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刚
成都地区甘蓝型油菜油、菜兼用栽培技术
贺刚
贺刚,四川崇州市江源镇江源村11组,611230,E-mail:361771392@qq.com
甘蓝型油菜通常作为油料作物栽培,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种、口味要求也不断增加,油菜薹作为绿色健康蔬菜端上了人们餐桌,成为可口的菜肴,油菜的蔬菜性俨然而生,那么怎样既能收获较多的油菜薹,又能有较好的油菜籽收成呢?
成都市崇州市江源土壤肥沃,适宜油菜栽培,通过在该地4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甘蓝型油菜作为油、菜兼用作物的栽培技术,不仅油菜薹收益好,且较小甚至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由于栽种的甘蓝型油菜要求蔬菜性和油料性兼顾,所以要增长其生长期,提前播种,尽早上市。成都地区8月15~25日播种育苗,每667 m2育苗用地30 m2左右,播前细土,施复合肥7.5~10 kg,磷肥偏多些较好,有利于油菜根系生长。
8~9月成都地区气候比较炎热,温度较高,在此期间油菜苗害虫较多,注意苗期病虫害管理,主要防治蚜虫、菜青虫等。
9月中下旬移栽,若田间杂草较多,使用除草剂除草,待除草剂失效后方可移栽,可留上茬作物(如水稻)秸秆覆盖。挖窝移栽,每窝间距25~30 cm,每667 m2栽7 900株。选择清晨、傍晚或阴天栽种,栽完后,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成都地区9月中下旬土壤墒情一般较好,大多数地区可不浇水。移栽后幼苗在一个星期内成活,期间出现死苗及时补栽。
移栽后充分利用上茬作物余留养分,在10月中下旬每667 m2施复合肥60~80 kg,磷肥10 kg,有条件的可增施一些农家肥,促进后期抽薹。
11月初个别油菜植株开始抽薹,可适当打掉一些老黄叶片。11月中旬有10%左右的油菜植株抽薹,此时开始采摘油菜薹,要根据菜薹长势来决定采摘,不宜摘得过长,以免减少腋下薹芽的生长,摘薹长度15 cm左右。第二年1月中旬末,停止采摘。
从开始摘薹到停止摘薹近2个月时间,在采摘期间看油菜长势可每667 m2施尿素5 kg。停止采摘后,后期管理很关键,随着气温开始回升,油菜开始向油料型生长发展,经过前期的采摘后,后期剩下的菜薹较小、较弱,油菜能够取得最高的油菜籽产量取决于后期技术管理。
2月初,部分菜薹开花,此时可对油菜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同时对蚜虫进行防治。每667 m2喷施硼肥200~250 g,磷酸二氢钾400 g。硼肥促进开花结实,磷酸二氢钾促进有机物质向籽粒积累,倒春寒来临时可对油菜采取防寒保温措施。
4月中下旬,油菜荚约有90%变黄时,拔起植株晾晒,使油菜籽在油菜荚中后熟,几天后选择晴好天气脱粒。
经过2014-2015年对成都地区油菜薹销售价格调查发现,油菜薹价格在5~7元/kg。每667 m2可采摘油菜薹250 kg,按均价6元/kg计算,每667 m2毛收入1 500元;每667 m2油菜采薹后产菜籽125~150 kg,每1 kg油菜籽以7元计算,每667 m2收入1 050元。若单收油菜籽,667 m2产量200 kg,收入1 400元。由此可见,与单收油菜籽相比,油、菜兼用栽培可增收1 150元。
专家坐诊
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共9 册)。研制成功“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 余篇。
收稿日期:20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