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措施布局研究

2016-06-05 08:50何明月马松增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区水土保持布局

□何明月□马松增

(1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2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伊洛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措施布局研究

□何明月1□马松增2

(1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2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

文章通过对伊洛河流域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等因子的综合分析,确定地面物质组成和地形地貌特征为水土保持分区的主导因子。根据主导因子相似性原则、经济发展相适应和便于实施管理的原则,将伊洛河流域划分为伊洛河上游中低山预防保护区、伊洛河中游浅山生态建设区、伊洛河中游丘陵综合治理区和伊洛河下游河川农田防护区四个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各分区特点,提出了各区生产发展方向及措施布局,为流域水土保持综合规划治理提供支持。

水土保持;分区;措施布局;伊洛河流域

0 引言

水土保持分区是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状况、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方法的区域相似性和区域间差异性进行的水土保持区域划分,并对各区分别采取相应的生产发展方向布局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的工作。科学地划分水土保持分区,对因地制宜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全面推进流域内水保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流域概况

伊洛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最大的一级支流,主要由伊河、洛河两大河流水系构成,在黄河下游防洪体系、流域水资源配置以及水沙调控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流域位于东经109°17'~113°10'、北纬33°39'~34°54'之间,流域西北面为秦岭支脉崤山、邙山;西南面为秦岭山脉、伏牛山脉,与丹江流域、唐白河流域、沙颍河流域接壤。由于山脉的分割,形成了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川等多种自然地貌。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流失情况统计,伊洛河流域尚有水土流失面积6322.91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1.84%。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951.40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49%。

2 分区原则与方法

2.1 分区原则

2.1.1 主导因子相似性

水土保持分区是为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因此,分区首先需要针对整个流域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系统分析,在提出主导因子的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同一类型区内,主导因子的表现形式应基本一致。同时,影响水土流失的其他因子如土壤、水资源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等必须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2.1.2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由于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规划应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统一,这样才能将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调动地方进行水土保持治理的积极性。因此,在水土保持分区时,需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地方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分区,使同一类型区内在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基本一致。

2.1.3 便于实施管理

为了方便水土保持规划实施管理,同时方便水土保持措施的后期管理,水土保持分区一定要在区划分界时,尽量照顾县市一级的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2.2 分区方法与命名

水土流失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从伊洛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成因主要为自然因素。从整个流域的水土流失分布来看,水土流失多发生在中游的丘陵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区风壳厚,有利于冲沟的发生,其次该区山坡陡峭,坡长较大,造成该区面蚀和沟蚀。

影响伊洛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地面组成物质及区域的地形条件。该流域分区应以地面物质组成和地形地貌特征为主导因子。

命名方法为“位置+地形地貌+治理方向”。

3 分区结果及说明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伊洛河流域主要涉及秦岭北麓-渭河中低山阶地保土蓄水区(Ⅳ-3-3tx)和豫西黄土丘陵保土蓄水区(Ⅲ-6-1tx)。其中豫西黄土丘陵保土蓄水区面积大,情况复杂,各因子分异明显,依据以上水土保持分区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分区的划分。依据区域内的小地形地貌的分异性,共划分为4个区。伊洛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结果见图1,水土保持分区结果及分区说明详见表1。

图1 伊洛河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图

表1 水土保持分区结果及说明表

4 措施布局

4.1 伊洛河上游中低山预防保护区

生产发展方向:以林为主,积极发展林业特产,保护现有林草植被。

措施布局:贯彻以林为主的方针,封、造、改并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保留集中分布、耕作方便的耕地。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搞好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采用人工种植或封山育林的形式提高植被覆盖度。造林树种选择上,1500m以上以华山松为主,引进落叶松,低山以油松为主,营造松栎混交林。在山坡土层较厚的地方通过鱼鳞坑整地、修水平梯田或坡式梯田,拦减泥沙,调蓄径流,发展经济林地。

4.2 伊洛河中游浅山生态建设区

生产发展方向: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业,逐步建设以林牧为主的经济区。

措施布局:首先设分水岭防护林带,各小流域梁峁顶或分水岭都根据不同地形,不同坡度,采用不同的造林整地形式,栽植适生树木,这些防护林同时也是用材林基地,树种主要为刺槐、栎、松、椿、棘、紫穗槐、白蜡条等;梁峁坡上部无论是栽植经济林,还是建水土保持林,都要采取水土保持整地措施。梁峁坡下部修水平梯田。峁边线、沟头部分修沟头防护工程。在沟底营造沟底防护林。

4.3 伊洛河中游丘陵综合治理区

生产发展方向: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防护林,同时适当加快畜牧业发展和副业发展。

措施布局:农地布置在梁峁缓坡地上,以距村庄较近、土壤侵蚀较轻、地面坡度<15°的现有耕地实施坡改梯;水保林主要布设在梁顶荒地或退耕陡坡地上,主要以水平沟整地方式造林;在村庄周围、交通方便的平缓退耕坡地上发展经济林;牧草地布设在退耕的坡耕地上或荒山荒坡;沟道措施的布置按照全拦全蓄原则,尽可能拦截洪水、泥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首先在支毛沟上游按照“顶底相照”原则修建谷坊,治沟骨干工程布置在主、支沟上中游,淤地坝主要布置在支沟的中下游和主沟的中游。

4.4 伊洛河下游河川农田防护区

生产发展方向:以种植业为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林牧副相结合。

措施布局:水土保持治理以植物措施为主,沿伊洛河两岸,布置改滩造地工程,扩大水浇地面积,栽植适生林木固滩防冲,保护农田。树种以杨柳等耐水湿树林为主。在基本农田内营造农田防护林带,在道路、村庄、水利工程周围等营造防护林,提高植被覆盖度,逐步实现农田林网化。

5 结论

针对伊洛河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分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各分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和具体防治布局,在流域上游中低山以预防保护为主,中游浅山区以生态建设为主,中游丘陵区加强综合治理,下游河川区加快农田林网建设。根据流域的水土保持分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于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王治国,张超,纪强等.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分级体系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规划篇,2011:6-12.

S157

A

1673-8853(2016)09-0008-02

2016-05-24

(责任编辑:赵鑫)

何明月(1982-),男,河北省安国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分区水土保持布局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浪莎 分区而治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水土保持
VR布局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