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武伟 靳云
【摘 要】当今社会下因特网正在飞速的发展中,现在更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线上图书馆,是一个各方面都齐全的资料库。因为因特网的资源信息存储量大而且信息之间的转换非常的快捷,这就要求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者需要严苛谨慎的负责,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因特网;图书馆;挑战;机遇;对策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给整个文明社会带来的好处的巨大的,其中一点就是逐渐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传递与共享。在因特网还没迅猛发展起来之前信息的检索和存放是有一定的地理界限的,但现在这种界限已经被打破了,需要查询各样的信息,例如数据、文献、图片、表格等等的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查询,并且没有地理界限。随着网络的发展,假如整个因特网络的信息越来越多,种类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因为数量的日积月累,因特网就成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料库。也有了一个别名叫做“最大的图书馆”。若是拿因特网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的话少了实体的馆舍与书籍、但确是更方便了信息的查找。由于信息量十分的庞大,信息的传递也十分的方便快捷,这就要求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者需要严苛谨慎的负责,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新的发展机遇。
1 因特网向图书档案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自1994年开始与因特网连通以来,与因特网连接的用户越来越多,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通讯手段,对用户的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随着网络信息进一步扩大和通讯技术不断更新,用户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必将影响用户使用、选择信息的行为和方式,也势必对传统图书馆工作产生以下影响。
首先,因特网上的信息服务已涵盖了图书馆的部分功能,他的发展动向,很值得图书馆界深思。目前,因特网上拥有20多个国家中的600多个图书馆联机目录,数百种日报,几千种杂志及更多的时事通讯。百科全书及词典、法律参考书等工具书已有几十种,而且增加很快。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的商业信息和数据库都已上网,且都开始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而这部分工作过去主要是图书馆来完成的。
其次,图书馆不再是信息整理和加工规则的惟一制定者。因特网上的数据库和检索工具都趋向于使用自然语言,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分类法和主题词。这说明,在因特网面前,图书馆员和读者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今后双方互相交流网络体会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网络知识的话,落伍也是早晚的事。
最后,因特网的发展速度太快,网络管理人才和数据开发人才的培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图书馆档案管理方面也是这样。长此以往发展下去,是必要每一个图书馆员都要掌握相应的因特网知识与技能。所以现阶段下一个很值得人们去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完成图书馆员们从书本形式的服务到电子数据式的服务转变。
2 因特网给中国图书档案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因为因特网的发展用户与信息资源之间的距离被不断的缩小,这样更加方便了信息的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个地区有着独立的馆藏,这些馆藏之间相互联合就形成了跨地区的网络连接式的馆藏。这样就保证了用户们在搜索资源和提取文献的时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
其次,跟随着因特网发展而得到改善的还有图书馆服务的管理方式,较之之前的管理方式虽然相对复杂一些但是不得否认的是更为先进效率也得到了大的提高。图书馆目前是因特网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库,相对的,在建设与发展因特网的道路上也有效的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机制的进行。再者就是这样的发展变化可以使得图书馆更加的开放,这样可以使得信息资源面向全社会,资源共享更加方便,成为公众型的资源数据库。
最后,因特网也时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机遇,现在甚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3 搞好我国图书档案馆建设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现代化的信息的处理与加工,要使得图书馆上传的信息资源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可以有自己的位置。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两方面的需要:一是,产品的小鹿要正确,也就是所谓的适销对路;二是,提供信息的质量要高服务要到位。想要做到这两点就得提高图书馆管理员对现代化技术的使用,以便于提高信息的传递速率。
其次,要加大力度的去培养新型的网络管理型人才以及数据开发型人才,可以适应现在网络社会的管理型人才是很紧缺的,大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因特网的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传递,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经济管理型人才与网络技术人才的相结合还能很好的将信息服务于现代的商品经济进行融合。
总之,在因特网时代图书档案馆工作也发生这深刻的变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合理利用互联网建设具有特色图书馆。加强图书馆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能使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发展。
在网络化的形势下,传统的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图书馆正面临从观念到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其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能否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决定着图书馆未来生存、发展的空间。而且,随着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的开放和互联网的普及,为读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这给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图书馆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服务模式,才能立足于信息社会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张新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幸秋妙.数字时代下有关图书馆著作权限制规定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
[3]周吉.公共图书馆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朱桂玲.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宋艳萍.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
[6]申晓娟.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
[7]李雪.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
[8]谭必勇.如何拉近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解读西方公共档案馆公众教育职能的演变[J].图书情报知识,2013,04:85-94.
[9]郭志军.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3,01:89.
[10]程文艳,张军亮,郑洪兰,周红梅.国外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文化的实例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2,05:47-50+54.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