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6-06-15 14:58吴素英
当代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肝阳钩藤天麻

吴素英

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

吴素英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西医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中风(肝阳暴亢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9.08±3.81)分vs(13.63±3.33)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62±4.58)分vs(24.74±6.2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肝阳暴亢型中风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肝阳暴亢型;中风;天麻钩藤饮;神经功能缺损

相关报道称,中风致残率较高,70%~80%存活中风患者伴有偏瘫、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现代医学称中风为脑卒中,是由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等多种因素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临床治疗以抗栓、抗凝药物等为主[2]。中医认为中风发病原因多,如忧思恼怒、气血逆乱等,建议辨证施治,以显著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研究对肝阳暴亢型中风患者行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探讨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阳县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中风(肝阳暴亢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头痛眩晕、语言障碍等症状。男38例,女22例,年龄37~75岁,平均(60.7±2.1)岁。病程3 d~2个月,平均(15.5±3.4)d。其中有高血压史3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1)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3]中中风诊断标准;(2)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3)中医中属于肝阳暴亢型:尿赤便干、舌苔微黄,脉弦有力,表现出半身不遂、面红目赤等症状。排除标准:(1)不满足上述诊断标准;(2)肝肾功能不全;(3)自身免疫性疾病、痴呆等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给予抗栓药物、抗凝血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常规内科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行合并症治疗,如抗高血压药物等。用药期间叮嘱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并适当运动。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2.2 实验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基本方剂成分包括:10 g栀子,10 g夜交藤,15 g钩藤(后放),10 g朱茯神,10 g黄芪,15 g桑寄生,20 g石决明(后煎),15 g益母草,10 g杜仲,10 g天麻。对于口眼歪斜患者来说,添加鸡血藤、丹参入药;对于心神不宁患者来说,添加枣仁、珍珠母入药;对于便秘患者来说,添加瓜蒌仁、火麻仁。1天1剂,取汁300 mL分2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中医症候总积分。入院时、治疗2周后评分,包括偏瘫、口眼歪斜、眩晕等症状,统计各症状积分之和。(2)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入院时、治疗2周后评分,包括意识、语言、上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指标,满分0~45分,分数越高表明越严重。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临床治愈: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评分减少

46%~89%;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变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录入和分析上述数据,计数资料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中风即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较高致残率、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公认治疗脑卒中的有效手段为抗栓治疗,但由于脑卒中危险因素多,如高血压、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等,为此临床以预防为主,尚无根治疾病的有效方案[5]。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属于“口眼歪斜”等范畴,与情志不舒、烟酒等外因密切相关,但发病机制根本在内因: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等。中风最早记载于《内经》:“三虚偏于邪风,击仆偏枯也”,其中“击仆偏枯”即半身不遂。中风在中医上有不同证型,如肝阳暴亢型、风痰瘀血型、痰热腑实型等,不同证型病因不同,因而用药方案也不尽相同[6]。《金匮要略》中提到“脉络空虚”,认为中风与风邪外侵有关。本研究收治的中风患者均为肝阳暴亢型,其发病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密切相关,暴怒伤肝后气火上涌,进而中风;临床上可表现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证,治疗基本原则在于护肝熄风、通腑泄热,常见中药成分包括钩藤、半夏、菖蒲、陈皮等。孙华山[7]等人对不同证型中风患者行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如气虚血瘀型、脉络阻闭型以补阳还五汤合香砂六君子汤为主;肝肾阴虚型以补益肝肾、健脾养血药物为主,随证加减,认为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安全有效。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行天麻钩藤饮治疗,其方剂源自《杂病证治新义》,主要成分包括栀子、夜交藤、钩藤、杜仲、石决明、天麻等。其中栀子具有护肝、清热、泻火之功效;夜交藤具有通络、养心之功效;天麻、钩藤的主要作用为平肝熄风,《本草纲目》中记载“天麻为治风之神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钩藤具有镇静、降压作用;杜仲具有补肝肾之功效,且现代药学研究杜仲能兴奋中枢神经,抗菌广谱性强,在血管弹性恢复中有一定的作用。各中药成分协同作用,发挥清热、补益肝肾功效。另外现在医学认为天麻钩藤饮能显著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中风患者脑供血恢复[8]。侯灵仙[9]等人以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以天麻钩藤饮联合耳穴埋豆为治疗组,辩证治疗中风后眩晕,发现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治疗中风后眩晕效果明显,治愈率66.6%。本研究实验组患者经天麻钩藤饮治疗后,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73.33%)高;同时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62±4.58)分、中医症候总积分(9.08±3.81)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肝阳暴亢型中风应用天麻钩藤饮联合西药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利用。

[1] 刘喜堂,刘喜庆,魏晓楠,等.中药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8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665-666.

[2] 乔树真,韩祖成,宋志超,等.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病恢复期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4,10(6):643-644.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6-62.

[4]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

[5] 吴林,陈炜,胡跃强,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患者综合能力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972-1973.

[6] 周见春.现代医学与中医对中风的认识及益气活血法辅助西医治疗中风的疗效[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7] 孙华山.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05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11,31(5):506-508.

[8] 张国华,杨光,吕琳,等.血府逐瘀汤、温胆汤和天麻钩藤饮对SHR大鼠心肌组织 PKC、ERK 1/ERK 2表达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2):1825-1826.

[9] 侯灵仙,赵元琛,张晓丹,等.耳穴埋豆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中风后眩晕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2):1403-14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104

河南 455112 安阳县中医院内科(吴素英)

猜你喜欢
肝阳钩藤天麻
基于“肝阳虚”浅析肝癌发病机制※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春季养肝发怒别超三分钟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华钩藤研究综述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临证指南医案》“肝阳”概念形成分析
HPLC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