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锦奎
闲话中国茶文化
文朱锦奎
说起茶,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逢年过节的贺礼、日常生活的手办,“茶余饭后”一词便是典型中国式生活的忠实写照。茶不但是古代中国享誉世界三千年的最畅销商品,也是目前我国消费规模最大的饮品,我们甚至单独将茶的种种说道引为中国“茶文化”而大行推广,这说明我国作为茶的发源地,茶的历史已经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相依相偎,中国人离不开茶和茶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古代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云南地区有世界上年龄最长的野生古茶树。茶的起源肯定还早得多。
茶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有关茶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水泉以及有关茶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到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据文献记载,我国西南地区三千多年前已产茶。晋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是有关我国地区产茶的最早记载,认为“南安(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皆产名茶”。“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考证:“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可知最早有茶饮者,亦在我国西南地区。当代“茶圣”吴觉农早在20年代就以科学的论证,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驳斥了茶的原产地不在中国的错误说法。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宜于茶树的生长。据近年来的科学调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在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文献和实证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在中国茶的发展史中总要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史记》、《淮南子》、《本草衍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据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直到今天,江南茶区还流传着神农氏为解除人民病痛,亲尝各种植物中毒,又吃了茶而解毒的故事。这一神话传说是中国自古即饮茶的历史的反映。
唐代陆羽(公元733——804),著有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他喜茶、爱茶,并煎得一手好茶。在唐代饮茶之风的熏陶下,从22岁开始即从事茶事的研究,后来又历经数年去茶叶产地实地考察,终于在广德二年(公元764)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初稿,并于五年后(公元780)经增补后正式付梓出版。《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章,约七千余字。《茶经》内容丰富,按现代科学划分,包括了植物学、农艺学、生态学、生化学、药理学、水文学、民俗学、史学、训诂学、文学、地理学以及铸造、制陶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为我国保存了某些珍贵典籍的片段,可称是一本“茶学百科全书”。陆羽因此被誉为中国“茶圣”。《茶经》已译为日、英、法等国文字。
早在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6世纪末),在中国向日本传播中土文化与佛教的同时,茶就传入日本。但从中国带回茶籽在日本种植,则是中唐以后的事。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到天台山国清寺学法,翌年归国时带回茶籽,播种在日本滋贺县。另一僧人空海于公元806年归国,不仅带回茶籽,还带回制茶工具及制茶技术。
到了宋代,日本荣西禅师留学中国,归国时带回茶籽播种于日本佐贺县,还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两宋时期中国茶传入南亚诸国,当时北宋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些港口南亚诸国商船往来频繁,当时输出的货物中就有茶叶。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越南、爪哇、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最后到达非洲东岸,每次都带有茶叶。通过南亚诸国,中国茶传入地中海和欧洲各国,所以有人把它称为“海上茶叶之路”。
及至此,经由北部的陆上丝绸之路和南部的海上通道,中国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茶与丝绸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并且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支柱性产业,我国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茶的生产与销售。各个历史时期都诞生过专门制茶贩茶的官方机构。
古代中国,茶之盛行自唐时始。唐代贵族喜爱啜饮,在茶间添加各种作料,民间饮茶之风也大为流行。
当时阳羡唐贡山所产的“贡茶”,是皇室喜爱的珍品,产量不多,非常名贵,那时阳羡茶得在清明前送到长安,做好的茶,即快马加鞭,月夜奔行数千里,到朝廷必先荐宗庙后赐重臣,以茶开清明大宴,茶的身价由此可知。
因受到宫廷的重视,才由官府培植茶树,于是茶树由野生而成农物栽种。接着民间再种植,因此有了“茶税”的出现。
“上有所好,千必有什焉者。”由于上位者的喜爱与重视,民间亦群起效尤,于是饮茶蔚为风尚,尤其是各大都市到处可见茶肆,茶经有云:“……谢安、左思之徒,似皆茶饮,是以与时俱广,浸于世俗。至国朝而盛,两都荆州、渝洲诸地,已为每家必饮之物。”这是描写茶饮盛行的情况。
又封洛见闻记载:“开元中泰山有降魔大师,与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依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这两段记载,方可为茶饮风行的佐证。而诗风盛行的唐代,咏茶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也更证明当时的茶风。
陆羽,唐代竟陵人,又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对茶有很深的造诣,时人称之为“茶神”。他奉诏着茶经。
茶经一出对饮茶之风,尤有推波助澜之势,全文分上、中、下三卷,共有十个单元: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十章,对茶有全盘的介绍,是中国茶道的先声,也是中国茶道最原始最具体的指导原则,以后的茶书皆依此改良。
唐代诸多名家也都是嗜茶者。继陆羽之后的茶道名人当属卢同,隐居少室山,自号玉川子,着有“玉川子诗集”,嗜茶如命。所著的“走笔调孟谏议寄新茶”诗妙趣横生其中的“天子须啊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及“卢同七茶”更为后来品茗者传诵不已。
唐时不仅国内饮茶,也输往各国。由“榷茶使”司掌,宋称为“茶马司”,当时来华留学生也以日本为多。日木僧人“最澄”,学成后将茶苗带回日本,于是日本开始植茶。
至宋代日本荣西禅师来我国留学,就所学心得写成上文提到过的“吃茶养生法”,日本的茶经于是诞生。日本的茶道开始宏扬,千江户时代产生无数流派,且注入日本人的精神,再赋与宗教及礼教意味, 成为“日本茶道”。
宋人饮茶,基本上仍依循唐朝的准则,又从高雅的享受更发扬光大,这与宋代理学的清谈也有关系。于是士大夫争相讲求茶品、火候、煮法及饮效等。
并已经不再茶中添煮薄荷、茱萸、橘皮等物了。 有关于茶的吟咏更是藻墨丰富、举之不尽。而当时“茶礼”及“奠茶”两种习俗的存在,是使茶更为民间重视的原因,至今民间相亲,还是有让女方奉茶给男方来相亲的亲友的习俗。
“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更是以皇帝之尊,亲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其中虽仍与蔡襄(字君谟)的“茶录”雷同,但仍是茶道中珍贵的至要文猷。
宋朝文人也都是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司马光、蔡君谟…等,也都有诗句赞茶,甚或着文立论。
其中东坡与君谟的“斗茶”及东坡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传为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乐,所谓“墨茶之辩”是指有一天司马光开东坡的玩笑说:“茶与墨相反,茶欲白(宋时评白茶第一)。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轼不加思索的答道:“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真是妙人也妙语。
也有段关于蔡襄品茶识茶功夫的记载如下: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制了八个茶饼,还起了个雅号叫“石岩白”,遂四个给蔡襄。 另四个送给京城的翰林学士---禹玉,一年后蔡襄从福建返京城访禹玉,以最好的茶待客,蔡襄尝了一口说:“此绝似能仁石岩白,公何以得之?”蔡襄真不愧此道行家。
元朝对于“茶文化”最大的贡献,应足将“茶”推广到四大汗国的领域,北达俄国,西抵波斯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史料并无元朝茶事扩展的记载,但尤人本为蒙古游牧民族,唐宋也以茶安抚。
对茶应有份好感,以是没那份品茗的风雅罢了,随着领域的扩展,而将生活必须的茶发扬于外,并非不可能。 而民问品茶之风,或可由元曲中“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略见避世隐居的寄情山水之趣,与茶、饭并列的普遍。
及至明代,茶的形状已惭由团茶受成散茶,于是唐宋饮茶的准则也做了增补或删除。由原来的煮茶改为泡茶,程序也因而缩减,同时也发明了“炒菁法”,在未发明炒菁法之前,茶叶是采“自然酦酵”,在炒菁法发明后才开始有了绿茶及红茶的制造。
不过当时除了采用“泡茶”的方法。乃沿袭着“煮茶”法。只是在器具及过程上校简化罢了,就正如我们现代又比明代更简化一样。
此时茶肆的经营已很普遍,民间品茶的活动,由户内而转向户外,且时常举行“点茶”“斗茶”之会,大家相互“较精”比赛技术的高下,一时蔚为风尚。
清朝至皇太极入主中原及多尔衮摄政以来,虽仍沿旧明之制。 但法规尤为严密,且又屡兴“文字狱”,文人精力与汉族思想途而受挫,文人已无心吟咏“茶”了,再加上清末经鸦片、英、法甲午诸役后,民心士气危弱,民族自尊心也大损,挟西洋船坚炮利之余威,茶饮似乎也为洋水冲淡了。民间饮茶的风气似不如前朝的盛行,有关茶的书册坊间几无所见,文人谈及茶茗者亦较少。 而达官贵人间相往来,竟有[端茶送客]的陋规。即当宾主言谈并不融洽时,仁人会令仆人献茶,这等于下逐客令,知趣的访客最好尽快离辞,免得自讨没趣,这和从前“客来烹茶”、“敲冰煮茗”、“以茶待客”的情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
民国后,饮茶就已蒙上浓厚的商业气息了。
各地茶肆皆各有特色,如福州茶馆兼营浴池生意,贵州茶馆里的说书,江西茶馆前的道情,北平茶坊因在帝京,因此颇有帝王气势,四川茶馆则花样最多,气象万千,饶富趣味,广东茶馆的工夫泡法等,皆具地方色彩又有特殊风味。
台湾因为外国进口饮料充斥坊间,咖啡厅林立街头,茶饮一度曾没落,更谈不上深具规模的茶楼了。近年来因得各界人士的提倡并证实茶有益于身心,故重新唤起了国人对茶的注意,颇有渐受重视的趋势,茶楼也开始遍地开花,这实在是一种好现象。
从明清迄今,饮茶仍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份,至今我们口渴还习惯说“喝茶”,但奇怪的是一提到“茶道”,就会拿日本作代表,就如同中国的书法、围棋、剑术一样。面对这些国粹,顾影自怜又徒呼奈何﹕在一片复兴中华文化声中,正名“中国茶道”任重而道远,国民应认识并体验到正统“中国茶道”的生活艺术,而大众也应对中国茶文化做一番了解。
自“神农尝百草”以后,历经唐宋的发扬,明清的改革迄今,茶已在中国历史上吟咏了至少三千年以上,“茶”号称为“国饮”一点都不为过,所谓饮水思源,饮茶也要知道它的来源。尽管“茶”现已风行各国,成为世界最有益的饮料,然中国人还是有中国人饮茶的方式与精神,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质。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荼”字,是茶,是菜,还不明确。至公元前200年《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尔雅·释木第十四》记载:“槚,苦荼”。晋郭璞《尔雅注》说,槚是一种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取者为茗”。至于“荼”字何时改写成“茶”字,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柳公权书写《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公元855)裴休书写《圭峰禅师碑》时开始,因此他确定“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
自茶大行其道,茶便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几千年来,茶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从药用发展为饮用,从上层社会的“雅玩”发展为寻常百姓家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渗透到中国多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全国无分南北东西都有饮茶习惯。多少城镇居民“比居皆饮”多少名胜之区茶馆林立。社会上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为礼品蔚为风气;许多社交场合,每人面前无不伴有清茶一杯。文人雅士在读书、论文、吟诗、作画时,也往往通过煮泉品茗以激发灵感,提高思维活力,创作出不朽的名篇。医学界对茶的药效和保健功能的研究日益深入,更加提高了茶的身价。因而人们对茶得喜爱,几乎到了“不可须臾离”的程度。可以说茶是中国的“国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名流的诗文著作中,不乏咏茶、以茶喻人、以茶状物抒怀的内容。唐代元稹曾作咏茶《一言至七言诗》,是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宝塔诗”之杰作。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前岂堪夸。
再有如苏轼在《叶嘉传》中称茶为“清白之士”,说它“不喜城邑”,“惟乐山局,风味德馨,为世所贵”;并借茶的苦味来表达他因苦谏皇上遭受贬商的苦闷心情。他在另一些诗句中,还把“佳茗”比作“佳人”和“君子”。明代屠隆《考盘余事》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菜,罪莫大焉。”
古人往往把自身所追求的理想和意境,寄托在对茶的品评之中,以至于把茶拟人化,“一一赋予君子性”,说它具有君子的一种美德,只有品德高尚、情操高雅的人才配饮茶。
在人际交往中,茶与酒都被当成款待宾客的饮料。但茶价比酒低,所以自古以来就把以茶代酒视为一种节俭的美德。东晋时,吴兴太守陆纳为矫正时尚大摆酒筵招待宾客的奢靡之风,当他宴请贵宾谢安时,“唯设茶果而已”,以示节俭。大约在宋元之际,“茶饭”已成为“饮食”一词的同义语:“粗茶淡饭”,用来形容俭朴的生活。因此,人们认为以茶待客,以茶会友,既有高雅情趣,又符合“勤俭治国”、“勤俭持家”的传统精神。于是客来敬茶,便成为最通行的礼仪,宾朋聚会,也常用茶宴,茶会来代替酒筵。宋杜未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炉边品茗,促膝谈心,更能增进友情。唐颜真卿诗“泛花(唐采盛行煎茶,茶茉浮现水面形成花纹)邀座客,以饮引清言”。大家在茶会上浅酌细啜,谈古论今,吟诗作赋,切磋学问,更能体现文化生活的高雅情操。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曾为陈彬藩著《茶经新篇》一书题诗:“美酒千杯难成知已,清茶一盏也能醉人。”说明“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清廉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
古代文人之间也常常赠茶叶,互相唱和诗,藉以表达友谊或抒发当时的情怀,留传下许多佳作。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惠寄新茶》诗。茶诗作者笔下的茶效神奇无比。《茶诗》云:“……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裹,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此诗优美动人,成茶诗中的千古绝唱,历代诗人多有引用或模仿。比卢仝晚七十四岁得唐崔道融在《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一首(选一)》一诗中云:“瑟瑟香尘瑟瑟泉,惊风骤雨期炉烟。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轻身欲上天。”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北宋苏轼在《游诸佛师壁》中唱道:“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饮卢仝七碗茶”;陆游在《试茶》一诗中亦曾写道:“……睡麾何止避三舍,欢伯直知输一筹……”所有这些宣扬茶效的佳作,虽多夸张,却也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崇尚饮茶益于健康之说,迄今仍畅传不衰。
在传统文化中,茶之形态或效用还为次要,品茗饮茶更多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而存在。以传统文学的最高峰《红梦楼》为例,据我国红学专家研究统计,在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中,如果不算与茶有关的事物和人名,曹雪芹在小说中有273处写到了茶。其中涉及到的茶名,就有六安茶、老君茶、暹罗茶、普洱茶、龙井茶、枫露茶、女儿茶、漱口茶等许多种。人物情节有放春山谴香洞的仙茗“千红一窟”,贾母不喜吃的“六安茶”、妙玉为老祖宗沏的“老君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茜雪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以及贾府饭后用来漱口的漱口茶等等。
再后来,老舍先生创作的经典剧作《茶馆》更是将中国茶文化由朝堂到市井的方方面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开始 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第二幕中,“裕泰” 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而“茶钱先付”与“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先生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文化之一斑。《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中国一段最剧烈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历史对茶馆经济和茶文化的影响。
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已经太久了,它蕴含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它的文化内涵更结合了文学、音乐、艺术、制造业等等方面,茶人、茶具、茶书、茶画、水泉以及有关茶文化的遗址一直为国人津津乐道,成为中华文化之一环。中国人从不轻易言“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者只有茶道。中国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生存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处于现实中的人力求超越现实,克服现实的缺陷,摆脱现实的束缚,让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让情感得到宣泄和升华。茶道首先追求在虚静玄观之中,通过直觉体悟达到对人生、对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品茶作为中国国民的饮食、娱情和休闲手段,这种行为本身对历史的发展也许并不会起多大作用,但是承载了诸般文化思想的国民在品茶、咏茶、赞茶的行为过程贯注和体会、实践、升华了其精神境界。因而,品茶这种行为和这种行为构成的文化,成为了强化国民性的手段,从而,中国茶文化也就成为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社会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原因,也有文化的重要作用。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限制了人对历史的创造,文化因素塑造了具有特定民族性格的人,从而影响人对历史的创造。中国茶文化正是强化了中国国民坚韧、无畏、随遇而安、消极无为,追求安宁、平静、循规蹈矩、修身养性的国民性格,从而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总之,中国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层序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不断得以传承发扬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