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溆阳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6年了,在深深的怀念中,我常想起第一次听父亲讲长征故事的情景。那是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要求访问一次老工人、老农民或者老革命并写一篇日记。于是有几个同学到我家,非要父亲讲故事,平时不善言谈的父亲,这时既感欣慰又显得神色凝重。良久,念了他自己学文化时写的一首诗,接着便讲起了长征故事。父亲的这首诗是:
当兵就要当红军
帮人放牛赤脚板,学徒处境我亦难;穷则思变要革命,参加红军离故園。镰刀斧头红旗举,土豪劣绅高帽戴;紧握手中小马枪,去为穷人打江山。
父亲是1935年秋天参加红军的。当时由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后来在四川甘孜改编为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1月26日开始进入溆浦县境,在溆浦县40多个乡村活动25天时间里,召开了近百次大小会议,宣传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分给贫苦农民,组织学唱红军歌曲,号召工农群众参加红军。这些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民众先后组建了31支游击队和义勇军,其中有5支游击队集体参加了红军,全县自愿报名参加红军的多达2000余人。红二、六军团在溆浦组建了一个新兵团,壮大了红军队伍,这就是溆浦党史中的“溆浦扩红”。父亲就成了“扩红”的一员。
父亲祖籍溆浦马田坪,家境贫寒,自小就失去了母亲,靠帮人家放牛或当学徒讨口饭吃,常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红军到溆浦时,他到红军队伍那看热闹,队伍里的人很和气。于是他报名参加红军。那时父亲只有17岁,个子也矮小,报了两次名都没成,第3次他换了一个地方报名,终于被接受,成了一名红军战士。父亲走了,没有跟家人告别,祖父收到红军队伍派人给他送的一担谷子,才知道儿子当兵走了。
走到云南,要过雪山了,父亲什么也没准备就跟着队伍出发了,这时班长发现他穿的太单薄,拉着他找到附近的老乡,用身上所有的钱换了一件破烂的皮坎肩,再找了一根绳子帮他系好……父亲说和他一起参军的有7人,过了雪山后就只2人了。和他一起参加红军的年轻战友,有很多就是因饥饿、缺氧、寒冷、伤病倒在了雪山上,再也没有起来,而他靠着班长给他换的这件坎肩过了雪山。
我曾问过父亲,那么艰苦的长征是怎么走过来的,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跟着走。在漫漫的草地上,没有路,最可怕的是沼泽,一旦陷入沼泽就出不来,白天跟着前面的人不敢落下,晚上战士们围着篝火或背靠背取暖,如果落下,你可能就走不出草地了。
父亲参加了红军,翻越雪山草地,沐浴战火硝烟,他坚持走过了漫漫长征路,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1936年12月在陕西富坪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亲的诗是我第一次读到关于红军的文章,这些诗谈不上诗韵和平仄,但朴实无华,反映了打土豪、干革命的心愿。从父亲那,我知道长征,九死一生的长征,锤炼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代精英,让无数像父亲这样的放牛娃成为共产党人。
从父亲那,我知道了一种精神。父亲是战争年代的幸存者,他多次负伤,留在头部的炮弹残屑一直影响父亲的健康,但他一直以另一种形式坚持着,坚持工作,坚持学习,坚持俭朴的生活,坚持写他自己倾吐心声的白话诗。我应该像父亲那样,继承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那么崇高,那么纯粹,没有既得利益和权欲主义,雪山草地演绎出上下求索的生命壯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向前迈进的持久动力。父亲的长征是我的精神财富,生生不息融入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