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业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浅谈

2016-06-10 02:44刘俊娥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课程

刘俊娥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对地理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地理师范生学习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师范生;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73-02

一、背景

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本身和教材理念提出了根本性的教育改革要求,意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最终从根本上实现以人为主体的发展。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倡学生主要参与学习过程、有探索学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强调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新课改对地理教师提出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给未来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理念,按照新的要求进行教学,高师院校要加强培养地理师范生对地理专业的兴趣,地理师范生在接受高等师范教育阶段所形成的专业情意,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地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更直接关系到师范生今后的工作热情。

二、现状

首先,中学地理在所有课程中相对处于不被学生重视的位置,学习精力远低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课程。地理的重视度之所以低,主要与当前中国社会对基础教育中的地理教育重视度不够,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地理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将地理视为冷门专业,考生不会主动将地理专业作为考取师范生的第一志愿,而整体偏向数学、化学、物理等所谓主要课程,如此即导致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学习热情较低,对地理专业学习兴趣不够,尤其部分被调剂专业的同学甚至有专业排斥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地理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整个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整个社会及学生群体对地理专业的认知普遍缺乏导致地理专业重视度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总体偏低。

其次,由于师范生最终基本上都会回归中学进行地理教育工作,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多数人对设置的地理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要低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尤其对地理学科教学论和中学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直接关系到毕业后就业问题的课程特别重视。作为地理师范生,专业学习本身就包括地理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提高地理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师技能同等重要。

三、对策

其一,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基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高度结合,既便于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应用,同时生活中地理知识的体现和运用对学生学习地理专业课的兴趣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结合现有常见的环境问题或身边的热点新闻常常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将生活中的问题提到课堂的知识点上,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求知的动力,同时还培养思维能力。

其二,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教育类课程固然重要,但地理专业知识是以后任教中学地理教师的知识基础,因此,加强学生地理核心专业素养尤为重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门多面学科,强调地理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综合作用,同时也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要求掌握基本的地理专业知识,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的一门科学,通常大多数学者将地理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而中学地理学科又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其教学內容牵涉的范围很大,仅属于自然地理学的就有地质、气象、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还有天文、生物、旅游、经济、城市等等,几乎每一个都可以从属于一个单独的学科,如地质学、气象学、气候学、包罗万象的地理学牵涉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科学发展迅速,分支学科日益增多,地理教师应尽可能涉猎更多的学科知识,如地理美学、地理心理学、地理统计学等等,以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地理和讲授地理。因此,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理论的理解、理论实践化和地理思维的养成。理论的理解是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建立学生的专业基础,形成较扎实稳定的专业基础。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要结合专业实践活动,地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地理学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量非常大,光是理论教学难以理解而且体现不出知识的价值,也容易使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一定要配之以一定学时的野外实践环节,如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时间获得感性认知,巩固所学理论。

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在自然地理六大要素理论课程全部学习之后,安排学生到四川峨嵋进行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在峨眉区内针对地域性气候、土壤、地质地貌、植被、水文等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讲授峨眉山的地质形成史巩固地质年代表,通过地质罗盘使用认识岩层产状,认识断层、背斜等地质现象,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分布情况认识植被的垂直分带和土壤的垂直分带,通过了解特有的紫色土和水稻土的特征,巩固土壤的形成过程等。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要逐渐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思维,要善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探究地理事物与现象,最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思维方式能够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同时地理观念又可以用来指导地理思维的方式。地理思维方式有很多,诸如地理各要素彼此相关,各要素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分析,地理规律是由空间规律和时间规律共同构成,地理特征有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的分别等等地理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的养成,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要根据地理这些特点把握讲授的框架和逻辑,或者由点到线到面,或者先整体再区域,思路和逻辑理清了,学生在消化知识的时候,慢慢地就会形成与讲授体系配套的地理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为基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高度结合,既便于理解理论知识,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应用,同时生活中地理知识的体现和运用对学生学习地理专业课的兴趣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地理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不断地从生活实际中汲取养分,才能做到知识服务生活。

其三,改变传统的教师观与学生观、教学观与学习观、课程观与教材观。高校人才培养虽然不断有教学改革要求和实践,但实际的改革进程很缓慢,多数高校教师依然维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加之现在高校引进的青年教师兼有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双重压力,而科研压力在整个职称评聘中占很大比重,教师精力多偏向于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热情不够且缺乏经验,使得目前高校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非常突出。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老师讲授学生边听边记的方式,学生在这种方式下,课堂上基本都集中精力在记笔记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化知识点的能力,再加上目前的课程考核依然多以闭卷方式进行,很多笔记在期末考试前都成为学生突击的工具,所以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对学生记忆力的考核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不高,长此以往形成教学效果较低的恶性循坏。

教学是教与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没有绝对的角色定位,而是相互交流沟通、以互相的启发式和补充式完成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充分调动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自我怀疑的学习方式,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交换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丰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实现双方共同进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目前有很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进入高师课堂,为互动式激发式教学做了很好的探索案例,这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前确定所要讲授的内容,学生先自己理解,并且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准备不同的素材和问题,课堂上在教室的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结果不仅促进学生动脑思考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习兴趣。教无定律,学无定法,但教与学的效果却大大不同。同时,教材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基本知识的传授工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传授基础知识之后,应脱离教材,跟随科技的发展,注重不断积累专业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科技成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地理学领域有很多新的理论和新的成果涌现,同时现代环境问题也和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紧密,如人口增长和粮食匮乏之间的矛盾,各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灾害问题,大气污染尤其是国内近几年霾问题的严重化等已经切实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时候,要注重将知识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基础知识变成实际分析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还要将学科最前沿的成果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保证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首先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修養和学科前沿,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为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护航。

猜你喜欢
师范生专业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