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
【摘 要】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古筝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学习古筝,不仅能够学习其演奏技艺,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气质,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新时期古筝教学目的的定位,然后细致讨论了当下古筝教学的教学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时期;古筝教学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08-01
一、新时期古筝教学目标的定位
传统的古筝教学是一种乐器的演奏技能教授,学习的目的是能够有一技之长。新时期的古筝教学发展方向与以往不同,目标定位有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能够学精一门乐器的演奏技能;第二,通过古筝弹奏方法的学习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第三,通过古筝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乐理知识更好地驾驭古筝,从而利用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抒发自身的情感。三个教学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四个全面”的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对物质生活进行建设,也要对精神生活进行完善,所以新时期古筝教学目标要明确定位。
二、新时期古筝教学和发展的方向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时期古筝教学的发展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里主要指两种场所的氛围营造:一是学校,二是家庭。在教学场所的设计方面,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教学用琴,从而能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练习器具。此外,要注意所准备的古筝与学生的技术练习相匹配,从而能够保证学习和练琴的有效性。第二,古筝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出古筝的古典神韵,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琴法的单调所导致的问题,避免学生有娴熟的演奏技法而缺少艺术神韵。
(二)注重艺术感性教育与理论教育并重。古筝教育在大类上属于音乐类艺术教育的范畴。艺术的最大价值是能够带给人美感,培养审美情趣是古筝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来增强其古筝演奏中的感染力。良好的艺术感性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有利于加强对演奏曲目的理解和情感抒发,进而有利于增强演奏张力。
任何具有技术含量的演奏,其理论知识是对其表演进行支撑的关键,所以在新时期,古筝教学中要重视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古筝演奏的乐理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扎实的乐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奠定扎实的弹奏基本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弹奏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从而让学生从古筝演奏者向着古筝弹奏研究者的方向发展。
艺术感性教育和理论教育并重,能够使学生对任何一首演奏曲目都能够精确地演奏,同时还能够在演奏过程中倾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实现以神带心、以心带情、以情带声、以声带形,最终实现古筝艺术表演的最高境界。
(三)丰富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古筝教学模式是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教师进行古筝弹奏技法的指导训练,最后老师将演奏的心得体验传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学习目标明确的古筝爱好者非常适用。古筝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深受广大家长的喜爱,很多孩子进行古筝课程学习是家长安排的,其本身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所以先进行理论教学,再进行实操演练的这种教学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新时期的古筝教学活动一定要丰富教学模式,可以借鉴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欣赏教师精彩的表演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进行演奏以找到自身的差距,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进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下自修理论知识、课上积极训练,这样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文化课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教会学生学习古筝演奏,还能够让学生养成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丰富教学模式还应该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着手,例如:在课下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学习,从而能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分享学习经验;可以开设古筝兴趣小组,让古筝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学助理,指导业余古筝爱好者学习,从教学相长的角度促进古筝专业学生的学习;可以择优组建古筝乐团在校内外进行巡演,从而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和专业学习的成就感;可以在学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举办“魅力古筝”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筝的魅力,同时也让学生的现场表演经验得以丰富。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古筝教学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很大程度上也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当下的古筝学习时代背景与古代的古筝技艺传授背景大不相同,所以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古筝教学的环境,然后要兼顾艺术感染与理论教学,与此同时,要注意教学模式的与时俱进,以适应当代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古筝教育教学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古筝演奏的文化特点和技术特点,能够通过外部环境来映衬出古筝的古韵,进而提升古筝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澹曦.论古筝音乐语言的语气表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杨燕宜.“美学”及“审美”考源——兼谈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J].人民音乐,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