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文明大厦。
4月15日,贵州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认准文化发展的路径,从贵州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走新走好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这条发展之路。
自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以来,贵州建设文化强省频出实招、稳步推进。
人们不禁会问,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贵州“底气”何来?
细数家底 留住根脉
一直以来,贵州各族人民与山相安生、与水共流长,成就了“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文化千岛”的美誉,尤其是各类建筑、服饰、节庆、习俗、语言、歌舞等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如是评价:“民族文化、山地文化、生态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等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构成了贵州文化的基本形态,筑起一座令人景仰的文明大厦。”
数据显示,“十二五”末,贵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85项140处、省级项目名录561项653处,市(州)级1134处,县(市区)级4000余处;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分别达到57名(已去世5名)、301名,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
2015年7月4日,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之并蒂竞芳的,还有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
在传统村落方面,贵州共有42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国的16.7%,数量居全国第二。
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贵州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不断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从2003年出台《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到2005年出台《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再到2012年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用制度建设筑牢了文化保护的坚实屏障。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十二五”时期,全省32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核定公布了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贵州省被列为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试点地区,获批设立国家级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3家文化企业被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实施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组织培训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600多名。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精神家园。贵州坚持保护与传承并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为打造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敏尔强调,要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高度把握文化工作,切实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
深化改革 迸发活力
4月17日,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独立电影节——第4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传来佳讯,由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摄制的《中国石桥古法造纸》荣获纪录片最高奖——雷米铂金奖,由黔籍侗族导演欧丑丑编剧执导的电影《侗族大歌》获雷米金奖最佳艺术指导奖、大评审团特别雷米金奖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
贵州在文艺创作上并不缺少精品力作。“十二五”期间,贵州各艺术门类不断跻身全国高端平台、进入全国视野。
其中,《二十四道拐》《第一伞兵队》《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近距离击杀》等影视作品和歌舞剧《仰欧桑》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花灯剧《月照枫林渡》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大奖”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剧目奖、优秀表演奖;50余件作品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水寨龙珠》在“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节)目展演”中获优秀剧目奖;话剧《天地文通》作为文化部遴选的剧目在国家大剧院展演,等等。
文艺作品涌现的“贵州现象”,离不开贵州在文化领域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
2015年12月,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成立,加上此前挂牌的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日报报业集团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彩贵州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大省属国有企业成为引领和促进全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旗舰。
民营方面,“贵阳交响乐团”已成为有全国影响的职业化、国际化乐团,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已成为重要市场主体。
改革让贵州文艺作品活力迸发,也给足了贵州文化走出去的勇气和信心。
“多彩贵州”品牌经历了11年的培育成长,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多彩贵州”文化系列活动、“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以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公益性活动的文化品牌。其中,大型歌舞《多彩贵州风》演艺产品风行海内外,累计演出3000多场,观众超过300万人次,成为与《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齐名的西南三部曲之一,被加拿大前总理哈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誉为“全球最生态的歌舞演出之一”,成为引领贵州演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贵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补齐短板 服务民生
每逢周末,位于贵阳花溪十里河滩之畔的贵阳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前来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
从正式开放至今三年多时间,孔学堂共开展普及性讲座300余场。此外,孔学堂还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周活动,在丰富市民群众节日生活、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多渠道向人民群众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成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一个文化地标。
孔学堂是贵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缩影。“十二五”期间,贵州实施省级重大文化工程、市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建设工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八大文化惠民工程”,抓好“种文化”与“送文化”,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补齐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短板。
遵义市作为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的首批28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至今共投入5亿多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陆续开办了“激情广场·遵义会议纪念广场红歌会”“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免费展演”“乡村大舞台·农村文艺演出”“名城大讲台·名家学者做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为全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样本。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贵州全省市(州)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覆盖率分别为77.78%、88.89%和89.2%,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为90.33%,社区文化中心已建成47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已建成1146个,全省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1.52%,电视综合覆盖率95.39%,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民文化家园已建成2301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去年底,贵州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贵州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步入一个新阶段。(责任编辑/邓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