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的古苗寨

2016-06-12 01:08:52陶永喜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16年8期

陶永喜

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有一个杨姓聚族而居的古苗寨——大园。大园苗寨坐南朝北,倚山而建,伴水而筑。古树修竹掩映下的300多间古窨子屋,石板路、麻石路、铜鼓石路,巷道曲折;夯土墙、石头墙、青砖墙,坚固厚重。寨门、凉亭,结构精巧。飞山庙、土地庙、古驿站、老伙铺、旧商号,古韵绵长。走进大园古苗寨,如同走进了一座古代建筑博物馆。

走在大园古苗寨,你会惊奇地发现寨子里几乎家家户户堂屋门口悬挂四方天灯。天灯四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杨”“四知堂”。

见我疑惑,村主任杨小聪端来《杨氏家谱》。翻开浸染岁月陈香的家谱,找出这样一段文字──“(震)公为荆州刺史,公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公后迁东莱太守,道经昌邑,王密怀金十斤以遗公。公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人知者。公曰:‘天知,地知,子知,吾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杨小聪解释说,这位震公就是东汉太尉杨震。他清白自守,拒绝馈赠的事迹,记载于《后汉书·杨震传》。大园杨氏先祖杨再思系杨震后裔,挂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四知堂”的堂号,是为了纪念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杨震公,也以他“四知”的事迹鞭策族人。

在《杨氏族谱》,我看到了“劝课农桑从俭约”的族规,一个以“敦孝悌,勤耕读,务勤俭,睦宗族,息争愤”为祖训的家族,立下经世致用的有温度的族规。为此杨小聪找来了大园杨荣生老先生为我解读。

杨荣生,在苗乡从事教育工作40余年。小时家里贫寒,耽误了学业。但他劳动之余不忘学习。1968年被推选为村里的民办老师。当上老师后,他愈加发奋。那时当民办老师的劳动报酬是计工分,一个月不到五块钱的补贴。家里有老有小的,他舍不得乱花一分钱,但买书却很大方。1978年,他从别人手里高价买得一部1959年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近60万字,他边查字典边做记录,花了半年时间才读完。凭着对知识的迷恋,后来他考取了公办教师。退休后,杨荣生自费走遍湘桂黔相关地区,行程数万公里,查谱牒、访宗亲,历时数载,编写出版了100万字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园》。

杨荣生告诉我,自古以来,大园对文人、文字非常尊重。杨氏宗祠北面三箭之地立有8块高2.5米的石文墩。以前,大园人中了举人或进士,朝廷便立石文墩以示表彰。大园人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传统,他们对待文字就像对待鲜活的生命。凡有文字的书籍和纸张都不能随便丢,不能和污秽之物一起堆放,更不能用来做卫生纸。大园人在杨氏宗祠北边修建了一座“识字祠”,读书人必须把有文字的废纸、废书挑到“识字祠”前烧毁,而且要恭恭敬敬跪在那里,直到废纸废书烧完。足见大园人对文字是何等的敬畏。由于大园人珍惜文字、重视教育,大园历代人才辈出。大园历来民风淳朴,遵祖训守族规,素以“百年好事无非积善,一生受用莫过读书”为荣。

大园人爱读书的渊源要追溯到三国时期。相传诸葛孔明率军在绥宁建立诸葛城,把守关峡峡口。他的骑兵就驻扎在大园后龙山南面的山冲里,在山冲里训练部队并办学堂学习文化。现在这条山冲叫学堂冲。以前,大园杨氏家族在宗祠后留有十多亩“学堂田”。凡考上县学的子弟,就能耕种“学堂田”。大园山多田少,村民将田土当命根子,这种奖励方式独特而有分量。私塾先生的待遇很好,每年的收入在一百担(一担为一百市斤)谷子以上。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开办了大园小学,老师由政府委派,教授新学。

由于大园人崇文尚学,大园苗寨人才辈出。谈到大园祖上名人,杨老师如数家珍:尊祖杨再思统领湘西南少数民族,艰苦奋斗,不畏险阻,授耕织开鸿蒙,鼓励年轻人读书进取,他毕生忠义爱国。赤水峒主杨正修,熟读《春秋》《礼》《易》《诗》《书》,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夺得“经魁”,次年考中进士,后任邵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辰州知事杨通昭,大园杨姓开山鼻祖光禄大夫杨光裕,世袭光禄大夫杨显安,户部侍郎杨进显,太子太保杨超,都是大园人崇敬的名字。

举人杨光选自幼聪明好学,小时家中遭不测,他不为困难所屈服,开荒种地,白手起家,带领家人开垦千亩良田,造林数千亩,绿化后龙山,成为大园读书创业的典范。杨进明志向高远,报考黄埔军校,被录为黄埔军校二十一期学生,参加衡阳保卫战,苦战48天。1948年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参加广西剿匪、土改,两年后转地方工作。“苗王”杨进选,1950年参加农会工作,1956年参加中央组织的少数民族观光团,于十月一日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抗美援朝“七英雄”杨志超、杨国松、杨进仁、杨文池、楊文陆、杨玉,鏖战朝鲜战场,骁勇善战,精忠报国。

新中国成立前,大园出过光禄大夫、进士、户部侍郎、教谕、都统、知府、举人、贡生、黄埔军校生3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200多名大学生,特别是恢复高考后,每年都有人考上大学。村里设有奖励措施,凡考上二本以上的,村里都要给予奖励,一直延续了三十年不间断。

在寨子里,有一个自强不息培养子女的感人故事。因家庭贫困,杨晟强的妻子生下3个小孩后,弃他而去。仅读过一年书的杨晟强,深知文化的重要。从此,他独自一人既当爹又当妈,抚养幼儿,历经艰辛。开始是做零工,收入甚微。后来,他尝试去武冈做鞭炮生意,从大园到武冈150里,来回300里。为了省钱,他每次来回都是步行。头天出发天没亮,走18个小时到武冈,第二天回家已是深夜了。从1988年到2002年14年里,杨晟强用双脚走过的路程超过30万里。他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儿子1993年考上了中南工大,小女儿1998年考入北京化工学院。

为保护好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让文脉世代相传。大园古苗寨成立了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和村民组成,理事会的职责一方面是教育村民不忘祖训、尊重法律,调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义务为前来大园考察参观的游客做讲解员。理事会成员劝导村民对古房子、古寺庙、古树木进行有效保护,让大园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穿行在大园苗寨,牛铃叮当,鸡鸣狗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幽深的铜鼓石巷里,回响着幼童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杨老师家门口那副对联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