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的临床感染调查分析

2016-06-15 19:10张新顺
当代医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普外科感染率病原菌

张新顺

普外科手术切口的临床感染调查分析

张新顺

目的 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选5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临床诊治过程,分析病原菌分布,总结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500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共计发生36例(7.2%),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4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9.2%)。年龄≥60岁、住院时间≥5 d、手术时间≥3 h、切口长度≥10 cm、合并基础疾病、留置引流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要求医护人员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普外科;手术治疗;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手术是治疗普外科疾病的常用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数据调查显示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占所有外科手术患者的70%左右[1]。感染不仅延长了恢复时间,甚至会导致手术治疗失败,因此如何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目标[2]。为此,本文选取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普外科手术500例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时间段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其中男281例,女219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7.6±2.4)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225例、疝修补术112例、肠胃切除术83例、其他80例。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调查工作。

1.2 调查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对50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手术方案、临床护理等内容。通过实验室检查分析病原菌分布,并总结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 18.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切口感染情况分析 500例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共计发生36例,感染率为7.2%。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比29.2%。见表1。

表1 患者切口感染在病原菌分布上的分析

2.2 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由数据可知,年龄≥60岁、住院时间≥5 d、手术时间≥3 h、切口长度≥10 cm、合并基础疾病、留置引流管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在切口感染影响因素上的分析[n(%)]

3 讨论

3.1 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自身因素。①60岁以上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容易成为病原菌侵袭的对象[3],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率为11.7%。②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会造成代谢和内分泌紊乱[4],进而影响手术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率为21.6%。(2)医师操作因素。①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会为病原菌寄居提供有利条件[5],本次调查切口≥10 cm、手术时间≥3 h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9%、14.6%。②留置引流管属于侵入性操作,会破坏患者的体内平衡,病原菌容易趁机而入,本次调查发生率为11.4%。(3)护理管理因素。病房内疾病复杂、人员多,空气中的飞沫、尘埃都可能携带病原菌,一旦护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感染,本次调查住院时间≥5 d感染率为13.3%。

3.2 防控措施

(1)控制手术室感染。组织医疗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的法律知识和规章制度,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分别从环境、人员、器械等方面入手,对手术流程进行模拟训练,确保操作的熟练性。要求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穿戴专用服装,不得携带手机,减少走动、保持室内安静。术中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调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定压力,使用过滤设备控制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99.9%以上[6]。

(2)加强患者管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手术评估,通过营养支持改善全身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做好术前准备,胃肠手术患者实施灌肠减少细菌数量;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监测血压、血糖水平,维持稳定的体征指标;加强仪器设备和引流管的消毒清洁,正确使用一次性物品。

(3)规范操作技术。在牟春山等人的研究中发现[7],腹部手术操作会污染腹腔,致使病原菌寄居在脏期内,如果不重视手术技巧或者保护切口不利,将会产生较多分泌物、脓液,影响切口愈合并造成感染。对此,医师要提高无菌理念,控制手术切口长度,化脓病灶在处理时,首先使用无菌纱布保护周围的脏器组织,并且在吸除脓液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还要避免发生组织损伤,不要暴力操作、保持动作轻柔。

(4)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用要避免盲目性,充分考虑手术部位、手术类型、药敏试验结果,确保杀菌作用强、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少。术前30分钟可以预防性用药,对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可以适当追加剂量,以确保较高的药物浓度。术后选用广谱、高效、渗透力强的抗菌药物,同时要求药剂中心、医务科室、感染科室联合协作,提高用药质量[8]。

综上所述,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而言,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要求医护人员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1] 淦勇,吴鹏.普外科手术切口的临床感染调查[J].医学信息,2013, 6(24):497.

[2] 林野,熊辉,王小啓,等.心脏外科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的外科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8):589-592.

[3] 陈芳,章忠渭,杨月明,等.普外科老年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6):632-634.

[4] 杨丽华.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与铁蛋白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2):4145-4147.

[5] 王伟红.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86-789.

[6] 黄迪君,倪红红,陆玲玲,等.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7(24):6163-6164,6167.

[7] 牟春山,宋营.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1978.

[8] 丁锦荣.导致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2):83-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23

广西 538021 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张新顺)

猜你喜欢
普外科感染率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