肃、新疆、黑龙江以及陕西安塞县、宝塔区、金台区、太白县、麟游县等贫困县的主要党政领导约稿,一起探讨“精准扶贫”工作,共同献智献策。一起和专家学者,总结经验,制定目标,创新举措,确保如期按时完成精准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短板。作为陕甘宁革命老区扶贫重点县之一的安塞县,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树牢脱贫攻坚第一导向,夯实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针,坚持分类指导、挂图作战,精准施策、集中攻坚,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2015年,全县完成贫困人口脱贫3021户、8354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4860元。2016年将全面完成3745户、8075人贫困人口脱贫任务,7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全县整体脱贫。

精准识别扶真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先识贫。我县坚持把准确识别贫困人口作为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211个包扶部门和镇村两级干部,按照“一报二评三查四审五公示”的程序,逐村逐户对贫困群众家庭状况、人口结构、产业现状、收入构成等情况进行走访调查,严把村民小组初评初议、村委会公开评审、县乡包扶干部、村“三委会”班子成员和村民共同参与现场评议的三个关键环节,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015年,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7955户、2005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7605人,无劳动能力的2447人,分别占贫困人口的88%和12%。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们对每一户贫困户都制定了包括家庭成员、住房、产业发展、贫困原因、脱贫措施和包扶部门、帮扶干部等在内的信息档案,建立了户有卡、村有档、镇有薄、县有平台的“四位一体”贫困户管理台帐,并对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量身订制了脱贫方案,制定了“作战图”,实行“倒计时”,挂图作战、按图销号。

精准施策拔穷根

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我县坚持“以人为本、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精准扶贫”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关于产业发展脱贫、文化旅游产业脱贫、健康脱贫、贫困家庭学生救助、残疾人精准脱贫、贫困人口兜底和社会保障6个精准脱贫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八大”脱贫攻坚工程,因地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贫困类型施策,靶向治疗断穷根。

安塞县扶贫励志腰鼓培训班

一是特色产业脱贫工程。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要求,坚持“长短结合”抓好产业扶贫工作,“长”,就是大力实施贫困户人均2亩苹果产业脱贫致富工程,凡适宜发展苹果的镇、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要扶持发展苹果产业,建园所需种苗费用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新建园和幼园连续4年给予每亩每年100元的管护费补助;“短”,就是引导贫困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家庭小型养殖、设施蔬菜、特色杂粮种植等短平快脱贫项目,由包扶部门和镇街帮助建设养殖圈舍等设施,并出资购买鸡苗、猪仔、化肥、农膜等。2015年以来,全县共扶持975户贫困户发展苹果园12555亩、新建蔬菜大棚488座,发展家庭小型养殖715户。

二是易地搬迁脱贫工程。按照靠近城镇、靠近园区、靠近中心社区的“三靠近”原则和“一体六配套”(一体:房屋主体,六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能力建设、生态环境、后续管理)要求,重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库一险区”、生产生活条件差且不具备发展产业的偏远村组贫困户进行搬迁。到2017年,全县完成3611户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2016年,我们将全面完成沿河湾、招安、化子坪1288套移民搬迁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县城白坪1028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建设。同时,我们不断加大搬迁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建设力度,确保搬迁群众就近发展产业,实现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生活有提高,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

三是能力就业脱贫工程。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我县坚持把能力扶贫作为“造血”扶贫的有力举措来抓,整合扶贫、人社、教育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贫困群众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使他们都能掌握一技之长。2015年,我县筹集各类培训资金420多万元,累计完成技能培训3200多人,劳务输出1080人。对培训对象,我们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并在培训期间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费补助。对贫困户大学毕业生,县上通过集中培训,采取企业用工、政府补贴的办法予以安置。目前,我们已培训贫困户大学毕业生259名,其中有156名已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政府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连续补助2年;对60户贫困家庭妇女进行了月嫂技能培训;对50名贫困家庭失业青年进行了陕北民歌培训;对130名贫困户富余劳动力进行了汽车驾驶技能培训;将100名零就业家庭富余劳动力聘用为镇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过培训,这些贫困群众均实现了就业和创业,人均年收入都过了万元,步入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四是文化产业脱贫工程。搭文化台,唱精准扶贫戏。安塞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腰鼓、剪纸、民间绘画、民歌、曲艺等为代表的黄土风情特色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去年以来,我县坚持把技能培训与特色文化扶贫相结合,依托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免费对贫困群众开展陕北民歌、腰鼓、剪纸、农民画、曲艺等文化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增加收入。2015年,对贫困家庭“两后生”进行了腰鼓集中培训,组建了安塞励志腰鼓表演队,外出表演20多场次,年收入达50多万元。真武洞镇郝家洼村村民王艺因父母多病,导致家庭贫困。通过参加县上举办的腰鼓培训班,成为了一名腰鼓教练,月收入达5000元以上。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腰鼓、剪纸、绘画、民歌、曲艺“五大名片”做文章,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做好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和文化产品的包装策划推广工作,鼓励创办文化大院,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真正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脱贫“新动力”。

五是社会兜底保障脱贫工程。全面推行了15年免费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政策,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和小学、初中每年分别给予800元和1000元、1250元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高中生免住宿费和课本费,并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生活费;对贫困家庭大学本科生分四年给予12000元的资助,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全覆盖。免费对贫困群众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建立了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大病分类救治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制度,对贫困户的住院费用,除按规定报销外,再给予不低于剩余费用40%的救助。2015年以来,全县累计医疗救助82人、20.9万元;落实慢性病保障政策1195人、救助资金329.54万元。统筹农村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实现了“两线合一”。对2042户、3619人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家庭以及五保户和孤儿,全部实行兜底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统筹推进生态、项目、基础设施等脱贫工程,不断改善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切实补齐精准脱贫短板。

创新模式促发展

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探索推行了支部引领、合作社帮带、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土地流转和果园托管4种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确保了贫困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砖窑湾镇贾居循环农业示范园

一是支部引领模式。把精准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和引领带动作用,结合村上产业发展现状和贫困户自身实际,帮助贫困户谋划思路、制定计划、确定项目,在生产、技术、信息上提供帮助,有针对性的带动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加快脱贫步伐,实现整体脱贫目标。化子坪镇油坊坪村党支部带领村上26户贫困户建起大棚蔬菜26座,当年户均收入达4万元。目前,全县58个支部引领带动121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一是合作社帮带模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对劳动能力比较弱、经济条件比较差或不能独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鼓励其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合作社运行所需资金通过产业扶贫项目资金、贫困户入股的方式予以解决。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帮带,帮助每户贫困户建立起稳定的脱贫致富产业,把贫困户分散发展转变为合作社集中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真武洞镇中咀峁村致富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了养猪、养羊产业。目前,全县有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带贫困户405户。

二是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模式。借助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的优势,采取以扶贫资金、贫困户土地经营权入股或代管代养、投入劳力等办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带动,不仅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和缺销路的问题,降低了发展产业风险,而且扩大了产业发展规模,提供了劳动就业岗位,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起到了“借船出海”的效果,真正实现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局面。陕西正大贾居养殖公司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带动砖窑湾镇103户贫困户发展起了养鸡产业。目前,全县共有24家产业大户帮带贫困户488户。

三是土地流转和果园托管模式。按照“托管果园权属不变、一切收益归托管果农”的原则,鼓励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全县560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600多亩,用于发展苹果产业。对贫困户中外出务工和缺劳力、缺技术、无能力管理果园的,由苹果种植大户或村干部对其果园进行托管,根据果园管理技术要求,适时组织劳力对托管果园进行除草、拉枝、修剪、施肥、翻地等管理,保证了果园管理水平和质量效益的提升。镰刀湾镇累计托管果园8211亩,其中涉及贫困户189户。

建全机制强保障

我县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有力保障,建立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双脱”备案制度,一月一统计、一季一脱贫,实行政府与贫困户脱贫“双认定”的办法,既避免了“被脱贫”,又杜绝了“养懒汉”。同时,建立了“一联双包”、资金保障、督导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压力传导、层层推进的工作合力,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坚持县负总责、镇(街)抓落实、帮扶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县、镇、村精准扶贫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了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各包联镇(街)扶贫工作队和各镇(街)工作汇报,交流工作,查找不足,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各镇(街)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包扶部门“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抓好本镇(街)、本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了财政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县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扶贫专项资金,并逐年增长。县财政每年列支300-500万元,建立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协调金融部门为贫困户发放3-5万免抵押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连续贴息3年。同时,各镇(街)自筹资金均不少于30万元,包扶部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多方筹措资金,集中用于扶贫开发。

沿河湾镇方塔村山地苹果示范园

三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监督机制。成立由1名包联镇(街)县级领导担任队长,1名县级领导和1名部门领导担任副队长的包联镇(街)扶贫开发工作队,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镇(街)和包扶部门开展扶贫工作。成立由县纪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监督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开发工作监督办法》,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直接到村、直奔现场的“四不两直”的督查方式,逐镇逐村督查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做到真督实查、见人见事。

四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县上与各镇(街)签订了扶贫目标责任书,明确脱贫任务目标和措施,限期脱贫。将精准扶贫考核纳入各镇(街)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并将考核分值由5分提高到15分,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考核力度,对完不成年度扶贫工作任务的镇(街)和包扶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了以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为导向的用人机制,对包扶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推动工作不力的镇(街)和包扶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和问责,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五是建立精准扶贫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联双包”工作机制,每名县级领导包联1个乡镇,包抓1个贫困村,包扶2户贫困户;211个县直部门(单位)包扶211个村,全县县直机关干部和乡镇干部包扶全县7750户贫困户,做到了干部包扶贫困户全覆盖。各包扶干部采取驻村蹲点、一对一、面对面、实打实帮扶的办法,一包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确定74家企业包扶74个贫困村。从党政机关选派211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包扶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的作用,组织动员村组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成扶贫互助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扶贫攻坚合力。

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四个变化”,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全县上下同抓扶贫开发的共识和力量凝聚起来了、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健全了、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对路了、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和热情鼓足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致富转变,突出了产业扶贫;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突出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由单一措施向全面精准综合扶贫转变,突出了精准施策。我们坚信,在中、省、市各级的坚强领导下,我县万众一心,立下“军令状”,打出“组合拳”,一定能够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够格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蒋晓静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全县贫困户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