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振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汽车驾驶需要经过驾校培训考核后,下发驾驶证方可开车上路,没有驾驶证的司机均属无证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说,如果驾驶人员没有驾驶证,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还是对路人的生命安全的漠视。总的说来,当前阶段,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行业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随着也带来一定的交通事故,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将从一则新闻角度入手,对现行驾培体制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交通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新闻;驾培体制;现状
今年10月中旬,新闻报道一深圳女司机开奔驰越野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23次,执法部门拟罚6.9万,记138分,交警询问竟答:学车时教练教尽量靠右行驶,不知此为应急车道,读后令多少教练汗颜,扪心自问全国二百万教练又有哪个会真上高速路让学生练车,那么问题来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学习驾驶必须在教练员陪同下在规定路线,规定时间进行,我这培训上高速那不是违法吗?因为据了解全国还没有把高速路列为培训路线的,这恰恰反映了现行培训体制的弊端:重形而上学,轻实际应用,重通过率,轻安全意识。
自1993年国务院正式明确交通部门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的管理职责以来,特别是2002年区人民政府颁布10号令后,驾培行业逐渐纳入交通部门管理。打破了过去公安交管部门既管考试,又管培训的垄断局面,解决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带来的种种弊端,给整个社会的驾培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未来几年的平均汽车销量将保持在2000万辆左右,根据每增一辆车需增加1.8个驾驶员的概率测算,每年需新增3000余万驾培量,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2.5亿辆,全国的驾驶人将近4~5亿人。这么一个庞大群体的素质高低直接极大的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别是在道路资源增速远跟不上车辆增速的情况下。现行的驾培体系能保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驾驶人才吗?
驾驶员考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考试项目从手写学科,桩考,划线调头,路考三项术科,到本世纪初的无纸化学科,桩考,路考二项术科;从人工考核十选六,十先四,人工考路到现在全电脑评判大车十六项,小车五项,电脑评判路考,且考程小车不少于3公里,大车不少于10公里,大车增加夜考,小车30%夜考。可以说,考试项目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驾驶人的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从科目一到科目四全程采用电脑化评判,消除了人工因素的影响,避免了过去出现过的人为放过的现象,这一点的作用无疑非常值得肯定,但电脑化评判也有弊端,因为运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考试,都是程序化的设计,程序化的规则,先做哪些动作,动作做到什么分寸,都要按程序进行,否则就不合格。在如此“应考规则”导引下,驾校无不“以考定培”,即考哪些项目就训练哪些项目,怎么考是怎么训,因为合格率是驾校的硬道理,通不过考试学员不满意,驾校也赚不到钱,可惜交通工程是动态工程,道路上的情况瞬息万变,随之要求驾驶人的动作行为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靠死板的程序过关的学员怎么能够在道路上开得好车。驾校和教练员都是“应试游戏”的被迫参与者,他们也想搞“养成式”培训,在学员拿到驾照的同时,给学员养成良好的驾驶道德、驾驶习惯和驾驶心态,但现行的规则下,他们也很无奈。目前我国驾考的情况就是会开车的通不过考试,通过考试的不一定会开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培训的本末也倒置了,为了应付考试,大部分学时都用在了场地上,而对以后实际运用最多的道路训练却大规模缩水,只训练2-3天道路驾驶就去考试是常态。这样培训出来的学员流到社会上有多少会成为“马路杀手”?想想都害怕。
严把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准入关,对确保培训质量,从源头上保证道路运输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培养一名驾驶员对生命的尊重,使其认识到遵守规则和安全意识是何等重要。比让其掌握驾驶技能更重要,对于驾驶员来说,道德和信仰比技能更重要,俗话说,师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交通行为的参与者,驾驶人更应敬畏生命,敬畏法律,在人命关天的行为面前,更应有驾驶道德,也就是更应有灵魂和信仰,现在交通事故死亡已是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而作为教练员,必须自身有过硬的师德,才有可能培养出有灵魂的徒弟。不然无论交规如何严厉,还是那么多人酒驾,还是那么不守秩序,还是有那么多人开英雄车,斗气车,还有不断出现的路怒症,最终酿成还是那么多车祸,而且车祸的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交通法规告诉你做了这些事情你将受怎样的处罚,而道德则是告诫你不要干这些事情,单从这一点看,道德比法规和技能更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某些地方,法规是起不到作用的,驾培这块,只有靠教练员谆谆教诲,不知疲倦,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驾驶人来。而现状是,对学员的道德的教育近乎为零。而且我们对教练员准入考核驾驶道德这一块实际上也是缺失 的,考核的内容基本也集中在技能这一块,而且对教练员的准入考核太过简单,一道示范讲解题才十几分钟就回答完毕,然后就判定他合不合格,然后就拿证就可以上岗教学了。这些年教练员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以广西为例,2000年时候,全区教练员才3000人,到2010年底时达12000人,至2015年则升至6万多人。全国来讲2008年底时26万人,到现在已近200万。有多少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教练员通过简单的考试制度混进我们的队伍,他们的素质都不高,怎么可能教出高素质的徒弟来。
加强对教练员和驾驶人的驾驶道德教育才是提高整个社会驾驶群体素质,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唯一办法。就当前驾培现状来看,驾校教练整体素质偏低,由于驾校教练直接影响驾驶人考试是否合格,所以多数情况下,驾校教练对于驾驶人员一些错误行为会进行严厉的谩骂和指责,更有甚者会对驾驶人员进行人身攻击,影响十分恶劣。对于这种行为,由于驾驶人员已经交完学费,为了能够获得驾驶资格证,更多的选择忍气吞声,对于教练的这种行为采取忍让的策略,也正是驾驶人员的处处忍让,致使驾校教练的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一旦驾驶人员出现错误行为,教练在职责谩骂过程中,如果驾驶人员反抗或者同教练进行对骂,教练可能以考试不通过的理由来威胁驾驶人员。故此,部分驾驶人员为了考试通过,免收教练的威胁和指责,多数会在训练中送给教练一些礼物或者金钱,满足驾校教练的私欲。甚至有部分驾驶人员为了考试通过,给予教练大量的金钱,免于考试,致使很多驾驶人员并未经过系统训练,就获得了驾驶资格证,危及交通安全。这种现象在当前驾校训练中较为常见,多数驾驶人员对于这种行为已经采取默认的态度,也正是这种默认和退让的行为,助长了驾校教练的嚣张气焰,致使驾培体制一片混乱,严重制约驾校未来发展。
只有杜绝教练车挂靠才能彻底治理驾培市场“小、散、弱”的现象。运政部门进行监管面对的是驾校,进行质量信誉考核也是面对整间驾校,至于分散到该驾校下面的众多挂靠网点是无法监管到位的。而驾校本身就靠收取这些网点的管理费生存,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你也不可能指望驾校能发狠劲管理它的下属网点,毕竟逐利才是它的唯一目的。所以才造成鱼目混珠,培训低劣的情况。驾培行业是人命关天的行业,背付着和谐社会的使命,应该比货运车队,客运队站更纯洁才行,所以必须取消挂靠,才能做到更好的监管,培训质量才能逐步得改善。
如何打破应试培训的怪圈,培养高素质的机动车驾驶人,这是当前乃至今后驾考,驾培制定政策的第一原则和出发点,如何保护学员的合法权利,方便学员学车,是第二位的原则和基本点,而这两个原则又有主次之分,前者是主要矛盾,是宗旨,后者是次要矛盾,后者要服从于前者。不可颠倒了主次,强调了便民,服务,而忽视了宗旨。因为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这样才能早日摘掉“世界上开车最危险的地方”的帽子。
(作者单位:北流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 济南:学员少成本高残疾人驾培难处多[J].中国残疾人,2012,15(10):7-7.
[2] 翁磊.交通驾校信息发布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39-140.
[3] 邱沛篁.改革开放后川渝新闻传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36(10):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