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

2016-06-11 00:45陈丽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应用型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结合《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提出《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思路,旨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 基础会计学 教学优化

一、引言

众所周知,会计学科的实践性较强,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外,更需要较系统的实践经历,方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学生和专任教师会计实践经验的双重缺失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实践经验不足,缺少动手实践机会,直接导致学生无法快速转变角色,适应未来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鉴于此,亟需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整体优化思路,为该课程具体的教学改革指引方向。

二、对应行业需求,优化教学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紧密对应行业需求,体现“应用”特色。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与专业定位的契合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必须紧扣“应用”这一关键点,凝练专业定位主色调。其次教学目标必须和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联系起来,围绕能力进行分析并加以分解;再次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目标吻合,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组织都必须考虑所授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教学方法也不能与教学目标错位,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去选择合适的、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鉴于以上要求,《基础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学类专业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制证、出纳、记账、主管、稽核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关键,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基础会计学》教学目标必须以技能为主线,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进行总体设计。首先在知识目标上,学生必须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职能、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账户结构等基础知识;其次在能力目标上,学生必须具备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会计报表编制、错账更正、对账、结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再次在素质目标上,学生也必须掌握和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会计职权范围等内容,并能实际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三、衔接岗位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以纯粹的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力度不够且与理论讲授脱节等突出问题,不利于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鉴于此,需要紧密衔接会计岗位的实际需要,围绕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灵活安排会计基本理论的学习,在学生获得感性经验并在一定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会计动手能力的指导,做到“教、学、做”一体化。首先,在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上应该考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顺序,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前后顺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应该通过重点讲解原始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审核技巧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会计业务核算的学习欲望;第二步应该使学生明白业务核算需要了解会计的含义、对象、要素等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以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记账凭证上练习填写会计分录,引导学生学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复式记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和思考。总之,把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关键,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的有机融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将学习和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做到“学”、“做”统一,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

四、著眼能力培养,优化教学方法

学习独立性提高,探索能力逐步增强,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是现代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针对以上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的后果。《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专业术语、计算公式较多,需要较好地处理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践的关系,着眼于能力培养,不断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努力做到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学生后续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和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考课程,教师在《基础会计学》上课前,应该组织开展实地的专业认知实践,使教学“接地气”。譬如组织学生深入相关税务部门或金融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等内容进行观摩学习,或者邀请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相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相关工作进行培训,促进学生形成对会计工作的正确认识,构建良好的学习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理论知识教学时,必须纠正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情景式、发现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有效组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譬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场景→布置任务→引导讨论→总结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掌握会计相关知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又如在运用发现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并提出答案→检验假设→对结论进行补充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在掌握会计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主动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再次,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力度,优化实践教学方法是《基础会计学》课程实现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关键。模拟实训和课程实训作为《基础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譬如在模拟实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报表和账簿等实训材料,预先设计好编制题目,指导学生根据要求编制相关的仿真报表或账簿,真正达到“学中练,练中学”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如在课程实训教学时,可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会计岗位情景”,由这个“会计岗位情景”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如根据会计的不同岗位,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会计岗位平台设计诸如“出纳岗位模拟情景”、“稽核岗位模拟情景”、“会计主管岗位模拟情景”、“总账岗位模拟情景”等真实工作情景,根据岗位进行分组轮换实训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师生在共同体验、共同讨论和共同总结中完成教学任务。

五、紧扣行业标准,优化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既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鉴于此,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紧扣会计行业标准,不断优化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注重考核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学生的考核成绩可以遵循“末考成绩(40%)+平时成绩(30%)+实训成绩(30%)”的模式进行,其中期末考试必须以应用题或实践题的形式加大对学生记账、算账、报账基本技能和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方面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力度;平时成绩应该综合考查学生的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实训成绩要包括模拟实训成绩和课程实训成绩两个方面,模拟实训成绩注重学生在课中动手能力的考核,课程实训注重学生在实际的会计模拟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实践证明,紧扣会计行业标准,优化考核方式,既可以改变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习惯,又可以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和主动创新的转变,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成效明显。

六、结语

在当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整体改革和优化,不仅可以提高课程本身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同类课程的改革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云. 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之我见[J].专业教学研究,2006(8):109.

[2]徐娜儿.浅析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财会通讯,2008,(3):32-33.

[3]王海民.对基础会计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思考[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83.

作者简介:陈丽(1984—),女,汉族,四川绵竹人,百色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农村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2015年度百色学院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立项编号:2015JG31):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感悟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钢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