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瓷话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它源于陶器而精于陶,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但是,关于瓷器的发明年代及发源地,一直是中外陶瓷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起源地区而言,有人认为瓷器源于北方,依据是郑州商代遗址出土过一件带釉的灰白色尊;另一种意见认为瓷器源于南方,依据是南方出土的几何印纹硬陶,人们认为这种硬陶是瓷器的祖先。在南方,关于瓷器的起源地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江西景德镇,一说是浙江绍兴或温州。就瓷器的起源年代而言,一说是诞生在1600年前的晋代,依据是晋代出现“瓷”字,并出现有关瓷器颜色的描写和瓷器产地的记载;一说是在1300年前的唐代,人们认为唐代越窑青瓷是瓷器。
原始的瓷器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原始瓷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这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元代,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传统的名瓷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它们都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人们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明永乐青花)
(
易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