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古典文学中对“秋”的认知

2016-06-13 23:19刘畅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诗经

刘畅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诗经》和《万叶集》这两部作品中与“秋”相关的作品,概括《诗经》中关于秋之诗作的文学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根据和歌的感情基调对《万叶集》中的咏秋歌进行分类,进而提取具体例子以阐明古代日本人对于“秋”之情感的重要特征,从历史的角度推论古代日本人和古代中国人之文化观的差别,旨在加深对中日古典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秋;诗经;祭祀诗;万叶集;喜秋之情

基于中日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观点,一般认为中国的《诗经》就相当于日本的《万叶集》,二者皆为本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数量可观的吟咏四季的作品中,“秋”自古便是诗人所爱吟诵之物,本文比较两部著作中与秋有关的诗歌和和歌,试图探究中日古典文学中对“秋”这一自然事物的认知差异。

1 《诗经》中与秋相关之作品的特点

《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而纵观古代中国的各个朝代,以“秋”抒发伤感之情的诗作最为多见。就这一点而言,《诗经》也不例外。其中的女子免不了秋色凋零的感伤情绪;诗人多为表达对自身境遇的不平和遭受的徭役之苦。当然,有少许诗歌以秋天的景物如芦苇、白露、萧、葛等营造浓郁相思和梦幻境界,以明其志。比如为后世所熟知的《蒹葭·国风·秦风》。

《诗经》中提及“秋”的诗歌有不少与祭祀有着很大关联。《那·颂·商颂》和《烈祖·颂·商颂》都是是纪念商朝开国之君成汤的诗,它们呈现出场面豪华,声势浩大的情形。再者,《诗经》中有一些大力赞颂统治者的诗,主要集中在鲁国。因为鲁僖公施政有道,鲁国人为赞美其功绩作出了《有駜》等有庆贺丰收之意的诗,均提到了一种秋季举行的祭祀“尝”。[1]与此类似的还有周王朝在每年秋收之后进行的祭祀仪式“秋报”。周王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所唱的乐歌是为了祈求丰年。有人认为周王朝的作品具有史料价值,因为其中写到数种铁制农具的使用,这意味着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2]祭祀诗总数在《诗经》里涉及到“秋”的作品中占了过半数,人们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人对天神和祖先的敬畏之情。

人们一说到秋天就总能想到与“丰收”有关的活动,创作出大量的祭祀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劳动人民对实现温饱生活的渴求。可见,《诗经》中的现实主义影响非常深厚,可谓“饥者歌其食”。《诗经》时代人民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多与不统一的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兼并争夺有关,在这个动乱与和平并存的时期,完全投入到对四季的深切感悟中显然不是任何《诗经》作者都能做到的。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诗经》中并无单纯描写秋天的作品。“秋”在《诗经》中似乎一直属于烘托事物的背景,未曾受到太多的重视。然而在那些少量与秋相关的诗作中,人们依旧能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朴素自然、表述大胆的风格。

2 《万叶集》与日本人的喜秋之情

《万叶集》的时代是5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时间跨度长达近350年,由大伴家持主持编纂。从此书数量众多的作品中,我们最能深有感触的是古代日本人丰富的情感生活。与“秋”这一特别能触发人物情怀的季节相关的万叶和歌自然不在少数。

日本人具有比中国人更强的季节感,这一点从《万叶集》中便可以略知一二。如:

鷺坂にして作る歌一首

山背の久世の鷺坂神代より春は萌りつつ秋は散りけり[3]

虽然和歌并不像部分脱胎于和歌的俳句那样创作时受”季语”的限制,但是人们已经能从很多万叶和歌里发现季节感。事实上现今的日本人还在延续某些和季节相关并被广泛接受的习俗,比方说对 “秋之七草”的食用。被认为是日本秋天的代表的“秋之七草”即红瞿麦、黄花龙芽、兰草、桔梗、胡枝子、芒草和葛。本文以所有提及秋天以及秋天风物的万叶和歌为范围,加入《诗经》中与“秋”相关诗作的数据,制作了下图以供分析(图1):

图1

如图1所示,在与秋天相关的作品当中,《万叶集》中表达喜悦之情的和歌所占比值比表达悲伤之感的和歌所占比值还略大一点。《诗经》中对于秋天的喜悦全部源于丰收的意义,这一点如前所述。就提到秋天的作品占总数的比例来说,《万叶集》比《诗经》要高一些。尤其是《万叶集》的第8卷和第10卷,是专门以四季为主题的和歌群,包括了主要用于相互传达个人感情的“秋相闻”和“秋杂歌”。这些“相闻”和“杂歌”里明确标出了它们分别将人物的情感寄托于何种秋天风物。《万叶集》中主要的秋之风物有:雁、鹿鸣、露、山、枫叶、长夜、流水、风、霜、七夕以及“秋之七草”等。本文的图示把《万叶集》里的恋歌多归到中性色彩的和歌中,因而表中性感情色彩的咏秋和歌群所占比例相当高。以秋景叙述悲伤之感的和歌群中有10首以上挽歌,但这不一定就能说明万叶时代的歌人有强烈的悲秋情结。《万叶集》中也有作品写到秋天是稻谷成熟的季节,只是这类和歌相对于《诗经》中的作品所占比值要小很多。此外,《万叶集》中还有把秋天的美景纳入颂扬日本国和日本天皇的和歌中的例子,由此可见古代日本人对秋天的所怀有的赞美之情。以下是一首典型的喜秋之作:

筑波山に登る歌一首

草枕 旅の憂へを 慰もる こともありやと 筑波嶺に 登りて見れば 尾花散る 師付の田居に 雁がねも 寒く来鳴きぬ 新治の 鳥羽の淡海も 秋風に 白波立ちぬ 筑波嶺の よけくを見れば 長き日に 思ひ積み来し 憂へはやみぬ[4]

山部赤人是万叶歌人中最著名的咏唱自然之美的人物,是一位继承了柿本人麻吕之传统的宫廷歌人。山部的作品中凡是咏秋歌,基本上均是表露喜秋之意。另有一些身份较高的女性歌人对秋景亦颇感兴趣,比如镜王女、额田王等。从《万叶集》中的作品时间推移可以看出,大伴家持一生都对秋天有所关注,其在《万叶集》中收录的咏秋之作总数多达几十首。

3 《万叶集》中喜秋之情的成因

日本古代前期,大陆文化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入。这些传入的文化,无论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给日本文化以划时代的影响。[5]物质文化方面的传入、包括各种工艺技术及工艺制品,都极大地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日本于4世纪中叶完成了统一,不久便出兵半岛与北朝鲜强国高句丽进行角逐,说明当时日本的国力,已十分强大。随后的时期内,古代日本经历了推古天皇新政、圣德太子新政还有大化改新等影响十分深远的社会变革。4世纪到8世纪中叶后期日本的统治范围还有所扩大。这段时间内统治者的革新事业虽然经历过失败,但贵族阶层的富裕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万叶集》中有许多咏叹秋景的歌人的贵族身份便不难解释了。有了相对安静充裕的生活,人们才能以更加闲适的心情去感慨自然风光的旖旎。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万叶集》和《诗经》一样,也是古代史的基本史料之一。

万叶时代后期,日本文化受唐风的影响较大,然而唐诗中以“悲秋”为主的格调却并未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万叶集》中咏秋歌的歌风。万叶时代的贵族就比平安时代的更乐观且富有活力。[6]从总体上说,古代日本在具有广泛世界性的异国文化昌盛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本国的固有文化。《万叶集》的作品贯穿着纯朴、诚挚的精神,对皇室的无限忠诚,人生的坚定信念,对情人的热烈恋慕,对自然的素朴惊喜等等,充溢着对自然风光的健康的热爱和对前途光明的希望。这也是《万叶集》与后世敕选的不同之点。[7]

4 结论

本文就《诗经》和《万叶集》中与“秋”相关之作品进行了比较,明晰了中日古典文学中对“秋”的认知异同。总的说来,对秋天的风景持有更高喜爱度的是日本古代歌人,而中国的古代诗人对秋天的收获意义感触更为深刻。日本人从古代开始就能以一种豁达的观点去欣赏大自然的万物生息,这可以视为日本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观之雏形的一个表现。尽管如此,中日古典文化之间依然具有奇妙的相通之处,这些人类所共有的美好情感值得后人珍视。

【参考文献】

[1]张俊纶.诗经译注[M].崇文书局,2014:590.

[2]张俊纶.诗经译注[M].崇文书局,2014:580.

[3]伊藤博.新版万叶集(二)[M].角川文库,2009:299.

[4]伊藤博.新版万叶集(二)[M].角川文库,2009:321.

[5]武萌,李晶,主编.小仓百人一首赏析[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0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诗经
Black phosphorus junctions and their electrical an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El oficio del lector
《诗经》里提到的食物总是很好吃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说鸟
《花·诗经》:寸心容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