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 李彩林 陈艺文
【摘 要】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飞速发展,电力产业需要与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等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不仅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分层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面向就业,服务广西,在区优质专业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建成具有桂电特色的电气工程分层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面向就业;桂电特色;电气工程;分层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承担着为区域输送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需求的重担。一方面,人才供给总量要满足区域经济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供给的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面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千亿元产业对电气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我们必须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教学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使我们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的理论型学生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使专业应用型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具备面向企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专业技能服务型学生在专业知识上达到“专”或“特”的水平,以适应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
1 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设计
区域经济是与当地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经济特点等联系紧密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风向标,区域内所需求的人才数量、人才质量及人才类型的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自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的扩招计划。大学入学率迅速提高,高等教育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众化教育,这导致了电气类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一系列问题[1]:从人才供给总量来看,由于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招生规模扩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基本上满足了市场对电气类人才的数量需求。然而,从人才的供给结构看,存在人才供给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错位,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现象,也就是说,一部分的高校大学生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电气类人才的质量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产生脱节。因此,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机遇,认真思考高校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计划,不再单一地学习或参照重点大学的培养模式和计划,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突出区域电气人才需求的专业特色,形成自身的品牌,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对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东盟国际贸易区的地缘优势转换为人才优势,以满足区域市场经济对电气类人才的需求。
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加快建设沿海9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对各类人才提出了巨大需求。2010年北部湾经济区对电力方面人才需求为1.28万,预计2015年达到1.61万[2]。《广西重点经济领域人才需求对教改的新要求》报告指出广西14+4千亿元产业中电力产业人才重点需求是与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发电相关的电力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维护、供继电技术、自动控制、仪器仪表、节能环保专业等专业技术人才。这说明,即使是电力方面,人才需求的层次也是多样性的,且有研究表明外来投资者倾向于使用广西本土人才。这就给予广西区内高校对电气方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校作为广西区内一所理工科高校,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广西区优质专业。在面对北部湾经济区对电气人才的多层次需求的挑战下,我校将面向市场,立足广西,以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研究与电力电气方面相关的有影响力的龙头产业的现实需求,集中优势抓重点,建立以弱电和电气控制为主,机电结合,强弱电结合的专业课程设置框架。从根本入手,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现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学校拥有的教学资源等,重新定位电气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对电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为出发点和依据,不断优化改革电气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刚柔并济,厚宽相宜,强弱结合。将改革中心放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保留原有的满足教育部文件要求的基础课程和基本课程,即满足刚性选课要求的同时,按照研究目标和内容设定柔性选课为主的课程体系内容,让学生自由点菜,不提供套餐式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选取上既要满足专业方向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各层次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解决多层次课程设置与总学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2 以学生为根本,采用人文关怀的分层次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不可避免地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即高校大学生个体差异逐步加大的问题。关于如何解决高校学生个体差异扩大化的问题成为了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人文关怀是以“以学生为本”为内核,根据高校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毕业职业意向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内外因素,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主张全面面向学生,时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根本利益和未来发展为出发点,制定针对市场变化的、符合学生兴趣的、适应学生发展的全方位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选课、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大赛等方面进行分层次教学和培养。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融合机械电子、控制、电力电子、供电、计算机等多学科和技术的交叉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应用型、技能型电气工程类人才。由于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关注点、侧重点的不同,我校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将他们分为专业理论研究型、专业应用型和专业技能服务型。对不同层次的电气工程的学生,在贯彻教育部关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同时,始终坚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由学生自己或在老师引导下,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需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培养计划,实行多层次的课内、课外教学方式和刚柔结合的选课教学方式。对于适合理论研究的学生,建议其选择理论路线为主的课程学习路线;对专业应用型的学生,建议选择以应用为主的课程学习路线;对专业技能服务型的学生,建议选择适应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的课程。使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能够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总的说来,我校不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重视人性化管理、服务和人文化关怀,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3 以竞赛带动学习,改进教学方式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关于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具有高水平创新实践能力人才的课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针对区内用人单位反映的大学生普遍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的特点,我校决心大力改进教学方式,通过以竞赛带动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竞赛带动学习即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科学竞赛,技能比拼来带动学生对电气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讲授教学方式,着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赛的任务布置、实际操作要求及科学评定标准,针对竞赛具体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电气类学生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学习、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不断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型、专业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我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为基础,以提升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近年来,根据我区电气工程专业及其自动化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注重电气专业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赛带学是培养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有利于加深和巩固高校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多角度地融合电力、电气、电子类学科,而且有利于提升同学们的职业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今,我校主要以开放实验室、学院学生科协、学生3D协会、机器人中心等为载体,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强化课堂内外结合,用实践验证理论教学,打造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1 分级选培,因材施教
各个年级学生专业基础不同,实践能力有异,所以中心对不同年级、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选陪:针对新生,中心采取科普讲座以及专人现场指导的方式,让新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激发新生对理论知识和创新的兴趣,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相应证;针对高年级学生,中心教师采取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化,不知相应的实践创新目标并指导完成,实现分类培养。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到同步教育。
3.2 导向发展,扬长避短
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结合专业基础和学生兴趣,本中心组织不同专业方向的的学生开展与其兴趣方向相符合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例如:对自动化控制和电子有兴趣和特长的电气专业同学,中心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科协和机器人中心等平台引导其发展,对机械设计感兴趣和特长的电气专业同学,中心通过组织学生在3D协会、开放实验室等平台深入学习,发挥专长。通过具有导向性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创新中锻炼并提高其特长。
3.3 内外互补,夯实基础
中心高度重视学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相互补充,针对已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高年级学生,依托中心的开放实验室,开展符合学生理论知识层次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训等,强化课堂内的动手实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针对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内容较为固定的特点,中心引导高年级学生以项目组形式带领低年级学生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实现课堂内外实践创新的相互呼应,互补不足。
3.4 参加大赛,学以致用
历年来,我校始终坚持 “创新之根在实践,创业之魂在创新”的理念,不断深化“以教育引导人,以实践锻炼人,以文化熏陶人,以机制激励人”的育人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通过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对课内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近三年,中心通过以开放实验室、学生科协、学生3D协会,机器人中心等平台组织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截止到2013年,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级、区级和校级等各类学生科技制作、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共214项(国家级奖项32项,省部级奖项182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4项,国家级一等奖8项,国家级二等奖13项,国家级三等奖7项。由本科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并完成的项目共获得两项专利。
4 以实习促进就业,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行业需求的不断变革,企业对于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在生产和发展中需要巩固、加强、创新哪些知识和技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现阶段,高校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更多渠道、更大范围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良好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走出社会之前,体会到真正的工作,更深入地接触工作实际,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走出学校之前对所学的知识体系查缺补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一方面使学生深入思考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另一方面为学生毕业后快速顺利转换角色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让企业的专业人才真正地深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中来,邀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成功的企业人士到高校进行相关讲座,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案例教学课程,为大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独到的见解和方案,在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指导工作,以保证高校学生能够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培养更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并且能够尽早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校企合作办学更有利于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充分应用高校的人才资源和企业的社会教育资源,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不仅企业的人才吸收,为企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预备出色的储备干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我校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制定了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其中校外实习主要包括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等。生产实习是电气类人才培养机制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有助于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生产实习一般为三周时间,在此期间内,学生除了参观生产厂房、流水线以外,学生还需要进入企业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安装、测试和调试等操作工作。而企业实习是生产实习的延续和延伸,主要根据学生就业意向的不同,组织学生参加企业面试,参加实习双选会。在实习期间,公司将为学生进行统筹安排,按照专业和意向的不同进行岗位划分,实施轮岗轮班制度,让我校电气类学生能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在从一线生产实习向承担项目不断提升的过程中熟悉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操作,详细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提高多学科相交融的应用能力,为今后就职提供宝贵的实习经验。现今,我校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已与安徽华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广西诺斯贝电气有限公司、广西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广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君泰福电气有限公司、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建立了紧密的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每年暑假向各企业输送电气类实习生合约120人。双方的合作不仅解决了用人单位用人紧缺的和选贤纳士的问题,也为我校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电气工程分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先导,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开展不同的教育模式,着重突出桂电特色和专业特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项大赛来审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并通过生产实习、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实现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赵黎明,张冰.电气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5(8):32-35.
[2]周桂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兼谈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人才建设[J].东南亚纵横,2009(12):66-70.
[3]赵巧娥,苏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52-153.
[4]于仲安,任志斌.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电气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6):85-88.
[5]王艳松,张加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
[6]郑昌江,张培茵.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6(11):54-55.
[责任编辑: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