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亓
常熟人文荟萃,文脉勃兴,艺苑更是名家代出,“清晖老人”王翚便是其中的一位巨匠。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画有家学,后转师王鉴,画艺大进。又经王鉴推荐,从学于王时敏。在名师的指导下,悉心临摹历代佳作且游历山川,画艺终登堂入室,声誉益隆,有“清初画圣”之誉。其弟子众多,形成了“虞山派”,影响后世颇深。
距离常熟160余公里的兴化同样文化积淀深厚,且不说生于此地、写出《三国演义》的施耐庵,单是康熙年间凭借肖像绘画而得到过诗坛祭酒王士禛“名重辇下”赞誉的禹之鼎,也是艺术史上难以避开的一位名家。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号慎斋,曾官鸿胪寺序班。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尤精写真。肖像画面貌多样,对白描法、没骨法、江南法皆有造诣,所绘人物形神兼备,独具一格。而无论其时抑或当今,禹氏山水画创作却少有世人关注,不免成为缺憾。
与禹之鼎交往颇多的一代文豪朱彝尊曾在《论画和宋中丞(集刻十二首)》之十四中提到:“百年传写数曾鲸,沈(韶)谢(彬)张(远)徐(易)亦擅名。山水补图还缩手,兼长须让广陵生(谓禹鸿胪之鼎也,曩惟谢差能山水)。”如果说,朱彝尊只是对禹之鼎肖像的山水补图加以称赞的话,那么孔子六十四代孙、以《桃花扇》驰名天下的孔尚任在诗中对禹之鼎山水画的高度赞扬则毫不掩饰——“依然书剑在人间,手弄烟霞夜不闲。粉本应堪悬殿阁,墨图从此压荆关。”从两人的诗句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禹之鼎的山水画创作其实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完全可以在其图写神形的创作之外独当一面。
从存世的绘画来看,无论单幅山水还是肖像画中的山水补图,禹氏山水画作的确是以宋元诸家为宗,在宋重视李成、郭熙、赵令穰、赵伯驹、马和之,在元皈依赵孟頫、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殊少涉及明贤。就其技法而言则有两种类型,一乃水墨写意,疏淡为宗,二为敷彩工笔,细腻见长,各有千秋。在讲求笔墨意韵的写意画中多有模仿王蒙之作,这与王翚大有干系。
与山水画大师——常熟黄公望并称“元四家”之一的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山水画受外祖由被明末董其昌誉为“元之冠冕”的艺苑巨匠赵孟頫影响,师法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作品喜用解索、牛毛皴,构图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秀润清新与厚重浑穆常常并美于一图之中(图1)。
除去宋代马和之,禹之鼎的山水画对王蒙用功最勤,无论是山水补景还是单幅山水创作,都有超乎寻常的表现。虽然文献中没有过多关于禹氏模仿王蒙风格的记载,然而其笔下的作品却留下了明确的证明。最早出现这种风格的画作是禹氏为王士禛画像的《幽篁坐啸图》卷(图2),在创作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月的行乐图上,画家自题“新城王公命写,用唐右丞诗、元黄鹤山樵画景”,图写玉轮高悬,溪流潺湲,风动碧竹,诗人捻髯安坐,托琴沉思,烘托出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句意境,而山石、墨竹的画法颇得王蒙三昧。禹氏在本年十一月绘制的《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图3)上自题“庚辰冬月用宣纸摹黄鹤山樵笔意”,同样明确点出画法之源,但见山高满幅,寺隐其间,垂流飞瀑,长松挺秀,人行山径,山石多用解索皴,气势苍浑雄奇,正是王蒙构图繁密而呈现厚重浑穆的面貌。《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的《摹王蒙笔意山水》轴(图4)上题有“乙酉(康熙四十四年,1705)夏闰,偶过朱邸,读王叔眀画,爱玩不能去。其上董思翁题曰:黄鹤山樵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巨然为宗,故纵逸多姿,往往出文敏之外,若使叔明专心师松雪,未必不为文敏掩也。余甚爱文敏之论,服叔眀之画。因穉翁宋八先生命写叔眀山水,漫摹大意请正”,此即59岁的画家对自己服膺王蒙画艺的直白表达。与《仿黄鹤山樵笔意图》的繁密不同,《摹王蒙笔意山水》布局疏简,长松挺秀,高峰擎天,飞瀑倒悬,板桥横卧,一派清旷淡荡的气象。六年后绘制的《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图5)构图满密,松泉飞瀑,竹阴茅舍,历历分明,自题“王叔明前辈有《清聚》、《竹趣》两图,名最重,辛卯(康熙五十年,1711)春为松斋老先生征索,漫拟其意请正”,依此知禹氏将王蒙两图笔意合而为一,可见已然达到得心应手、信笔成趣的高妙地步。广东省博物馆藏有禹之鼎《仿王蒙山水图》扇面,绘写一水襟带两岸,缓坡之上二高士对坐,茅亭之后幽篁丛生,将自题“竹趣图,漫仿黄鹤山樵笔意”与画法相互印证,可知其言不虚。
禹之鼎山水画风格多变,其中专学王叔明之法自然受到了时代观念的影响。明末之际,董其昌提出“南北宗”的绘画理论,因董氏尤重南宗,于是董源、赵孟頫、“元四家”备受推崇,继起的画家中手追心摹者络绎不绝,渐成时代趋势。禹之鼎身处这一大的环境之下,对从学南宗山水的意识深入脑海,自然重视从前述宋元家笔墨之间寻找创作的源泉。此外,身边文人与收藏家、画家同样对禹之鼎师法王蒙的画风也有引导的作用,王翚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禹之鼎于康熙十九年(1680)进京为官,时年34岁。此前其与其他文人、画家、收藏家的交往记录殊少,而其进京之后可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人如纳兰性德、姜宸英、朱彝尊、王士禛、严绳孙、宋琬、王式丹,画家如王翚、宋骏业、王原祁,收藏家如宋荦、高士奇,不一而足。随着与文人交游渐多,其群体的审美观念与标准对于提高禹之鼎的艺术追求大有裨益。同画家砥砺艺事,增长闻见,则是提升笔墨技巧的重要途径。而能登收藏家之门,得览佳作巨迹,甚至临摹原本,则是得兼强化审美、锐进笔墨的便利途径。
倘若说文人偏重“南宗”的绘画审美意识对禹之鼎的观念有所影响,那么王翚则是让禹之鼎在技法上承续王蒙笔墨的特征的主要引导者。王翚在“四王”中画技全面,山水兼师古人、自然,融会南北诸家之长,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王时敏称“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为一”,实非过誉。康熙三十年(1691),王翚得宋骏业举荐,入都主持绘制《康熙帝南巡图》卷的国家工程,七年后方返归虞山。禹之鼎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春随徐乾学南返,居洞庭东山,编纂《一统志》,直至三十五年(1696)方返京师。两人有两年多的时间同在京华,其间王翚同禹之鼎多有合作,皆为禹氏绘像、王氏补图,如康熙三十六年(1697)为王掞所绘《听泉图》卷(南京博物院藏)、《李图南听松图》卷(故宫博物院藏)、三十七年的《濯足万里流图》卷(故宫博物院藏)、表现宋荦向子宋至传授诗文的《学诗图》。 另有王翚、禹之鼎、王原祁、唐岱、宋骏业、杨晋等29人为徐兰合绘的《芝仙书屋图》轴(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广东省博物馆藏)。及至石谷九月归里之前,禹之鼎于二月特绘《石谷南还图》卷为之送行,题诗赠别者甚众。此图今未见原迹,曾刻石于虞山,常熟博物馆藏有拓片。两人的交谊并未因王翚离京而断绝,禹氏晚岁致函王翚,为乔崇修请求王氏作画数件,起首便言“鼎久不奉先生教益”云云,虽为客套之辞,但也应是某种实际情况的记录,并叮嘱石谷“勿以应酬报之”,由其语气可知二人颇为熟稔,非泛泛之交。可以推想,两位画家的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禹氏向石谷求教画艺当属正常。宋荦《论画绝句》第十八首“黄鹤山樵吾最许,风流不让鸥波甥。青弁一图文敏拜,谁其继者虞山生。(王翚)”,可见王翚承继王蒙的笔墨在其所处的时代便已经受到高度肯定。对于禹之鼎画作“极似石谷佳作”的观点,清末的崇彝在评价禹氏为宋荦绘制的《西陂六景图》中《鹊华秋色堂》时就已然指明。 前述苏州博物馆藏禹之鼎《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张珩先生在其《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著录为《松风萧寺图》轴,他的按语中言“此图虽云摹山樵,以画法构图观之,似摹石谷也”。如果徐邦达先生在《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所记同年绘制的《临石谷仿山樵山水轴》便是此幅《松风萧寺图》轴,那么说明张、徐两位先生的判断不谋而合。由王翚笔下模仿王蒙的作品来看,从崇彝到张、徐两位先生的论断都颇为精到,为我们认识禹之鼎的艺术渊薮指明了一个方向。王连起先生论及王翚时,指出其“虽画学思想上随两位老王服膺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但其职业画家的出身、实践却使他并不完全受南北宗观念的束缚,而是遍学诸家,融会贯通,荟萃众长,达到集大成的水平和成就”、“王石谷的笔性在学元四家时最近王蒙,学古功深,胸多丘壑”(图6),王翚的藝术实践摆脱南北宗画论的束缚,以及侧重王蒙笔墨意趣的长处,相信给禹之鼎的绘画思想与技巧变化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禹氏至迟绘于康熙三十九年的《幽篁坐啸图》卷、《仿黄鹤山樵笔意图》轴,康熙四十四年(1705)的《摹王蒙笔意山水》轴,康熙五十年的《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皆绘制于康熙三十五年禹氏与王翚于京师相遇之后,此亦可从侧面给王翚对禹之鼎的深刻影响提供明证。另有一例,若将王翚《小中见大图》册中《仿王蒙林泉清集图》一开(图7)与前述禹之鼎《仿王蒙清聚竹趣图》轴并置一处,两者构图、笔法甚为接近的情形便可一目了然。笔者曾撰文《论禹之鼎对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继承》论及禹氏通过学习仇英的佳构,体悟绘画技巧、审美意识,寻求到一条上窥宋元诸家青绿之法的捷径。同理,王翚的作品也是禹氏远溯赵孟頫、王蒙等名家的津梁,这一点无论是钩沉文献还是对照实物,皆能得到证明。
平心而论,较之“四王”等专事山水画的名家们,禹之鼎笔下的山水力有未逮,但他能得遇王翚,在绘事技法上得到指授与引领,从而令山水技法有所进境,面目愈发丰富,可谓幸运有加。王翚则能与禹氏联手给其时显宦(如为文渊阁大学士王掞、王时敏第八子绘《听泉图》、为江宁巡抚宋荦绘《学诗图》等)、文士(如为常熟诗人徐兰绘《芝仙书屋图》)创作图画,既与京师政要、文苑有所往来,又照顾到师门与乡情,且能为传播自家声名有所增益,可谓得其所愿。
尽管在绘画以摹古、仿古为重的清初之际,禹之鼎用功不辍而意欲在山水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因拜师名门与临仿前贤名迹较晚,以致技艺偏于单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难得大成,虽在肖像画家群中定属上乘,而居山水画家群中便只好厕身中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