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医生精神卫生及相关常见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调查

2016-06-04 03:43晶,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知晓率

赵 晶,冯 玫

1.山西医科大学(太原 030001),E-mail:shuizhuyu_6@163.com;2.山西大医院



社区全科医生精神卫生及相关常见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调查

赵晶1,冯玫2

1.山西医科大学(太原 030001),E-mail:shuizhuyu_6@163.com;2.山西大医院

摘要:目的了解太原市社区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的一般知识及临床上常见精神疾病的知晓程度,为全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和精神疾病识别和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共进行500份随机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办公厅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和由日常门诊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焦虑症、惊恐发作、抑郁症、强迫症、幽闭恐惧症、躯体化障碍的常见症状自制的调查问卷,共32题。结果太原社区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的知晓率比相关精神疾病的知晓率高,且精神卫生知晓率高于一般水平,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稍低,且不同性别、职称、学历、年龄阶段的社区医生对精神卫生状况知晓率没有差别,不同学历的全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职称、年龄阶段的社区医生对精神疾病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专业的精神疾病的知识上,全科医生还有进步的空间。

关键词:精神疾病;社区全科医生;精神卫生;知晓率;躯体化障碍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别在太原市6个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的全科医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不限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共500份问卷调查,采取匿名调查方法,由调查员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填表方法及注意事项,由社区全科医生当场独立完成并收回。

1.2方法问卷采用卫生部办公厅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并且加入对常见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惊恐发作、抑郁症、强迫症、幽闭恐惧症、躯体化障碍的常见症状自制的调查问卷,共32题。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32个条目:精神卫生知晓率(20个),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12个)。精神卫生知晓率包括:一般知识;精神病预防及治疗;易感人群;精神卫生纪念日。与20位专家访谈共同制定了本调查问卷,相关精神疾病问卷包括焦虑症、惊恐发作、抑郁症、强迫症、幽闭恐惧症、躯体化障碍症状设计的12道问卷(题目:21~32)。第21~16题,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不计分。第17~20题,答“知道”计1分,答“不知道”不计分。第21~32题,答对一题计1分,答错不计分。

2结果

2.1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被调查人员共500人,其中男296人(59.2%),女204人(40.8%);医师360人(72.0%),主治医师60人(12.0%),副主任医师50人(10.0%),主任医师30人(6.0%);大专73人(14.6%),本科369人(73.8%),硕士58人(11.6%);被调查人员的年龄为(36.67±9.28)岁,其中29岁及以下142人(28.4%),30岁~44岁240人(48.0%),≥45岁118人(23.6%)。

2.2不同性别社区医生精神卫生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在题20、32中男女的回答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对这两题的正确率高于男性。详见表1。

2.3精神卫生状况认知情况社区全科医生精神卫生知晓得分为(16.822±2.232)分,属于中上水平;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得分为(8.882±2.033)分,属于中下水平。提示社区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知晓率较高,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较低。详见表2、图1、图2。

表1 不同性别社区医生在各条目上精神卫生知识的正确知晓率 %

表2 被调查人员的精神卫生及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得分

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各维度知晓率的情况,其中全科医生对一般知识和易感人群知晓得分均大于80%满分;精神病预防及治疗知晓得分等于80%;对纪念日知晓率的得分小于80%。详见表3。

表3 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各维度知晓得分

2.4单因素分析

2.4.1精神卫生状况知晓单因素分析不同性别、职称、学历、年龄阶段的社区医生对精神卫生状况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表4 精神卫生状况知晓单因素分析

对年龄与精神卫生知晓率得分进行相关分析(r=0.038,P=0.641),可知社区全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晓率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4.2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单因素分析不同学历的全科医生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职称、年龄阶段的社区医生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5。

表5 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单因素分析

对不同学历与相关精神疾病知晓得分进行LSD两两比较,大专与本科、硕士间有差别,本科与硕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本科和硕士的全科医师比专科医师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高。详见表6。

表6 不同学历与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比较

对年龄与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得分进行相关分析(r=-0.101,P=0.215),可知社区全科医生的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5.1精神卫生知晓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精神卫生知晓率与其所包含的条目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其中20个条目有9个条目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1.3x6+1.28x10+0.95x17+1.38x4+1.19x2+1.10x9。由结果可知对精神卫生知晓率影响最大的为题号4。详见表7。

表7 精神卫生知晓率与其条目的

2.5.2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与其所包含的条目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其中12个条目有11个条目进入了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0.74+0.99x25+1.05x29+1.09x32+1.08x23+0.91x28+1.01x24+1.00x27+1.18x22+1.05x30+0.97x26+0.93x31。由结果可知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影响最大的为题号22。详见表8。

表8 精神卫生知晓率与其条目的

2.6精神卫生知晓率和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的比较将小于80%得分的人群定义为低知晓率,80%~90%得分定义为中知晓率,≥90%得分定义为高知晓率。对精神卫生知晓率与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进行卡方分析,卡方值为78.19,P<0.05。详见表9。

表9 精神卫生知晓率和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的比较  例(%)

以两组的合计值为对照组进行Ridit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卫生知晓率组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515(0.572,0.459),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组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为0.485(0.510,0.459),可知社区医生对精神障碍的知晓率比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高,且精神卫生知晓率高于一般水平,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低于一般水平[1]。

2.7社区全科精神卫生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调查问卷(见表10)总体知晓率高于可以达到国家对普通人群的知晓率比值70%,但是相关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低于要求的平均水平。

表10 社区全科精神卫生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调查问卷

3讨论

本次调查了太原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随机抽取的全科医生500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全科医生对精神卫生一般知识知晓率属于中上水平,可见在近些年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的基础上,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对精神卫生的一般知识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且在年龄、职称、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较为到位。但是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属于中下水平,且本科和硕士的全科医师比专科医师对相关精神疾病知晓率高。可见在专业的精神疾病的知识上,全科医生还有进步的空间。

在社区门诊经常能见到有些病人常年奔波于“躯体疾病”的治疗而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面对阴性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差,而目前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如何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是各个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2]。如躯体化障碍病人具有较高的躯体先占观念和疑病观念。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病人反复申诉变化不定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任一部位[3]。病人的反复不适主诉,以及反复就医检查无明确结果,这些有可能都导致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于是反复就诊于各个医院,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病人的反复就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它带给每个家庭的结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故提高医护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势在必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年—2020年)的通知》中提到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基本健全。健全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紧缺状况得到初步缓解。全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增加到4万名。东部地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不低于3.8名,中西部地区不低于2.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公众对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认识和主动就医意识普遍提高,医疗机构识别抑郁症的能力明显提。精神障碍康复工作初具规模。探索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精神卫生工作的社会氛围显著改善。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监管场所普遍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及心理卫生保健。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50%。高等院校普遍设立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室)并配备专职教师,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4]。

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正在以良好的开端向着科学化、公平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要实施这项宏伟的工作,应合理配置精神卫生资源,扶持和发展社区服务,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为此,作为人民健康守门人的社区全科医生,责无旁贷要将精神疾病的诊治掌握提上新高度,将我国精神障碍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到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度,以期达到促进人民精神卫生健康的目标,也更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2]刘明华,张晋昕.Ridit分析与秩和检验在等级资料处理时的关系[J].循证医学,2010,10(5):282-285.

[2]孟凡强,崔玉华,沈渔村,等.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临床特点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67-69.

[3]汪新建.何伶俐.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的神经衰弱与躯体化的跨文化分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113.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国办发〔2015〕44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2015-06-19,http://121.8.227.6/interlibSSO/goto/6/=cqbmds9fykha9fnu9bm/DRCNet.

(本文编辑郭怀印)

(收稿日期:2015-12-29)

中图分类号:R749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9.041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9-1040-05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知晓率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2018年太仓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