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正海
摘 要:《离骚》作为屈原最具代表性的诗篇,无论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还是从其艺术形式上看,都有着极高的价值。其诗歌有着热烈深沉的情感,有着神奇瑰丽又充满感情色彩的意象。透过诗篇中诗人所运用的意象,我们感受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伟岸,也感受到屈原的情感世界及人生理想。本文通过对《离骚》中审美意象进行分析,从而进入屈原《离骚》的诗意情感世界中。
关键词:《离骚》;审美意象情感世界
“意象”是诗歌生命的细胞,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及其存在的生命符号。象就是表意之象,象是带有特定的情感指向的。袁行霈先生对意象的解释很中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里讲到:“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情感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个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意象中的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1]而代表屈原诗歌,也代表楚辞最高成就的《离骚》如日月一样照耀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以其卓绝的艺术成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的作者的无穷人格魅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屈原用庞大而丰富的意象群将生命与美相互交织,让我们感受到他跳动的脉搏、心灵的创伤与人生的轨迹,充分展示了他崇高的审美追求和献身真理的光辉的一生。
对审美意象有多种分类的方法,本文结合《离骚》文本的实际,按照意象内涵不同,大致把其中的意象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审美意象。这一类意象取材于自然界,包括花草鱼虫、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河湖山川等。二是社会生活审美意象。这一类意象取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生经过,如人物、地点、事件、典故、用具等。三是神话审美意象。这一类意象主要形成于初民的幼稚想象或超现实的表现,包括自古以来就流传在人们口头和书面的神话传说,以及作者根据幻想的创造。
第一类《离骚》中自然审美意象分析。自然审美直接面对自然,又把自然形象摄入头脑,成为审美印象,然后在心灵中与主体的意识融合,创造出审美意象,进一步创造表现,就是独立完整的自然景物的艺术形象。这种自然形象不再是生活的陪衬,也不是生活环境或背景,而是表现主体独立自主的个性或个性追求的独立形象,可以说是艺术家精神个性或观念的化身。如屈原对芳草林木的歌颂,实际上是对自己自然本性和个性的发现与追求,只是为了表现这种自然本性和个性精神,才到自然界去寻求与之合拍的自然事物特征,二者取得某种对应关系,就在想象中建立了人的自然本性与大自然的牢固联系,形成自然之心,这样,看自然就看见了自我本性,写自然也就写出了自我本性。东汉的王逸在《楚辞》注解中就注意到了文本当中的自然审美意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所以他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稳而雅,其义皎而朗。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愍其志焉。”[2]《离骚》中屈原所创造的自然审美意象,并不是独立毫不相连的单独意象,而是屈原整体精神在每一个审美意象上的自然流露。可以说整个《离骚》诗篇中始终贯穿着屈原那上下求索、独立追求、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每一个闪烁着屈原精神个性的审美意象,也饱含着屈原那种对待生活、对待民众、对待自己的理想的炽热情感。
《离骚》中的自然审美意象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内部相互关联、层次复杂的系统。总的来说,在《离骚》中所提到的自然植物意象共有23种。其中香草(包括香木)占绝大多数,如江离、芷(芳芷、辟芷)、兰(含秋兰)、木兰(树)、椒(申椒、芳椒)、蕙、杜衡、秋菊、薜荔、荷(含芰、芙蓉)等17种;恶草仅6种,菉、葹、茅、萧、艾、榝。香草中,又以“兰”的出现为最多,共8次;“蕙”、“椒”、“芷”亦各达6次。《离骚》中的植物审美意象,有象征着诗人的服饰之美,如“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有象征诗人的饮食之精,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有象征诗人的修养之力与情操之高,如“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兰”、“蕙”、“芷”皆为名贵香草,故诗人行于兰皋、止于椒丘,茹蕙掩涕、幽兰结佩。
《离骚》中所提到的动物意象(包括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有马、鸷鸟、玉虬、鹥、鸾鸟、凤凰、鸩、雄鸠、鹈鴂、龙、蛟等11种,各有象征意义,即所谓善鸟“配忠贞”,恶禽“比谗佞”。诗人通过对动物意象的构建表现出他不愿与群小同流合污,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
第二类《离骚》中社会生活审美意象分析。社会生活审美是审美主体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以及某些相关自然事物所进行的审美活动。由于生活是运动和发展变化的流动着的庞大系统,人们只能在自身的经历中捕捉现时印象、反思过去的记忆、期望未来的实现,对眼前情景不能确切把握,只有待时过境迁,某一段生活在头脑印象中作为一个经验整体出现时,主体才能在意识中通过思索来把握它。“过去”在他们头脑中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他们可以在对“过去”的审美掌握中,凭自己的艺术才能使之转化为黄金白银,显现出奇光异彩的审美价值。社会生活审美,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现实性,即这种审美是同社会生活的现实发展与主体自身的实际经历密切相关的,因而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发展环节与阶段进程(从外界现象到心理世界)等等相关,也与生活主体的现实需要、利害关系及生活理想愿望等等相关。二是反思性,艺术家借助于回忆反思来复现曾经的生活经历,充分地感受和理解它,使它在头脑中成为被深思熟虑过的整体,将它审美化、艺术化,形成社会生活审美意象,然后作出艺术表现。反思,是回忆加思考,是使不自觉、无意识的自然积累的经验提升到自觉的、理解和意识到的重新组织过的审美意识系统。所以艺术家要成功地表现,就必须利用经历过的生活过程,在审美反思中将它深思熟虑后达到整体把握,这才能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即恩格斯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离骚》中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象可谓丰富多彩,包括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行为事件、时间空间体验等。拿历史人物来说,有尧、舜、禹、鯀、启、浇、汤、高辛、少康、皋陶、傅说、武丁、吕望、周文王、宁戚、齐桓公、彭咸等。这些人物虽然不是楚国境内的,但屈原对他们极为熟悉,而且能够基于一定价值意识并饱含深情的对他们在历史中的行为功过进行清晰的评价。这些人物,无论真实与否,出现在《离骚》中,很大程度上已跳出历史的局限,都被赋予新的象征意义。从整体来说,《离骚》中的人物审美意象都被用来象征楚国的现实社会。可以说,楚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类人物,在《离骚》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象征。这说明屈原对当时社会历史的深入了解,同时也有着根据自己的思考所得出的历史发展规律。屈原在作品中表现的炽热情感,以及对自己追求的“美政”与“修名”的深信不疑,与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屈原塑造的这些历史人物意象,从表层看,是对楚国政治的一种看法和希望。当时楚国在政治上是小人当道,楚王根本听不进忠臣贤士的正确政治主张,这里固然有着复杂的政治斗争情况,但无疑以屈原为代表所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从深层次来看,屈原通过史书所了解的历史上的君臣相契、共同成就一番政治伟业的人物,是寄予屈原一生的政治理想追求的。屈原有着先祖所遗传的文化禀赋,加上他后天自觉的塑造,就是想在楚国能够实现像禹汤文武那样的贤明政治,屈原并不是天生的诗人,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美政的理想是他人生价值的最后依归。所以,诗人把这样的美政追求蕴含在了自己所塑造的历史任务意象中。
《离骚》中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象,不但表现于那些屈原所寄予丰富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同时和这些历史人物相联系的历史事件、历史典故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尧舜耿介、鯀婞直以亡身、汤禹祗敬、桀纣猖披、傅说遇武丁、吕望遭周文、百里奚为虏、宁戚遇桓公等审美意象,构成了屈原政治生活中君直臣贤、君臣契合的完美象征。
第三类《离骚》中神话审美意象分析。精神分析学家荣格认为神话意象属于原始意象,还说道“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3]在《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意象表现他对明君政治的向往,对知音的渴求,对美政理想的求索。刘勰在《文心雕龙·辨骚》篇中说“托云龙,说迂乖,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康回倾地,夷羿驆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木”[4]等神话意象,就是屈原用来表现自己主体精神的媒介。像丰隆、蹇修、羲和、望舒、云霓、天门、凤凰、虬龙、玄鸟、丹丘、太微、咸池、汤谷、九阳等神话意象,都象征着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都表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斗争,更是完整地塑造了诗人的抒情形象。诗人忽而上天,忽而下地,忽而向舜帝陈词,忽而与鸩鸟对话,他使羲和弭节,令凤凰飞腾,望舒、飞廉为他奔走,雷师、飘风供他驱使。在这里,上下四方,古今往昔,没有了时空界限,全都融成一体,令人目迷神炫。
这里屈原把神话意象的塑造和对幻想境界的描写结合起来,借以表现内心追求理想的强烈情感,也从另一面表现出其人生价值追求所构筑的幻想世界。实际上,屈原的神话审美意象创造中最能表现诗人强烈的理想追求、清醒的生命价值意识,诗人的人生价值追求是建立自我与社会联接的关系上,通过美政的实现,让自己的美名能够流传于世,这种人生价值的塑造和选择,即根源于楚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的熏陶,也有诗人崇高理想的寄托。当诗人的这种人生追求,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不能实现时,那种强烈的生命价值意识就会幻化为对理想世界的营造,在自己所创设的幻想世界中,暂时得到心灵的慰藉。所以,《离骚》后半部分,这种交织着诗人强烈情感和理想追求的美丽幻境,把诗人崇高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推到了高峰。屈原创造的这些神话审美意象,每一个意象里,都寄托着诗人强烈的爱恨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价值追求意识。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2-63.
[2]朱碧莲.还芝斋读楚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18-719.
[3]瑞士]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学的关系[A].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00.
[4]刘勰著,龙必琨译注、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36.
北方文学·中旬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