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军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痹症治疗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安军
目的 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痹症的中医治疗方剂组方规律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医方剂大辞典》进行分析,选出其中治疗痹症的方剂组成,并将各组方中的药物类型输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再引入数据挖掘研究方法,对痹症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共选出了100个治疗痹症的典型方剂,对各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与对比后发现,组方中共包括16个常用的中药药对、40个中药核心组合以及8个演化而来的中药新处方。结论 本次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痹证的治疗方剂及其组方规律进行明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方剂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对于中医药的有关研究有积极意义,需引起重视。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组方规律
痹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该病证的主要与患者的身体素质、环境等有关。风、寒、湿、热、痰、淤等原因造成患者关节、肌肉、静脉受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机制[1-2]。本次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典型痹证的方剂及其组方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该方法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与创新有重要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采用关键词索引的方法,以“痹症”、“主治”“功用”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进行检索,选择痹症症状典型的治疗方剂,同时注意去除重复的方剂类型。例如在检索过程中出现“独活寄生汤【方源】《千金》卷八”等[3],其中的“主治”项中明确记载了该方剂可治疗“痹症”,且关于患者的描述符合痹症的典型症状标准,故将其纳入本研究体系。
1.2 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方剂筛选出来,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中完成录入,录入后,为了避免录入出现差错,还需要另外两位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录入的数据的准确性。
1.3 数据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数据分析板块中,利用系统的方剂分析以及数据查询功能,检索“痹证”,筛选出100个方剂,并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剂使用的频次及其组方规律。
1.4 观察指标 根据中医传承的辅助系统的整理与分析,记录相关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在SPSS15.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用药频次 检索结果显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的100个痹症治疗方剂中,共有230种中药药材,对药物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后,选取其中使用频次超过6次的药物,并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如表1所示。
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痹症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2”,这表示该种药材至少在12个方剂中出现,筛选出25个常用的中药药对。见表2。
2.3 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通过对不同药物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聚类,可得到8个演化而来的新处方。见表3。
表1 痹症方剂中频次>6的药物
表2 痹症方剂中常用药对
痹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体质、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有关,《素问・痹论》中就阐述了痹症与五脏的关系[4-5]。本次研究中通过关键词检索方法,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对于痹症的治疗组方共100剂,随后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研究不同药物间的配伍规律,以及痹症的常用治疗药物;研究结果显示,防风、甘草、当归、白术、附子、羌活以及肉桂等,是临床中医治疗痹症的最常用药物。其中防风与桂枝、羌活等配伍使用时,对于肢体关节疼痛、筋脉痉挛或风寒湿痹等症均有良好效果;而甘草则可发挥健脾祛湿、止痛之功效,多药合用效果更佳。治疗痹症的核心药物有健脾除湿、养血活血通脉类,例如甘草、当归配合羌活、防风、独活;如患者的痹证时间过久,阴虚血亏,筋脉失养,可给予患者补气健脾类方剂,人参、白术、白茯苓是常见的方剂,人参具有健脾养心、行气补血的功效,白术可补气,白茯苓则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配伍使用,可更好发挥益气补脾之功效[6-8]。
表3 聚类演化而来的新处方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痹证的典型方剂及其组方规律,并统计其使用频次,最后总结出16个常用药对、8个治疗痹症的新处方。可以看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有整理、分析各类中医病症有效治疗方剂的配伍规律、常用药物以及使用频次,并对治疗药物的核心组合加以归纳,对于新型治疗方剂的形成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治疗痹症的新型药物组方时,应注意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对新配方药物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安全性进行深入研究,避免错误用药导致不良后果[9]。
本研究通过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典型痹证的治疗方剂及其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整理、分析数据的作用,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1] 王成,顾非,宋哲妤,等.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状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5):143-145.
[2] 周杰,顾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概况[J].当代医学,2010,16(6):149-151.
[3] 张瑾.《千金方》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发展与演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1-22.
[4] 杨红军,赵亚丽,唐仕欢,等.基于熵方法分析中风病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0(15):28-29.
[5] 刘超,王志宏,季旭明,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虚劳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5(16):78-79.
[6] 李建,卢朋,唐仕欢,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肺痈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0(20):69-71.
[7] 王海平.探析中医痹症的治疗[J].首都医药,2014,7(15):97-98.
[8] 杨扬.中医治疗风湿痹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 6(30):91-92.
[9] 韩峰,刘国伟,刘超,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痹症治疗方剂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2(16):13-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101
辽宁 110300 新民市人民医院 (安军)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