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能源环境硬约束下的绿色发展与转型

2016-06-14 09:24李志青
世界环境 2016年3期
关键词:约束环境保护要素

■文/李志青



实现能源环境硬约束下的绿色发展与转型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under hard constraints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文/李志青

“十三五”期间,体现为速度和质量的经济转型和体现为生态环境质量的绿色发展已经并重成为社会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衍生出两个重大问题,一则,如何在各自的层面上实现转型,二则,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两者间的齐头并进,也就是做到均衡发展。其中后者的实现尤为困难,譬如,经济下行或者周期性阶段中,社会经济极易陷入“资源环境利用”上的反弹,体现为受凯恩斯经济思想影响的大规模基建投入,以及重化工产业的发展,削弱技术进步的相对作用;再譬如,经济下行过程中,如果加大能源环境保护力度,会出现明显的产业地区间转移,如此一来,即便在部分区域显现出经济转型的积极成效,但从全国整体来看,则会受到其他区域经济转型成效低下的拖累,进而出现某种反复等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困扰着我们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及处理。

一、重塑中国经济转型的认知基础

基于经济转型与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强大关联性,我们最需要的是引入经济-能源-环境的综合视角,经济学上称之为一般均衡的视角(或方法),简单而言,就是要在能源环境的约束条件下来审视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基于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视角出发来理解经济转型,其关键在于将能源环境保护的需要纳入到经济转型的战略和决策过程中,尤其是要将对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融入到经济转型的方方面面中,譬如对能源环境的成本进行计算,并折算成影子价格,通过各种途径置入经济政策中,其实,这也正是沟通经济学研究与能源环境保护之间最好的桥梁,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的最佳选择。

二、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转型

如何全面地理解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含义对于“十三五”至关重要。关于这个问题,其中的第一层含义是将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等同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落后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拖累了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而造成了当下的资源环境问题,这个理解是不够精准的。这是因为,经济转型的第二层含义实则与全球化有关,正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通过投资和贸易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环境。如有学者提出“拖累经济效率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四种,包括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上述第二种含义的理解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如果我们还只是将经济转型的内涵停留在资本深化(规模保持递减)的层面,那么我们对经济转型的理解是不够全面和“与时俱进”的,如果我们还不能将经济转型的主要约束力尽快地从效率约束转变为资源环境约束的话,即便可以在很短的时期内推进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却也无法真正应对全球能源资源环境变化的最新趋势,从而失去解决经济转型问题的良机。对于这一点的认识,显然非常有助于理论界和业界人士重新认识经济转型与能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加速经济转型战略和对策的调整。

如果理解了上述有关经济转型的第二层含义,就可以明白,目前的经济转型是处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之下,却走上了一条“能源资源环境软约束”的经济增长道路,由此,经济转型的方向逐渐明朗,那就是将资源环境的软约束变为“硬约束”,将经济增长纳入到这硬约束的框架内。

三、中国经济转型的“绿色之路”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来自于能源环境领域的硬约束,但是,硬约束并不就意味着“硬政策”,或者仅仅通过环保部门的政策来实现经济转型,一则这是不符合经济转型的自身规律;二则,社会经济将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既要实现硬约束,同时又要软着陆,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刻理解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关系,然后利用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第一,能源资源环境软约束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而精确的定价机制。

在长期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市场化定价机制的作用,并且在事实上,也通过各种政策努力将各种要素(包括部分的能源环境要素)纳入到这个定价机制中,从而使价格发挥出清市场、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但问题在于,相对于普通的要素而言,能源资源环境要素是否就服从普通的定价机制和原则呢?从能源资源环境的利用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显然与普通要素有所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能源环境的利用会产生负面的外部性,也就是直接的市场价格其实无法真正体现,并进而出清这种由于负外部性带来的不均衡,这决定了,在能源环境领域利用市场机制有其特殊之处,那就是要通过对其负外部性的分析来找到它背后的“真正价格”,以及分析决定这个价格的影响因素。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于碳排放影子价格的角度出发来尝试寻找这个“真正价格”,这是真正将市场化原则应用到协调我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突破。之所以说这是理论突破,主要原因在于,只有找到这个真正的价格,才足以确定各项能源环境政策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说,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推进能源环境保护,都要秉承合理的价格原则,让能源环境保护的利用(或者排污)在成本上符合等价性,只有这样,能源环境部门才足以发挥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足够影响,用其硬约束来倒逼经济转型。

当然,通过影子价格来体现能源环境部门的实际成本并倒逼经济转型并非易事,最大的难处在于在不同产业间、不同地区间影子价格的水平实则千差万别,由此,减排的动力自然也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不充分注意到这样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际处理,那么,结果便是在能源环境保护上进行一刀切,“环保硬着陆”,用力过度和用力不足的并存会妨碍经济转型的成效。其中,最大的症结在于,如何克服产业和地区背后的利益群体,让不同地区和产业的减排真正服从背后的规律。因为,理论上,可以是以全国的福利产出为总目标函数,但现实中,不同产业部门和不同地区却往往优先考虑本部门和地区的福利产出,在此情况下,也就难免出现某种利益上的博弈,进而改变最优的决策。也就是各项政策要本着以最低成本来取得能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以较小的代价来实现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转型。

第二,如何实现能源环境对经济转型的硬约束作用?

实现硬约束,除了硬办法,更应该重视“软着陆”,尤其是重视研究能源环境利用和排放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及转型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其中规律的基础上,让能源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取得协同发展的效应。

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一般可以分为要素性的和非要素性两种,后者也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就是用要素贡献无法解释清楚的残余部分,一般而言,非要素性的部分比例大小决定了一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及其阶段,也影响着经济转型的成效。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非要素性的动力又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技术变迁、规模效应和结构变迁,根据相关考证,其中的技术变迁和结构变迁对于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规模效应相对较小。而且近年来,随着结构变迁效应的波动和趋弱,TFP整体上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进而也就在实质上影响了经济转型的过程。问题是,究竟什么因素使得结构变迁的效应时弱时强呢?

事实上,所谓结构变迁的意思表面上指的就是经济内部的产业结构,譬如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但其背后则体现为要素的投入程度,一般而言,重工业自然是能源资源环境密集型为主,轻工业则是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受到要素的驱动,特别是要素配置机制的驱动,这又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密不可分。如果深入考察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可以发现,历次的重大改革战略都会不同程度地波及要素市场,譬如1978年开始的农村农业改革,改善农业生产力,释放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这就为后续工业经济发展,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的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劳动力要素基础。又譬如,1984年开始的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一开始的重点是“放权”和“让利”,使得大量的重工业企业开始考虑转型,转而生产市场亟需的,有利可图的轻工业产品,到后来,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实施“抓大放小”的策略,关闭了大量低效和无效的小型能源资源环境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这些实则都在经济层面上为能源环境的消耗松绑,进而改变要素配置的机制,为结构转型创造激励。只不过,这一进程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大型国企“重整雄风”,在各个领域攻城略地,重新开展“高大全”的建设项目,从而又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环境消耗的依赖,并进而拖累结构转型的成效。

从以上的过程可以看出,能源环境消耗程度的起伏与围绕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展开的各种经济政策之间有莫大的关联,而能源环境的消耗又将产生经济结构上的影响,最终波及经济转型成效。在谈及经济转型与能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时,不能仅仅关注那些末端性的污染治理,也不能仅仅重视所谓的“环保制度”建设,更加重要的是,要从经济政策杠杆本身出发来理解其中的关联和逻辑,要更加重视用“绿色”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环境保护,推进经济转型。

总之,如果能源环境与经济转型存在上述内在的逻辑关系,那么按照这个的逻辑关系,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以推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及绿色发展。第一,推进包括国企改革在内的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激发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第二,进一步调整产业政策,使得产业发展更加适应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要,毕竟,当前能源环境的压力过度集中在重化工产业上;第三,进一步完善节能环保政策,健全环保领域的法律法规,发挥出制度倒逼形成“硬约束”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约束环境保护要素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