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研究

2016-06-12 12:12胡斌
当代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入路胫骨膝关节

胡斌

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研究

胡斌

目的 探究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且由于其所选用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这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方式)和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各10例,对比性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其总有效率为90.0%(9/1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包括2例痊愈,1例临床治疗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其发生率10.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

膝关节后侧入路;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并发症

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是一种临床非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属于特殊性质的胫骨平台骨折[1],在这一类型的骨折中,所损伤的范围约占整个胫骨内外侧髁的1/3[2]。该病的发病机制为:半屈曲位或者屈曲位的膝关节后方受到暴力作用,撞击患者的股骨髁[3],而且根据暴力程度的不同,骨折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同,经多年的临床经验,该病患者常常伴随半月板、交叉韧带、神经、腘窝区血管等损伤[4],因此,该病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为了探究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本次调查研究立足于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而且由于这20例患者所选用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变将其随机的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10例患者均进行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7.5±2.7)岁,追究其病因,有例4患者源自于车祸伤,有2例患者源自于高处坠落伤,有3例患者源自于重物砸伤,有1例患者源自于摔伤;对照组10例患者均进行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7.8±3.0)岁,追究其病因,有5例患者源自于车祸伤,有1例患者源自于高处坠落伤,有2例患者源自于重物砸伤,有2例患者源自于摔伤。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脱水消肿、止痛等治疗,并且做好相应的术前检查工作,待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肿胀消退之后,再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具体做法为:对患者进行硬膜外全身麻醉,麻醉成功之后,要将患者置于手术台上(采取俯卧位),然后,在患者的膝关节后侧做好1个“L”形的入路标记,并且在患者的腘窝横纹切开1个大小约为3 cm的切口(外侧端),将腓肠肌内侧弯向远侧,随后,进行15~20 cm的皮肤切口处理,将患者的全厚筋膜皮瓣掀起,仔细的观察记录患者的病灶情况,并且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腓肠内侧皮神经以及小隐静脉等,然后,对腓肠肌内侧头进行钝性分离(拉向外侧),并注意保护腘动脉以及胫神经。随后,将半膜肌牵开,使得患者的关节囊充分的暴露出来或者将患者的外侧髁平台充分的暴露出来,仔细的观察患者是否合并交叉韧带、半月板腘窝区血管等损伤,安全无误后,利用手术工具,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利用克氏针、合适的钢板),术后要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并发症影响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基本上与观察组相同,区别在于:手术入路的位置不同,位于膝关节内侧,不好掌握病灶的实际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将本次调查研究的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和无效3个等级,痊愈: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无复发,无任何并发症;显效:患者的骨折部位复位成功,但是不能不免再次错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效:和手术前无差异,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中,5例患者痊愈,4例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其总有效率为90.0%(9/1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包括2例痊愈,1例临床治疗显效)(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10例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其发生率10.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0%(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比较少见,但是其破坏性比较大[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不适,而且疼痛感比较严重,在临床手术治疗中,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影响手术进程,同时对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若患者受到的暴力冲击过大,极易造成半月板、交叉韧带、神经、腘窝区血管等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即暴力冲击程度,来科学合理的选取治疗方式[6]。且在手术前,需明确的掌握患者的病史,仔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因,即暴力冲击方向、大小、患者所处的姿势等,高度警惕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药物耐受性检查等[7],通过系统的体格检查,综合、科学的评估患者的半月板、交叉韧带、神经、腘窝区血管等组织实际状况,避免临床治疗失误,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及时的规避手术安全隐患[8]。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若采用传统常规的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往往由于该治疗方式难以准确的把握患者的半月板、交叉韧带、神经、腘窝区血管等损伤情况,容易造成治疗失误,引发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因此,近年来,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方式逐渐的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经临床实验,其疗效优于常规的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方式,而且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膝关节外侧入路治疗)1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1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且其并发症发生率10.0%(1/1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0.0%(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的证明了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是一种临床疗效优于优于传统膝关节内侧入路治疗的临床应用手段,能够全面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徐五.膝关节后侧入路在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4,32(15):1052-1053.

[2] 刘建,苟景跃,刘远禄,等.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46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20):2344-2346.

[3] 张帆,罗晓东,叶茂,等.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4):33-34.

[4] 孙晓,盛路新,殷照阳,等.累及后外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J].海南医学,2013,24(18):2730-2733.

[5] 何绍烜,赵刚,赵辉,等.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内外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5(5):468-469.

[6] 张金利,袁天祥,马宝通,等.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4):326-330.

[7] 焦顺成,何久圣,窦冠军,等.股骨髁冠状面骨折11例的临床治疗报告[J].当代医学,2009,15(32):90-91.

[8] 张世权,刘安庆,肖德明,等.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07,13(1):113-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34

江西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胡斌)

猜你喜欢
入路胫骨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