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最终的澄明之境

2016-06-08 01:50孙晓芳
速读·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灵魂

孙晓芳

摘 要: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本文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入手,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葡萄牙文学家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立足文本本身,基于文本与存在主义理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解读这部作品的内容、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失明症漫记》;灵魂

在这个世界上,心灵的盲目往往比生理上的失明更为人所畏惧。《失明症漫记》为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所作。作品讲述的是一场由眼疾所引发的关于人性存在的荒诞故事。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对整个20世纪的文艺理论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阅读《失明症漫记》时,能够明显感受到萨拉马戈在行文中处处都体现着存在主义思想,因此本文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去研究和解读《失明症漫记》,为读者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论价值。

一、存在的焦虑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的出发点。在他看来了,“存在先于本质”有三层意思:“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所以,“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人首先是存在。

因此,人的存在有其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造成了人的“焦虑”,这种焦虑,在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里不断放大,强调。

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名字是一个人的独立人格表示存在的最重要的外在标识,但在《失明症漫记》中,所有的人物都没有名字,而只是用一些能够代表其身份的称谓,比如:第一个失明者、医生、医生妻子、偷车贼等来加以区别,这种有意识地模糊人与人的独立个体的做法,其实是与故事的情节有着莫大的关联的。在这样一场浩劫中,每个人都不再拥有原来所拥有的一切,在“失明症”面前,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身份——盲人。因此,在文中有意识地省略其姓名,是为了模糊掉人与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界限,人和人之间空前平等。

当人的存在意识到存在的时候。他就应该具有某种面对过去和将来并作为既同时是过去和将来,又不是过去和将来的方式。这就是焦虑。焦虑是自由着的意识的存在方式。第一个失明的人,他也分不清现实与梦幻,他不敢面对此刻的现实,只能寄希望与将来,希望能够在醒来后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个梦。过去只是本我的可能,而我却应当去将来实行新的可能。

在《失明症漫记》中,所有的人沦为盲人,成为了困在精神病院中的囚犯,又偏偏丢失了本该属于个体的独立性,因此,所有的罹患“白色眼疾”的人们,在这个世界里都缺失了个体性。

二、灵魂的失明

被誉为“美国公众良心”的学者苏珊·桑塔格在他的《疾病的隐喻》中指出:“疾病是生命的阴面”,但疾病已经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变为道德判断与政治的态度”。书中的白色眼疾正是如此,它不仅仅是一场剥夺人类生理视觉的传染病,更是一次把人们的灵魂之窗都泯灭了的灾难。医生曾这样说过:“我们都是这样的混合物,一半是冷漠无情,一半是卑鄙邪恶。”当人们没有了视力,他们除了丧失了感官上的视觉,而道德上的沦丧也随之而来。

实际上,萨拉马戈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虚幻的现实下被掩盖的真实的人性所在。失明者失去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视力,他们还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立人格所需要的理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由于失明而由“自为的存在”转化为“自在的存在”。

总之,体验到“他人”的存在就是感知到了本我正在被他人“注视”。然而,在萨拉马戈所构建的世界里,全世界的人都失明了,没有人再“注视”着“本我”,因此,所有的“他人”都在此时成为“本我”,可以不再在意“本我”在“他人”的内心是如何,因此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构成灵魂的失明。

三、信仰与自由的重建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的核心的内容是自我选择,人就是他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人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够自救。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同的选择题中度过了,这些选择有一些是不得不的选择,有一些是自己选择的,在这种种选择中,人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的本质,不断充实和造就自己。

萨拉马戈在书中描绘那幅末日之图的同时,并没有把所有人都描写得十恶不赦,在绝大多数的人丧失了视力开始为非作歹的时候,他也保持了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与忧思,给那个虚构的故事中的人们留下了重建和救赎的空间。

医生妻子是作品中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在作品中她实际充当了多重身份。首先她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失明的人,她是一位理性的旁观者,是一切丑恶与混乱的见证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群和整座城市进行价值判断。同时她又是盲人的引导者以及秩序的重建者。在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医生妻子拥有看的能力就意味着拥有理性和监管的权力,但她却没有滥用这种权力,事实上,作为唯一一个看得见的人,她却用她单薄肩头挑起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的信仰。

萨特说:“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事实上,不选择是选择了不选择。”[]人的存在不能不是自由的,自由的存在不能不作出选择,这就是选择的绝对性的基础。同时选择又是无条件的。人的自由选择,乃是一种创造中的选择,是对未来可能性的选择。未来无法预料,选择却有无限可能。而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失明的人,医生妻子她本该有作为一个正常人能够选择的权利,但是在周围都是盲人的境况下,她却只能在盲人中,选择化身在盲人,成为他们在失明世界中仅存的理智的信仰。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与虚无》.[M].周煦良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17).

[2]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M].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5).

猜你喜欢
萨特存在主义灵魂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灵魂树 等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