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移民工程与地灾防治相结合的示范效应分析

2016-06-09 08:53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库岸库区城区

祝 军

((湖北省地质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 荆州 434020)

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移民工程与地灾防治相结合的示范效应分析

祝 军

((湖北省地质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 荆州 434020)

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地质灾害较发育,土质库岸较长,地质条件较复杂。当地政府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利用移土培肥工程、滨江大道公路工程等移民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体进行削弱消除,改善了地质环境,将地质灾害隐患降到最低;在推进库岸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与“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兴利除弊,效益显著,是继三峡工程之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典型实例。

移民工程;地灾防治;丹江口库区

地质灾害防治遵从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倡导“地质灾害防治与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其目的就是控制地质灾害源头,积极预防。如何结合工程建设实施防灾减灾?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移民工程项目与地灾防治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启示较多。

郧县通过库区移民工程项目实施,因地制宜,对工区内地质灾害体影响范围的居民进行搬迁避让,或对地质灾害体进行消方减载、坡脚覆土,从而削弱、消除地质灾害。工程建成平直的人工堆填库岸及高路堤公路以替代蜿蜒曲折的自然库岸,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移民内安工程中大刀阔斧削山平场、合理切坡,消除了区内膨胀土等不良地质问题,改善地质环境。

1 郧县城区移民工程概况

1.1 移土培肥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淹没了郧县10个库区乡镇的1 540 hm2消落地和2 443.2 hm2耕地,这部分耕地多为冲积土,土层肥厚,产出率高,是库区农用地的精华和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为此,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于2013年6月启动“移土培肥工程”项目,并于2014年底基本完工。“移土培肥工程”竣工后,完成丹江口水库170 m水位线下的淹没耕园地移土搬迁和覆土培肥,新增耕地面积约93.52 hm2,搬迁安置工区内居民百余户。该工程不仅提高了淹没线上耕园地质量,改善了库区移民生存、生产环境,净化了库区水质,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并且扩大了水库库容量,为库区安民乐业、北方永续供水提供了保障。

1.2 移民内安建设工程

丹江口库区郧县县内移民安置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内安工程”)是移民“安居”工程,内安工程位于库区一级斜坡中上部,已建菜园、红桥、牧场村毛家岭、后店等小区。在移民新村建设的同时,还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以水通、路通、房屋改善、环境改善等为主要内容的“六通四改善”市政工程。

1.3 其它移民建设工程

滨江大道为移民复建公路工程,位于郧县城西沿江一带,总投资5 300万元,全长1 766 m,北起209国道双庆桥,经库岸向东至汉江大桥北岸,采用以路代堤方式设计,双向四车道,沿江留5~10 m观光平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后郧县首条外滩堤岸观景大道,是把库岸治理和景观建设结合起来的库岸公路工程。

郧阳港新码头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重要的复建项目,位于城区牛头岭,占地6.53 hm2,泊位5个,年货物吞吐量60万t,客运旅游泊位年客运吞吐量30万人次,总投资5 000万元。

2 郧县城区库岸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1 地形地貌、气象水文

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库岸(以下简称城区库岸)地处鄂西北边陲,属剥蚀丘陵与岸坡堆积地貌,位于汉江中上游左岸,地势北高南低,由于地表水的侵蚀,库岸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许多冲沟,冲沟走向多近南北,形成了南北向的垄岗—沟谷地形。加之次一级近东西向的冲沟切割,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八沟十岭二十面坡的地貌景观[1](图1)。

库岸平面呈不规则“几”字形,长约44.823 km,宽0.2~2.1 km,面积44 km2,体积2 096.25×104m3,剖面形态呈阶状,后缘高程200~225 m,前缘高程约145 m,坡向总体倾向南。库岸中后部垄岗的坡度一般为15°,个别陡者可达30°以上,前缘河漫滩坡度约8°。自然库岸线(高程170 m)呈不规则锯齿状,其上部为汉江二级阶地,高程170~225 m,下部前缘为宽阔平坦的河漫滩,高程145~160 m。

图1 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库岸地质背景图Fig.1 Geological background map of reservoir bank in Yunxian City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工区地处中纬度,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0.9 mm,多集中在5—8月,7月份降水量最大,多以大雨、暴雨为主。库段内汉江为丹江口水库的干流,其蜿蜒向东至远河口入丹江口市,最大径流量为656.4×108m3,最小径流量为210×108m3。

2.2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斜坡上大面积覆盖第四系上更新统(Qpal)及第四系全新统(Qhal)堆积层粘土夹砾石、粗砂、中—细砂、粉质粘土、粉土、紫红色粘土等,结构松散,具膨胀性,层厚4~8 m;沿江呈带状分布第四系人工填土(Qml),填土成分为砂砾石土、碎石土,人工碾压,密实度为中密—密实,该层厚5~20 m,分布在库岸工程两端,沿江呈条状展布。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寺沟组(K2s)含砾粉砂岩,紫红色,强—弱风化,粉砂质结构,中厚层,岩质较软,易风化,遇水易崩解,微具膨胀性,岩层产状245°∠5°~15°。该层厚12~25 m,下部为不整合接触的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2∈1d)浅灰—灰白色厚层、巨厚层块状条纹白云岩、灰质白云岩。

工程区属多旋回的秦岭地槽区,以北西向构造带为主,主要发育有两郧断裂,其直接控制着郧县盆地(城区一带)的发生发展。断裂带内岩体破碎,见有泥化及糜棱岩化。

2.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库岸内地质灾害形成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控制,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为内在因素,以人类工程活动、库水作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改造为外在因素,以降雨为诱发因素,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2.3.1 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

库岸内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发育地质灾害点28处(段)[2](表1)。

表1 库岸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统计总表

2.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受复杂的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条件和强烈的构造运动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使得库岸地质灾害发育,其分布在地形和地域上有较明显的差异。

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岸坡较陡的地带,前缘临沟或涉水(170 m库岸线)的地质灾害点有17处,占总数的60.7%,岸坡坡度在20°~50°之间。

地质灾害点分布在红层砂岩、砂砾岩及松散土体区的有17处,占总数的60.7%。

地质灾害点分布在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社区及主要交通干线处的有6处,占总数的20.4%。附近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有建房修路切坡、建房建厂加载、水利水电建设等。如CGHP-02韦家坡滑坡,为一大型土质滑坡,前缘临江,中后部加载严重,呈现出前缘坍滑—临空面加剧—牵引中部—中后部加载推移斜坡失稳的复合变形模式。自1958年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斜坡坡脚受库水浸泡,岩土体与库水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岩土体软化,另一方面水文地质条件改变使岩土接触带等软弱面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抗剪强度降低,从而诱发滑坡前缘坍滑。

2.3.3 膨胀土类分布区地质灾害

膨胀土分布于城区二级阶地处,为远地区变质岩风化经汉江搬运沿途堆积的结果[3]。它是一种富含亲水性矿物,且随含水量增减体积发生显著胀缩变形的高塑性粘土。其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和伊利石,两者吸水后强烈膨胀,失水后收缩,长期反复多次胀缩,导致斜坡上建筑物开裂、下沉、失稳破坏。库岸内膨胀土形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多为不稳定斜坡,其次为滑坡(表2),共7处,占地灾总数的25%。

2.3.4 塌岸地质灾害

丹江口水库170 m蓄水后,岸坡受库水浸泡、风浪冲击、水流侵蚀、干湿交替以及库水位升降引起库岸地下水静、动水压力变化等因素影响,库岸岩土体风化加剧、抗剪强度降低、稳定性降低形成塌岸,岸线逐渐后移。经丹江口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调查,郧县城区库岸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塌岸,预测塌岸宽度在12~45 m之间(表3)。其中段号第7、第8、第9为老城区库岸,

表3 郧县城区库岸塌岸规模及特征表

塌岸程度较强烈;第3、第4、第5、第6段为滨江新区库岸,且多为土质库岸,稳定性差,塌岸程度强烈;其余第1、第2段库岸,塌岸程度中等。综上所述,城区库岸塌岸地质灾害将严重影响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为此,十堰市政府申请库岸治理项目,多方论证,统筹规划,实施了郧县城区库岸综合治理工程。

3 利用库岸综合治理工程兴利于民

3.1 郧县城区库岸综合治理工程简介

经十堰市政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后,获得批准并顺利开展。市、县二级政府与专业设计方多次论证研究,提出“库岸治理、综合防治、兴利于民”的理念,确立了“东岸西路”设计思路。2010年8月6日,该工程设计方案在经过市政府专家组评审后获得通过。该工程全长4 500多米,共分五个防护段,其中最主要的是东西两段。西段由沿江大道的县地税局到汉江大桥(即一桥),主要以采取工程安全防护为主,局部以路代堤+堤岸防护,东段由汉江大桥到土沟口,主要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突出城市人文和旅游景观的布局。工程计划总投资3亿多元,建设工期为3年。

3.2 库岸综合治理效果

2014年1月,城区库岸综合治理工程顺利竣工。通过截弯取直,库岸线由10.56 km缩短至5.4 km(图2)。竣工后的库岸平顺、整齐、牢固,在老城区外滩筑起一道钢筋水泥长城,加上蓝天碧水、花草树木的装点,一派滨江花园景象,成为新郧县闪亮的窗口景观。工程不仅起到了治理库岸、防洪、防治水土流失三位一体的防护作用,而且还提高了景观效应,提升了郧县城市形象,顺利开发了休闲旅游产业,从而奠定了老城区商业文化休闲规划格局的基础。库岸治理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图2 移民工程后库岸地质背景图Fig.2 Geological background map of reservoir bank after resettlement project

然而,该工程所治理库岸线仅占总库岸线的23.56%,还有38.22 km段长的库岸未专项治理。十堰市政府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早在库岸治理工程上马时,将未治理库岸纳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城市规划中,结合移民工程对库岸内塌岸、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削弱、消除,改善地质环境。

4 结合移民工程建设改善郧县城区地质环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蓄水在即,新城区库岸治理迫在眉睫。十堰市政府面临两种思路:一是按现状治理,申请二期库岸治理项目;二是结合移土培肥等移民项目进行治理。若按现状治理,治理对象为不规则曲线岸坡,岸线长34.263 km,治理长度大,工程耗资巨大。若结合移土培肥等移民工程项目进行治理,将库岸截弯取直,治理长度为16.881 km,长度减少,又增加耕地面积93.52 hm2。十堰市政府与省移民局、省交通厅、省国土资源厅及市政等部门多次沟通论证,因地制宜,借鉴三峡库区经验,实施了丹江口库区郧县城区移民工程与地灾防治相结合的示范,即把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统筹兼顾,兴利除弊,推进地质灾害防治。

4.1 结合移民工程建设提升库区景观效应

移土培肥等移民工程建设形成长16.881 km的高填方堆积库岸,缩短库岸约17.382 km。新库岸平顺整齐、呈阶状层次,提高了景观效应。临江护坡用片石砌成,取代了土质、岩土混合质库岸(照片1、照片2)。

照片1 滨江花园移土培肥工程前Photo 1 Before project moving the soil and cultivating fertilizer in Bingjiang Garden

照片2 滨江花园移土培肥工程后Photo 2 After project moving the soil and cultivating fertilizer in Bingjiang Garden

在原汉江河漫155~160 m高程线填筑高等级复建公路及观光带,堆填面高程170.7~172 m,填筑高度10.7~17 m,局部达20 m,宽度在20~50 m之间。其内侧为移土培肥工程,将大大小小的沟口淹没土地串联起来,填筑面高程170.2~171.5 m。由二级阶地至库岸坡顶处为串珠状的移民新村,移民内安工程建设开山炸石、平场拓土,将浑圆状丘顶开辟成平展的安置小区。

总之,工程形成了沿江一带呈2~3条环带状高低有序的地貌景观,成为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结合移土培肥等工程建设削弱、消除地质灾害

区内地质灾害多分布于临江临沟地段。大部分地质灾害体前缘多在高程170 m以下,涉水、趋势均为不稳定。移土培肥工程对地质灾害体坡脚堆覆压脚,同时在后缘(丘陵顶部)削方取土。这样既有效防治了地质灾害,又加速了移民内安工程建设。以黄家槽滑坡(CGHP-10)为例,该滑坡为一牵引式大型土质滑坡,主滑方向225°。滑坡位于汉江北岸斜坡中下部,前缘涉水,所处斜坡坡向235°,坡顶高程212.4 m,坡脚高程169.4 m,相对高差43 m,地形坡度18°~28°。滑坡影响人口为205户1 005人,威胁财产达3 215万元,灾害等级为特大级。滑坡近期变形迹象较微弱,处基本稳定状态,但在强降雨影响及涉水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滑坡体活动。由于移土培肥工程的实施将后缘取土削方减载,前缘压覆坡脚,滑坡体顶、底高差缩小到30 m,近三年来变形无加剧,亦无新的变形迹象,现状稳定,趋势基本稳定。再加上移民内安工程项目将部分农户迁入牧场村毛家岭新区,滑坡危害性由特大级降为较大级。

移土培肥工程建设使滑坡灾害削弱,甚至消除。如城区红桥村原二组不稳定斜坡灾害体被直接挖山整平,居民内安红桥小区(见照片3、照片4)。结合移土培肥坡改梯配套工程,对地质灾害体范围内的居民实施搬迁避让。

照片3 红桥二组不稳定斜坡整体切除Photo 3 Total resection of unstable slope in Hongqiao

照片4 红桥二组不稳定斜坡居民新家Photo 4 Residents new home of unstable slope in Hongqiao

4.3 结合移民内安工程建设消除膨胀土隐患

郧县城区主城区坐落于岸坡中上部,区内广布膨胀性的红色岩系岩土。郧县政府在着力打造滨江生态新区、全力推进移民内安建设工程中,具体实施“六通四改善”市政基础建设,科学施工,使膨胀土类灾害明显减少。

4.3.1 结合移民小区建设构建新型民居,消除膨胀土隐患

在移民小区修建框架结构居民楼,不仅节约了土地,还利用清基、深基础(基桩)等方式隔离和清除膨胀土层,消除了膨胀土灾害隐患。据查,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资料,膨胀土分布区内,斜坡上建筑物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早期的一层居民住房,多为砖混结构和土质结构,尤其以土质结构的房屋变形剧烈,多数已遭损毁,砖混结构房屋多以房屋开裂形式为主,损毁者较少;在后期经济发展中,房屋多以多层为主,地基埋置深度较大,特别是高层框架结构的房屋,多采用桩基础,超过了膨胀土胀缩影响深度,在调查中证实这类建筑再未出现变形现象。因此,结合移民内安工程,修建框架结构建筑物很好地回避了膨胀土灾害隐患。

4.3.2 结合配套基础建设工程消除膨胀土隐患

在移民内安项目配套“六通四改善”市政基础建设工程,合理布设截排水沟,完善排水管网设施,强化城区绿化与水泥硬化工程,减少大气降雨及生活用水的地面入渗,让地下水作用减弱,消除膨胀土类地质灾害对居民的威胁。

由于工程区内广布膨胀土等不良地质岩土,常常导致区内平房、地下排水沟等构筑物开裂、下沉、失稳破坏。市政基础工程施工前,施工项目需在县国土资源局备案。县国土资源局环境科派专人全过程跟踪,及时协助、指导和监管,提供地质资料,针对不良地质岩土提出相应对策。工程施工借鉴交通部门膨胀土病害治理方法,将膨胀土分布区化整为零,井字型布设无砂大孔混凝土支撑渗沟或截水沟,排泄浅部的上层滞水,尽量减少地下水对膨胀土的浸润,削弱膨胀土的危害。

4.4 结合公路复建工程防治塌岸地质灾害

滨江大道工程是库区移民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工程以路代堤,将地质灾害体与汉江隔离,并于临水堤坡做防护工程,消除涉水的地质灾害体灾害隐患。

牛头岭不稳定斜坡是以膨胀土为主的土质斜坡。其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展布方向约165°,立体形态呈凹形,剖面呈阶梯状(图3),坡向85°,总体坡度为15°,纵长165 m,宽约220 m,面积3.52×104m2,平均厚约6 m,坡体方量约21.12×104m3。其发育高程150~184 m,坡高约34 m。坡脚直抵丹江口水库回水湾,原始坡形较陡,约26°,不稳定斜坡底界为岩土界面,剖面形态呈阶状,其岩性主要为具膨胀性特征的粘土及非膨胀土(粉质粘土、粉砂与砾石土)。底界下部基岩为强风化含砾粉砂岩。该斜坡变形活动主要为地表裂缝、房屋开裂及前缘坍滑。由于坡脚被宽大路堤所压覆,斜坡蠕动变形逐渐减缓,该灾害体现处于较稳定状态。

图3 牛头岭不稳定斜坡剖面示意图Fig.3 Sketch map of unstable slope in Niutouling

库岸内局部库岸段因经费问题未设防护工程,在2015年160 m水位线蓄水时,少数涉水灾害体变形加剧,如韦家坡滑坡(CGHP-02)。该滑坡为一大型土质滑坡,体积331.5×104m3,变形特征主要为前缘坍滑、中前部地面拉裂缝、墙体开裂等。其前缘没入汉江,2015年水库160 m线蓄水时,变形加剧,监测警报器报警二次。现当地政府采取了部分搬迁、群测群防等措施。

笔者于2013年参与郧县地质灾害详查工作后,又于2015年底再次对19处灾害体进行了稳定性复核,其中仅剩韦家坡滑坡(CGHP-02)稳定性现状为不稳定外,其余灾害体均处于基本稳定或稳定状态(表4)。

表4 库岸内工程建设前后地质灾害点稳定现状对比表

备注:CGHP-02韦家坡滑坡未实施工程治理,现采取局部搬迁、群测群防等措施。

5 移民工程中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与防范措施

地灾防治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技术、资金、部门管理等多方面。该示范工程基本做到了地灾防治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国土资源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相结合,建设工程与地灾防治工程相结合,削弱、消除了岸坡内的地质灾害隐患,但也形成了地面沉降、高边坡(不稳定斜坡)等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在科学施工条件下,还是规避了地质灾害发生。

5.1 地面沉降与防范措施

郧县牛头岭综合码头护坡局部有沉降现象,沉降约3处,面积3~5 m2,沉降量达10~19 cm。其主要原因为填方工后沉降期较短,建设进度较快,次要原因为160 m水位蓄水水库效应。郧县库岸内人工堆积库岸填方高度在5~17 m之间,局部甚至达20 m,地面沉降不可避免。

一般来说,填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沉降。高填方路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影响因素众多,注意以下几点可使地面沉降量在可控范围内,即:提前开工,给出足够的工后沉降期;路基整平,对淤泥质软基采用换土复填法[4];填方时精细施工,切实做好碾压工序,必要时采用强夯压密工艺。一般建议在高填方路基及场地施工前,合理选材,慎用膨胀土做路基填筑土,否则会增大碾压成本。还建议优化排水系统,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既节约又保质地完成路基施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预防地面沉降的发生。

5.2 高边坡与防范措施

在移民内安工程中对边坡开挖形成的高陡边坡,因其临空面增大,失去平衡后失稳,在降雨的作用下易引发崩塌、滑坡。在郧县工程建设中,采用科学的放坡率和分级放坡,且及时进行坡面防护及支挡,基本无切坡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其后,高边坡的监测很有必要,因为区内边坡坡体岩性多为紫红色微具胀性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此类岩石多发育陡倾角的张开裂隙,岩体结构面结合程度较差,在风化作用下,即使做了很好的坡面防护与支挡,也有可能局部发生崩落与坍滑。为此,在采取群测群防简易观测的情况下,及时发现问题和实施防范措施可取得成效。

5.3 管理层面的不足及防范措施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能部门为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通常以县级单位做规划管理。一般来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与城市规划可以相互结合,但资金投资渠道、部门管理则是各行其道,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合。而城区库岸综合治理工程是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建设下完成的结合项目,是行政管理科学统筹的典范工程。其成效固然有很多,但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金短缺;二是地质灾害防治专业人员短缺;三是未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覆盖、信息化、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在城区库岸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十堰市国土资源局作为管理主体,基本做到了地灾防治规划与管理同步,主动将地灾防治规划申请纳入市级建设规划中。十堰市政府科学统筹,结合各类专业、专项规划,综合治理城区库岸,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努力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工程。针对前述管理工作的不足,十堰市郧县政府已建立了由国土、住建、交通、移民、水利等单位组成的联动机构——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制定了相互配合的部门协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管理。

6 结论

郧县城区库岸内地质灾害较发育,土质库岸较长,地质条件较复杂,当地政府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精细施工,利用“移土培肥”等移民工程建设对地质灾害体进行削弱、消除,改善了地质环境,将地质灾害隐患降到最低;在推进库岸治理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与“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相结合,兴利除弊,取得显著成效,是继三峡工程之后,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典型实例。

[1] 肖宇煌,王戈,苏昌,等.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地质灾害调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3.

[2] 王戈,江亚鸣,祝军.湖北省郧县地质灾害详查报告[R].武汉: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2014.

[3] 李生林,施斌.湖北郧县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4(3):406-420.

[4] 李世卫,延小军.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1(10):5-7.

(责任编辑:陈姣霞)

Demonstration Effect Analysis on Combination of Resettlement Project and Prevention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Yunxian City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ZHU Jun

(HubeiProvincialBureauofGeologyandEngineeringGeology,Jingzhou,Hubei434020)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Yunxian city of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are relatively developed,reservoir bank of soil is longer,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s more complex.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local government took advantage of Project Moving the soil and cultivating fertilizer and Project of Resettlement to weaken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o improve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So the possibility of geological disaster will be reduced to a minimum.There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 in reservoir area after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Project.It combine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gether,makes full use of advantages and abolishes the dis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river-bank governanc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resettlement proje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2016-08-08;改回日期:2016-10-09

祝军(1972-),男,工程师,水工环地质专业,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E-mail:404741310@qq.com

P694

A

1671-1211(2016)06-0919-08

10.16536/j.cnki.issn.1671-1211.2016.06.022

数字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2.1736.X.20161109.1112.020.html 数字出版日期:2016-11-09 11:12

猜你喜欢
库岸库区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浅析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香家湾大桥涉水桥墩基础和库岸边坡稳定地质评价
月潭水库库岸稳定问题研究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万州江南新区密溪沟库岸特征及塌岸风险预测
月潭水库库岸再造预测分析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