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效果在中西方戏剧中的对比运用

2016-06-04 16:10王星月吕乐
戏剧之家 2016年9期
关键词:马拉萨德

王星月+吕乐

【摘 要】笔者以《马拉/萨德》和《暗恋桃花源》为例,通过戏中戏的表现方法对比和演员的多重身份体现,分析比较了陌生化效果在中西方戏剧中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带领读者感受戏剧之美,并提醒读者在观赏戏剧的同时也要关注陌生化效果的多种经典表现形式。

【关键词】陌生化效果;《马拉/萨德》;《暗恋桃花源》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12-02

一、陌生化效果介绍

陌生化效果是德国戏剧理论家、剧作家布莱希特所提出的戏剧表演理论,是指将观众疏远于戏剧或电影,这被布莱希特称为叙事剧(史诗剧)。

在表演上,陌生化效果要求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即不要把二者融为一体,演员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陌生化效果”的达成,不仅需要演员在表演时要高于角色,更要求观众在观看戏剧时要看到演员表演角色的深层含义。

自布莱希特提出陌生化效果后,在欧洲诸多国家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文学家、戏剧家都争相运用陌生化效果创造文学和戏剧作品。陌生化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被大规模译介到中国,之后在文学界掀起了运用和研究热潮,这也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化环境相关联。之后的运用十分广泛,已从文学扩展至影视、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本论文中,笔者会从东西方经典戏剧作品中各举一例,来分析陌生化效果在中西方戏剧中的对比运用。

被誉为“亚洲剧场之翘楚”的台湾导演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很好地达到了陌生化效果,它是台湾当代小剧场的一颗绚丽明珠。而彼得·魏斯的剧作《马拉/萨德》于1964年4月在柏林席勒剧院首演成功,轰动了整个国际剧坛。笔者会以以上两剧为例,探索陌生化效果在中西方戏剧中的对比运用。

二、戏中戏的表现手法

(一)幻觉与非幻觉主义的展现形式

《马拉/萨德》通过各种戏剧手段,将舞台中幻觉与非幻觉主义的艺术形式通过戏中戏的手法表现了出来。其中非幻觉主义形式主要体现在宣告者的舞台形象中。他作为舞台故事的叙述者,在介绍人物出场、帮助角色转换、提醒人物台词、为剧情“打圆场”,或是补充评论剧情方面都起到了强烈的陌生化效果作用。比如十七场中对女杀手科黛尔及其情人杜佩雷台词的提醒,让观众感受到演员是在表演,因为有叙述者在两人间不断提醒台词,可以阻隔观众与舞台表演发生共鸣;二十六场中关于不同人物对马拉的形象描述起到了转换角色的作用,引导观众将不同时空地点中的人物连贯起来。与此类似的,还有古希腊悲剧式的四位歌手的演唱,使观众对舞台陌生化,提醒他们看戏者的身份,同时还达到了渲染气氛、阐述哲理的艺术效果。与此相对应的幻觉主义形式则自然地融入了表演中。因为舞台表演的设定是在精神病院中进行的,因此病人们的叫喊、哄笑、拍手、吹口哨等痴狂的行为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复式离间效果

《暗恋桃花源》由两部戏剧构成:因战乱而别离的恋人的爱情悲剧《暗恋》,以及荒诞喜剧《桃花源》。复式离间效果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暗恋》剧组导演在指导男女主角时《桃花源》剧组进入剧场,两剧组因为剧场排练场地而引起纷争。由于剧场工作人员的失误,两剧组被安排在同一天同一地点进行排练。当观众无论投身于《暗恋》的你侬我侬的浪漫气氛中,或是被《桃花源》老陶的荒诞经历吸引而无法自拔时,另一剧组就会在这一时刻打断观众的思绪,使其回归到自我的状态,意识到:这是舞台,这是他们的故事,不是我的;第二,陌生女子寻找“刘子骥”的过程贯穿整个舞台,和两个剧组不相干的女子的呼喊脱离于剧组的彩排,也时刻提醒着观众要将自身至于剧外;第三,剧组的道具安排时常出现问题——《桃花源》在排练时,导演大声询问场工顺子把道具搬到了哪里,美工小余为什么把布景中的一棵桃花树取了出来等等,这些是排练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将幕后工作搬到了舞台前表演,也是提醒观众要保持理智、清醒的状态来观察思考角色。

三、演员的多重身份体现

(一)历史人物与精神病患者相结合

《马拉/萨德》的原名是《对让·保尔·马拉的迫害和谋杀,在德·萨德先生的指导下由夏朗东精神病疗养院剧团演出》。剧本中马拉与萨德的争论是虚构的,由于历史上,萨德从1801-1814年被隔离于夏朗东精神病疗养院,而且多年在病人中导演话剧并登台演出,而剧中马拉的言论就其内容而言是与他遗稿相符的,可见彼得·魏斯利用剧中的情景天才般地将两人跨越了时空的阻隔进行了革命的辩论。剧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具有多重身份:在历史中,马拉是主张推翻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主义革命家,同时由于他心理原因,也是皮疹病患者。而精神病院马拉的扮演者则患有妄想症,因此患者演员在表演马拉形象时,时常加以自己的言论也不足为怪了;历史中的萨德是一个荒淫色情的没落贵族文人,他曾投身于革命,最终因被流血的现实而退却,在剧中是本剧的导演,所以在演出过程中,萨德会借导演之名与马拉辩论;历史中刺杀马拉的女杀手科黛尔却是嗜睡症患者,所以在刺杀马拉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昏睡的现象,而不得不由旁人把她摇醒,以便刺杀活动的进行;历史中的杜佩雷是科黛尔“柏拉图式”情人、吉伦特党议员,但演员是被隔离的色情狂,在表演中观众经常看到杜佩雷对科黛尔动手动脚;雅·鲁克是历史中的神父,激进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在精神病院中,则是因为政治原因被看守的病人,演员本身的身份与所表演者身份的结合,导致雅·鲁克的言辞激烈,言论超出库尔米院长的意料。正是因为演员的多重身份的结合,使得观众在观戏过程中的思绪会被演员本身的特殊情况所打断,而将自己置身戏外,更加理性地思考。

(二)两部戏剧的相互呼应

《暗恋桃花源》中的演员也具有多重身份。《暗恋》中的江滨柳、云之凡在台上卖力地表演,观众都为之打动,但导演总是斥责两位演员的表演不是自己记忆中的样子,江滨柳深情与伤心不够,云之凡也不是导演口中“白色的山茶花”,而女演员则反驳“只是在演云之凡”、“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云之凡”,这就把观众从原先的款款深情拉回了现实当中,美丽的女主角只是演员,并不是上海战乱时的“云之凡”。《桃花源》中的袁老板,既是剧组的导演,在舞台上不停地安排道具与布景,在剧中则分饰两角:与春花偷情的袁老板,以及桃花源中快乐的白衣男子。场内场外,“袁老板”的角色在不停地转变,随之变化的是他的身份、任务和讲话语气等等。

后来在戏剧进行到一半时,两个剧组为节省时间,将舞台一分为二各自排练。他们按照自己剧本的要求排练,却因为台词纠缠在一起。每一个角色似乎突破了自身的角色而进入到另一组戏剧当中,与对方的演员对台词,使两部戏融为一体,同时也阻碍了观众对任何一部戏剧产生移情效果。

四、结语

陌生化效果在《马拉/萨德》和《暗恋桃花源》两部戏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从两个方面对两部戏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方戏剧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运用和不同表现形式,使观众在观赏戏剧的同时也关注到了陌生化效果的多种经典展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2]汪义群.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叙事体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3]孙君华.历史真实·四维空间及其他——谈魏斯的剧作《马拉/萨德》[J].外国文学评论,1987(2).

[4]李博.《暗恋桃花源》中的陌生化效果的运用[J].大舞台,2011(4).

[5]杨蓓.论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在《暗恋桃花源》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作者简介:

王星月(1992-),女,山西太原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生;

吕 乐,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马拉萨德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康尼马拉国际马拉松·爱尔兰
韩媒:追加部署“萨德”或在本周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