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卓涛 梁灶芳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公司单凭自身力量很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公司开始寻求合作伙伴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公司间交叉持股现象便随之出现。本文主要从国内外交叉持股现象入手,总结国内外交叉持股的基本状况,为研究公司交叉持股提供素材。
关键词:资产规模;交叉持股;规避风险
对交叉持股来说,国外相关研究比较透彻,相关研究也比较全面,但是国内相关研究滞后且实证研究较少,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方面,实证研究方面相对较少,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公司交叉持股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交叉持股动因及研究;第二,交叉持股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第三,交叉持股公司顶层设计问题研究;第四,交叉持股市场效应研究;第五,交叉持股财务效应研究。以下分别对此展开论述。
一、交叉持股动因及研究
从国外相关学者的文献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自身风险、防御不善意收购和获取市场份额。其中,分散自身风险和防御不善意收购是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最初目的。
二、交叉持股相关规章制度研究
张泽传(2001) 从广州市国企相关改革方案入手,对交叉持股类型和利弊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交叉持股制度,该制度指出上市公司在进行交叉持股的同时也应当对企业进行一定的限制。沈乐平(2004) 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入手,总结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形式多种多样,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针对横向和纵向交叉持股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立法规制。
三、交叉持股公司顶层设计问题研究
周龙杰(2005)认为交叉持股可以使上市公司分散风险,但却导致公司自身组织分权不均及制衡机制的失效。吕光磊、徐华(2006)从交叉持股公司财务绩效入手,分析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
四、交叉持股市场效应研究
饶育蕾、张媛(2008)说明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为入手,分析上市公司在交叉持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张洪,苏怡(2008)从新颁布会计准则入手,分析其对交叉持股行为的影响。吴向能(2008)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数据入手,指出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交叉持股财务效应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交叉持股财务效应的研究,主要是从资产规模,负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企业价值等五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一)交叉持股企业资产规模的研究
黄华兴,熊美勇(2007)认为,国有企业在正常运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交叉持股解决国有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陈政(2007) 从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入手,指出交叉持股行为对公司资产规模的影响。
(二)交叉持股企业负债能力的研究
高煌,王忠民(2005)总结了中国企业交叉持股形式的形成条件,总结了交叉持股对中国企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认为进行交叉持股企业的举债能力要比非交叉持股企业要强。
(三)交叉持股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
郭小林、段永瑞、吴述金(2002)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交叉持股相关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指出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交叉持股企业发展能力的研究
马龙(2008)提出一国的会计准则对交叉持股产生的影响,不能只关注短期利益,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其公司的销售增长率不稳定。
(五)交叉持股企业市场价值的研究
林华(2006)通过对中国沪市A股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公司交叉持股可以改善公司财务绩效,但是影响不稳定。韩非和青午(2007)指出目前我国结构性交叉持股比例正日趋增加,很多公司通过交叉持股提高经营利润,进而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总之,从以上相关综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交叉持股相关研究并不多,实证研究更少,在接下来有限时间里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素材,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政:《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是把双刃剑》[J];《新财经》2007(7) : 76- 77.
[2] 高煜:《日本相互持股的近期演变———原因、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5(5) : 14- 17.
[3] 韩非、青午.结构性交又持股突现金融资产价值[J].资本市场,2007(9)
[4] 吕光磊、徐华:《全流通后我国上市公司法人交叉持股的潜在问题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5) : 31- 33
[5] 饶育蕾,张媛.交叉持股:股市繁荣与恐慌的幕后推手[J].前沿.2008(11).
[6] 张泽传.论公司交又持股的法律规制[J].改革,2001(6)
[7] 周龙杰.论公司相互持股与公司治理结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