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明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6-06-11 03:54张雪娥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改革

张雪娥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明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三明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华丽转型。

关键词:供給侧 改革 工业产业 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个性化、服务化、智能化、高端化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供给却未能适时作出相应调整,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矛盾凸显。三明做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事关全局,时不我待。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四降一升”的结构性风险,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供需结构的错配、要素配置的扭曲。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能够化解多年来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又能够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发展基础条件的变化,中国经济必须由廉价的资源、能源和低成本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人才和知识创新驱动,进而实现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从重视增长速度与规模向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率的转变。否则,不仅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与财富将丧失殆尽,还可能无法跟上全球未来新一轮增长浪潮,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无法自拔。

二、三明市工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明是福建省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三明坚持“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的工作主题,突出工业、加强工业、突破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林产工业基地和重要的重型汽车基地,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突出的是:

1.资源型、低端化特征明显。目前全市工业产业仍以传统资源粗加工型为主,占全市工业总量70%以上。三明各种资源较为丰富,但至少有六成以上资源以原矿的形式流出,其他四成也是以初加工产品的形式流出,没有形成资源的整体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区域综合竞争力。工业产品中75%以上都属于中低端产品:我市林产加工产业主体是传统的木材加工业和造纸业,以及竹藤棕草制品、林产食品、家具制造等;冶金业产量位居前三的是生铁、粗钢和成品钢,精品钢产量较低;纺织业多数产品附加值不高,以初加工、低档次的传统产品居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大多数企业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没有得到充分延伸拓展。

2.重化工工业比重高。三明目前形成的八大主导产业中化工、机械制造、冶金、矿产、建材产业等都是重化工业。重化工业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是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但其生产过程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时产生较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对环境产生较大的破坏,带来资源能源紧张以及环境压力等问题。而从三明市的发展空间、环境承载能力、区位交通等各个方面权衡,不适宜重化工业大规模存在。

3.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明市单位工业能耗是福建省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单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福建省平均水平的2.3倍以上,工业废水排放量是福建省平均水平的1.9倍以上。今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刚性要求越来越严厉、生态环境硬约束不断强化,而且三明是闽江源头,是福建省的生态屏障,低效率工业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仍然一味地继续扩大投资和产出规模,虽然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投资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不仅会使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明显减弱,更为严重的是会错失结构调整的良好机会。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三明产业转型升级新高地

当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相当部分企业遇到了困难。如何围绕着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破题,促进我市工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1.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动力。我们务必把创新驱动作为优先战略,通过创新打造发展新动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主动权。近年来,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存在创新人才匮乏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新旧动能的转换不顺畅。能否运用政策调动和激励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热情和潜力,大力运用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换代,推动产业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就显得尤其重要。要鼓励和引导更多有条件、有能力的龙头企业积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创造、应用、保护知识产权,形成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对于大多数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要学会“拿来主义”,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2.激发微观主体生机与活力,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制度改革解除供给抑制与供给约束,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实现快速增长。通过深化价格改革,降低企业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成本;通过实施减税降费和加速折旧,降低企业财税成本;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通过实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3.压缩落后产能,加快完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过剩产能不仅阻碍了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加剧了发展的系统风险,要下决心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实现资源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的顺畅流动。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要以“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方式来清理僵尸企业,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要完善企业退出指标体系,退出指标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营销管理、财务状况、发展潜力、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内容。要完善企业退出金融体系,对于不同竞争力的企业银行应当采取差异化的信贷政策。要完善企业退出保障体系,建立企业退出专项扶助基金,专项资金应严格应用于援助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的再开发,用于退出企业员工的赔偿、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用于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救助,以保障退出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专项补偿资金一方面来源于中央化解过剩产能奖补资金,另一方面来源于地方政府的多渠道筹措,同时还来源于行业协会内部“企业退出补偿基金”,由业内企业共同出资对退出企业进行补偿。

4.扩大有效供给,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我市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应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工业,促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加快重化工业的高新化、链群化、集约化和清洁化发展。努力提高科技在重化工业发展中的贡献率;积极推进重化工业由采掘、原料工业向重加工工业拓展。在加速提升重化工业的同时,努力培育发展与重化工业关系密切的上下游配套环节和服务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同时建立品牌评价机制,指导重点行业定期发布品牌报告,加强自有品牌培育过程的动态监测。供给侧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提振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正如我国传统的中药配方,旨在治本,若能坚定改革信心,假以时日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