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华
“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5.8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年均增长33.9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4.12%;财政总收入6.98亿元,年均增长16.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6.5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十三五”时期,罗甸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州委十届七次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工作部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要求,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脱贫步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十三五”期间,罗甸县将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紧紧盯住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以园区建设、景区开发、特色小城镇经营为主要载体,分类别、有计划地实施整寨和分散搬迁,确保“搬得出、有事做、能脱贫”。建立完善扶贫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向贫困村组倾斜,因地因人施策,扎实抓好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结对帮扶等工作,拓宽贫困对象增收渠道。力争到2018年,实现产业脱贫4.39万人、转移就业脱贫2.3万人。强化动态管理,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两线合一、减量提标”。
推进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基本普及15年教育,争创1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完成农村幼儿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部免除(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大学的学杂费。力争镇镇建成二级乙等或同等服务水平医院,村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统筹好合作医疗与大病保险。以强化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临时困难救助等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农业保险、财产性资源保障覆盖面,探索城乡居民在意外、大病和养老等方面补充商业保险的保障实施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
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服务机制。用3年时间新建第二轮行政村合并后的村级办公用房。积极探索非诉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建立基层调处化解矛盾综合性平台,坚决遏制各种矛盾纠纷扩大化。严格安全生产管理,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支持国防事业建设,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顺应麻山实情因地制宜谋发展
“十三五”期间,罗甸将围绕特色突出、要素集聚、绿色生态和增收增效,深化拓展“185”工程内涵,积极探索农业园区化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建成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大力实施引灌工程项目,解决有效灌面26万亩以上。支持鼓励社会资本采取承包、租赁、联合、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或直接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开发建设,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引领性、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菜、果、药、畜(禽)、林(茶)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依托火龙果、脐橙、艾纳香等主打农产品品牌,利用其地域特色明显、生长环境难以复制的优势,做有品牌引领的大产业、有市场前景的好产品。同时,着力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县,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维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成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在“接二连三”上拉长链条、增加收入。
坚持“发挥优势、做大主业、吸引配套”和“盘活存量、做大增量”的思路,发展山区新型工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信邦公司的龙头引领作用,加快构建集健康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着力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实现产值40亿元、税收4亿元。争取电力直供政策,降低企业电价,吸引更多硅系上下游产品企业入驻,增加硅产品附加值,预计到2020年,建成16500千伏安电热炉10台以上,打造贵州最大的硅系循环工业基地。
利用罗甸是贵州十大石材园区之一的优势,探索石材企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与财政扶贫资金捆绑发展新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全面完成县内蒙江流域梯级电站开发,充分挖掘太阳能、风能等优势资源,大力开发光伏和风能发电,争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县。充分利用罗甸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县玉石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依托火龙果、脐橙等农特产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3至5家,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到2020年,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万元。
厚植发展优势推动壮大县域经济
“十三五”期间,罗甸将立足“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的城市新定位,打造贵州最美湖城。重点抓好“一城两区”三个关键部位,做活全县城镇化这盘棋的“棋眼”。把边阳打造成副中心城市,红水河建成旅游物流重镇,沫阳建成旅游工贸大镇,逢亭建成工矿商贸新镇,罗悃、木引、茂井、凤亭建成移民小镇。把产业培育贯穿整个城镇化过程始终,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中,把形成产业、带动就业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实现产城互动发展,新增城镇人口2.5万人。将城镇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注重融入故土田园,让人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下记忆。
今年1月,罗甸获评为“中国长寿之乡”,这一荣誉将成为引领大健康战略行动、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金字招牌”。“十三五”期间,罗甸将把“一览云贵”的山水资源,变成养生休闲旅游的“金色产业”。谋划好、建设好一批基础设施,增强景区、景点的通达性、匹配度和服务力,预计到2020年建成1个国家4A级景区。借助暖冬、长寿、临水和距“天眼”最近等比较优势,着眼健康养生主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城桃花源养生度假小镇和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养生社区建设,把边阳、沫阳打造成“天眼”的配套服务基地。强化与知名旅游企业和疗养机构的合作,推进传统地产向旅游地产转变。积极探索“一卡通”异地互助式、“候鸟式”养生养老机制。围绕创建贵州南部旅游创新区,策划好罗甸旅游宣传工作,力争把罗甸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野钓基地。
围绕打造黔桂交界地带的区域中心,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战略机遇,抓好交通、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红水河临港经济区开放平台,打造贵州南部物流集散地。推进规划中的高速公路、罗甸机场、红水河航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贵百快速铁路过境罗甸,成为贵州南部交通新枢纽。全面实施国省道和县乡道改造,扎实抓好县域环线、环湖公路建设,完成通村水泥路建设,实施通组公路及村寨路面硬化工程。实施骨干网络优化、城镇网络覆盖、农村宽带延伸、数据中心集聚、“天网工程”二期、“科技强安”“云上罗甸”平台等重点信息化工程,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建设。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发展呼唤新动力。“十三五”时期,罗甸将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为发展培育新动力、增创新优势,谱写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罗甸精彩篇章。(作者系罗甸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