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妍洁
二十四节气中的农业生产
——夏至
陶妍洁
古典绘画《夏至》
农民画《田间锄草》
壁画《雨中耕作图》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开始。夏至这一天,中午太阳直射地面,日影最短,古代又称“日北至”或“长日至”。有谚语说:“夏至夜短,冬至夜长。”意思是夏至这天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夏至这样描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夏至前后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赶先”。意思是夏至时,气温较高,光照充足,作物生长旺盛,所以夏种要抢早播种,充分利用光温资源,促进夏播作物早发壮苗。夏至后进入三伏天,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升至22°以上,光照充足,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病虫害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容易滋生蔓延,因此有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所以夏至时做好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春争日,夏争时”,夏至时节,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农忙的高潮。夏至前后,正是早稻抽穗扬花,棉花现蕾,蔬菜水果的采收旺季,农事活动的重点以中耕除草、防旱防涝、防治病虫害为主。夏至时节,各农业区的主要农事活动也有一定的区别。北方地区:水稻追拨节肥、中耕、拔草、防虫。冬麦区收获适期,需要细收细打,颗粒归仓。春小麦地区继续追施肥料、灌溉、防治病虫,保证小麦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做好收获前的准备工作;东北地区:追肥、中耕、培土、防治螟虫和马铃薯晚疫病,大豆进行第二、三次追肥、缝抽、培土;西北地区:玉米、谷子等间苗、定苗后及时追肥,马铃薯摘蕾、拔草,白胡麻追肥、境水、中耕除草;华南地区:插秧、中耕,浇灌防倒伏;西南地区:追施圆秆肥,簿草,浅水灌溉,花生中耕压蔓,秧田追肥、防治三化螟;黄淮地区:春播杂粮追施攻穗肥、浇灌、中耕、培土,防治攒心虫、蚜虫和果灰螟。
农民画《夏至面》
智慧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农事谚语:“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玉米夏谷快播种,大豆再拖光长秧。早春作物细管理,追浇勤锄把虫防。夏播作物补定苗,行间株间勤松耪。棉花进入盛蕾期,常规措施都用上,一旦遭受雹子砸,田间会诊觅良方。一般不要来翻种,追治整修快松耪。高粱玉米制种田,严格管理保质量。田间杂株要拔除,母本玉米雄去光。起刨大蒜和地蛋,瓜菜管理要加强。久旱不雨浇果树,一定不能浇过量。麦糠青草水缸捞,牲口爱吃体健壮。二茬苜蓿好胀肚,多掺干草就无妨。藕苇蒲芡都管好,喂鱼定时又定量。青蛙捕虫功劳大,人人保护莫损伤。”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刘禹锡描绘了夏至时“晴天里的夏日雨”这种奇妙的现象。夏至以后,由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午后常常形成雷阵雨天气。这种雷雨骤来骤去,范围小,分布不均,民间把这种现象也称为“夏雨隔田坎”。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说明了此时的降水对农作物影响很大,民间也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及东部地区,夏至以后容易出现伏旱天气,在广东有“夏至鸣雷三伏旱”的谚语。为了增强抗旱能力确保收成,在伏前蓄水保墒也是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三庚数头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随即到来。夏至养生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竹筒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地区民众夏至日摆设美食佳肴,调养饮食起居的场景。而“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夏至的衣食住行讲究“顺天应时”,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适当午休;饮食方面,要避免过度寒凉,多食清淡少食辛辣;情志方面,要保持神清气爽,心情愉悦。除此之外,“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毛孔张开,采用药物进行穴位敷贴,使药物更好地渗透,扶正固本,疏通经络,增强人体免疫机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古人云:“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在我国古代,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