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东—方精神的守望者著名画家董海全水彩画艺术访谈
刘莹莹
营造诗意律动感的生命图景。
水彩作为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画种,吸引着众多画家为之奋斗终身,董海全便是其中较为卓越的一位,从沂蒙山区到胶东半岛再到泉城济南,几十年来,伴随着周围环境的变更,董海全对水彩画艺术的热爱之心却从未改变,作为一位具有独特发现精神和旺盛创造能力的水彩画家,将水彩画优雅明丽的语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在水与色的交融中追寻着他独特的审美意趣。——编者
问:您认为水彩画与其他画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董海全(以下简称“董”):水彩画之所以作为一门画种独立存在,就是因为它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它所运用材料的特性成就了水彩画本体语言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韵味,而这种特质归结起来就是透明性。透明感是人们审美追求的一种境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向往一种明净清纯、轻松愉悦的生活,水彩画所追求的透明效果很好的吻合了人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的审美需求。我将“透明性”作为水彩画创作坚守的底线,用“透明性”来有效抑制创新的“越轨”,水彩画因透明而保持它与其传统的沿袭关系,因透明而呈现其表现力在当代的可能性,因透明性而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高贵、清雅的气质。
问:相比其他画种,水彩画创作有哪些难度?董:水彩画是技术性很高的画种,它不像油画那样可以在画面上反复修改、涂抹、遮盖,水彩画上色最好是要一步到位,否则就会越画越灰,失去明丽、透明的效果。而水的控制也不容易,水太多不行,洪水泛滥,汪洋无路,与色彩很难融合,色彩画不上也接不上,无从下手;太少也不行,拖不动笔,画面刻板无趣,没有灵气。这些都需要在常年的创作中积累经验,慢慢去寻找解决方法。
问: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可以把握?
《阿里山神木》,76cm×57cm
《暮色村落》,76cm×57cm
董:经过多年对水彩画的研究与创作,我也总结出一些创作规律,在表现雨天泥泞的道路和破旧残断景物之时,可以将水色大面积地多次沉渍,造成周边斑驳的水印痕迹;一般画天空、云彩、流水,可将画板按照画面的需要向不同角度倾斜,使水色自然流淌,造成画面的一种动感,看似天然形成,实则是苦心经营。
问:您的水彩画作品中,人物、风景兼能,您能谈谈这两种题材的创作吗?
董:人物作品首先应该要有准确的造型,这就需要有扎实的造型能力以及常年的创作训练,在此基础上,用心描绘,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毫无保留地注入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刻画出形态各异、生趣自然、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让别人通过作品来读懂我的心声和我的真诚。而我画风景作品时,不只是局限于对现实景色的复制再现,而是通过把握水、色融合的偶发性和随意性,并且加上对风景形式的艺术化处理,最终才能营造出具有生命律动感的诗意图景。
问:当然,坚守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丰富水彩画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董:是的,因此我一直在开拓水彩表现领域,大胆拓展水彩用笔的范围,像是毛笔、水粉笔、油画笔、油漆刷,以及刷墙的滚筒都可以被运用起来。水与油相渗透所产生的不相溶的斑驳气息;用食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吸去颜色,会出现均匀奇趣的斑点;以色调胶又能产生厚重的效果;以蜡涂于纸面辅之以色,会产生斑斓和颤动的感觉。此外,我还将设计和国画理念融入到水彩画艺术的探索中,色块、线构的元素纳入水彩画面中,使画面呈现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跨越时空的超空间感。
《戏曲人生》,157cm×117cm
《和平使者》,156cm×127cm
问:您刚才谈到与国画的融合,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具体操作的?
董:水彩画作为西方舶来品,在中国历经百年发展,我有义务赋予水彩画种以东方魅力,扩充水彩的文化内涵。我试图打破固有图式来寻求新的灵感,并将这种探索拓展到对中国画的研究与把握上,以期从中国画创作中得到启发,从而丰富水彩画的东方意蕴。国画与水彩画二者相通相辅,并不是格格不入的,对于中国画的探索研究可以为水彩打开新局面,水彩画技法只有大胆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手法,拓宽新的领域,才能彰显其更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对中国画创作的深入研究与摸索,我将中国画的水墨元素运用到水彩创作中,将花鸟画中大写意笔法的收和放借鉴到水彩画的水色控制中,赋予单纯的水彩画以中国画所特有的浓厚韵致与深远意境。
问:在您看来,艺术为什么要走进生活?
董: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才能真正引起人民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艺术家都应该遵循的。艺术分好多种,“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比,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我本身就是个普通人,我用绘画表达我的思想和精神,目的就是让别的普通人读懂我的画,读懂我的心,从我的作品中得到些感悟与希望。
《城市晨曦》,76cm×57cm
问:画家应该如何更好的走进生活?
董:那就必须走出画室,绘画过程应该是写生与创作交叉进行的,通过写生去感受自然、体悟生活,领略那种直面而来的真实感与现场感,之后,回到画室后,控制情绪,平心静气,将写生中获得的鲜活材料进行消化、吸收,能动能静、能收能放,唯此才能达到自如的创作境界。
问:去年您都去过哪些地方?获得了哪些感受?
董:过去几年里,我去过台湾、澳门、香港、云南、新疆、雁荡山、泰山、曲阜、台儿庄,还有陕西、山西等地区,体验了咱们国家各地不同的人文风情,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的创作感受,茫茫草原、皑皑雪山、戈壁沙漠、热带森林我都画过,最后将自然感悟、民族情愫和哲学思考杂糅在一起,能使得作品展示出更多的东方神韵和民族特色。通过深入生活,到大自然中去采风写生,获取大量的素材与创作灵感,用水彩独特的语素形式,挖掘和表现中国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貌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画家必须用真诚的情感描绘生活,要有强烈的感受,才能创作出富有激情的具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旨在探索研究和践行当代水彩艺术多元的表现空间,丰富创作整体风貌,我们将与水彩艺术界同仁一道,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共同促进水彩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青岛一线天》,57cm×7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