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2016-06-02 07:37程秀兰许楠楠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程秀兰,许楠楠,王 娜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程秀兰,许楠楠,王娜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教师对现行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提出了改进课程设置的对策与建议,期许能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有所启发。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专业能力课程

一、引言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从职业化进入专业化阶段。它规定了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明确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专业标准》颁布后,我们力求通过对其解读和分析,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行课程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专业标准》的要求优化和改革现行课程,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对适应国家当前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需要,对培养高水平、专门化的优秀幼儿教育师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和内容分析法对《专业标准》和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文本分析;采用问卷和访谈法对本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运用自编问卷向大二、大三和大四3个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由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问题组成,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88.6%。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就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实习中的核心问题访谈了6名学生(每个年级各2名,共2男4女)和4名教师。访谈的内容包括哪些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入职和专业发展最有用?有些课程不被认可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教育实习效果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怎样保证教育见习落到实处等四个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专业标准》的理解以及对课程的看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解读《专业标准》及其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标准》所体现的指导思想是:专业导向,师德为先;基本规范,前瞻引领;全面要求,突出重点;共同准则,体现独特;立足国情,国际视野[1],其基本理念强调以“幼儿为本”,这是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将教育活动主体与中心由教师转向幼儿,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拥有主动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来实施适合的教育;“师德为先”明确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核心素质,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要求幼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反思能力,最直观的体现了《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终身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仅鼓励教师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同时,还指引教师应该具备国际视角,了解国内外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做一名专业的研究型教师。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共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讨论了幼儿教师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明确了教师对幼儿和保教工作的态度和行为,以及教师个人的修养和行为。专业知识主要从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教知识、通识性知识三部分做了细致说明。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七个方面是《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专业标准》的出台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奠定了基础,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为提升幼儿园师资队伍和保障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依据。

以《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来审视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发现,总体上说,该课程设置是符合《专业标准》理念的,基本上是围绕理念的四个方面要求进行目标定位和课程架构,只是细化到三个维度的内容上来看,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部分的内容占比较大,如,相关学科基础模块和本学科基础模块中的哲学概论、大学语文、自然科学概论、艺术概论及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中外教育史、音乐基础、舞蹈基础、美术基础等,专业课程模块中的学前卫生学、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游戏、学前教育评价、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儿童文学等都是凸显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的课程。例如,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增进儿童健康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及膳食管理、身心疾病预防、幼儿园建筑、设备及采光的卫生要求,以及有关遗传、优生、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这与《专业标准》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下关爱幼儿、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将保护幼儿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及专业知识中掌握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教知识等是相吻合的。再如,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保障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该课程着重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过程、个性和社会性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这与《专业标准》中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等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是相吻合的。相比较而言,专业能力这个维度的内容在课程模块中所占比重不足。虽然课程模块中也开设有五大领域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区域活动与环境创设等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但是与《专业标准》中提出的七个方面的能力相比数量不足也不够细化,比如,幼儿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幼儿各类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等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需要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另外,师德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在教师教育模块开设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伦理学、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与《专业标准》中向幼儿教师提出的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等专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现有课程开设是更宽泛意义上的师德要求,对幼儿教师师德要求的针对性不强,这也是需要改进之处。

(二)学生对《专业标准》的理解以及对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1.学生对《专业标准》了解程度不高

考察学生对《专业标准》的了解,表1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非常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比较少,比较了解和了解一些的学生占近2/3,1/3的学生了解较少,甚至即将走上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的准毕业生也处于低了解水平。这表明在今后的本科生教学中还需要加大对《专业标准》的介绍与解读,使学生明确国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以便其更加高效、专门、专业化的学习。访谈时,学前教育系教师也表示应该增设与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热点焦点问题相关的课程,如,学前教育政策文件专题、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区域游戏设计与指导等,及时向学生解读国家有关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文件,使学生了解专业政策导向,增强法律法规专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

表1 各年级学生对《专业标准》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

考察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的满意程度,表2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仅有72.0%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呈满意态度, 26.9%的学生则不太满意。

表2 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表3调查显示,学生不满意的课程模块主要集中在实践性课程和通识性课程。在实践课程模块44.1%的学生持不满态度。深入访谈后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实践模块理解较为狭窄,多将实践课程简单等同于教育实习,而将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都刨除在外。高比例的选择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信心不足,期望能在课程设置中有所调整;通识模块也有将近20%的学生有不满情绪。本校设置的通识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语言工具、体育和计算机四大类课程。提倡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尽可能综合的培养“全人”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通识课程缺乏整体构建,课程结构出现明显失衡,加之大部分教师教授这些课程时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浅显,教法单一,学生仅仅是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而已,并不能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接触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方法,[2]而且学生反映通识教育全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里,占学生总修学分的28.8%,比例太高,评价方式多以考试为主,致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但收获不大。

表3 学生最不满意的课程模块

3.课程安排时间顺序不尽合理

38%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的时间顺序不尽合理,如专业课集中安排在大三学年,时间紧使得专业课程很难学得扎实,专业技能课时间安排较少,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有同学提到,第5学期上完活动设计和五大领域的课程后,就应该安排教育实习,这样能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以检验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将实习放在大四也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实践做出及时的反馈与调整。还有些大四的学生认为,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是,由于实习时间短,工作强度大很难及时去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实习一结束就要面临找工作、写毕业论文,这使得在实习中发现的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3]

4.课程设置与实践应用对接不顺畅[4]

高师课程与教学的设置较少体现新手教师入职适应的相关问题。如所学理念与实际操作之间出现冲突怎么办;自卑于自己的技能不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游戏中既要观察幼儿,又要顾及幼儿安全,还要解决突发问题,觉得三头六臂都不够……入职适应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新手教师的难题,入职适应光靠上岗前的职前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课程理论的支撑。一些学生入职前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可是工作几个月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问题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热情,说明课程设置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最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入职适应期。

5.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讲授为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尽人意

学生认为有些老师自身虽然拥有渊博的知识,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墨守成规、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师生互动较少,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也容易使学生平时“碌碌无为”,考前突击复习,考试后忘得一干二净,真正所学寥寥无几,致使学生感到收获甚微。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对照《专业标准》,增设教师专业能力和师德方面的课程

专业能力在《专业标准》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涵盖七个方面,占43.5%之多,对照《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以及我们现行的课程情况,我们应该增设《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与指导》、《幼儿观察与评价》、《家园沟通与合作》等课程,为准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师德方面增设《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幼儿教师伦理学》、《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保证所开设课程的针对性更强,促进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均衡五大模块课程设置,增强薄弱技能课程的比重

合理调整选修课的科目和内容,适当减少通识性课程的课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改变以知识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对通识教育内容的整合与贯通能力、对智慧的领悟、对价值的澄清和人格的养成等方面。[5]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技能水平相对薄弱的问题,建议增设《幼儿园教学法》和《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艺术素养类课程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并以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在深度与广度上可以有不同的延伸,更贴近于幼儿园的实际操作需求。

(三)合理安排教育实习的课程时间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重要的实践课程,其安排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效果。问卷数据显示:78%的学生希望将教育实习的时间分散到各个学期。陕西师范大学已在多个示范性幼儿园建立师范生实习基地,可以从大一开始,每个学期集中安排一周的教育见习,一学年见习一个年龄班,三年就可以对小中大班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幼儿园为见习生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管理见习生的见习活动,并对这些指导教师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让学生明确教育实践的真正任务,促动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大四上学期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而且便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见习生既能向实践型教师学习,又有高校教师的理论教学指导,使学生能逐步地训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要尝试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元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的讲授,例如:可以定期进行学习沙龙、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设置的首批信息化示范课程,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最初的教师掌控课堂向“学习者中心”模式转变。以儿童心理学课程为例,教师先把课程文本教案、课程PPT、已录制好的教学重难点视频、拓展资源等课程资源上传到BB平台(一种网络教学平台)上,并在平台首页发布有截止时间的预习任务或者需要学生广泛讨论的问题,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拓展资源中了解更丰富的内容提供条件,减少学生额外搜寻资料的时间,又可以保证能力较弱的学生以相对较低的速度、通过多次重复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团队在课下通过后台程序了解学生学习近况,给予学生个别化学习指导和建议,并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真正做到了个性化指导和个别化教学;同时采用幼儿园现场观摩、课堂小组讨论与汇报、视频分析、案例解析等多元化方式优化教学模式,一定程度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说明[N].中国教育报,2011-12-14(03).

[2]蒋红斌,梁婷. 通识精神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01):95-99.

[3]于倩. 关于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就业意向的调查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4]方少萌,俞玉理.从准教师的视角反思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J].幼儿教育,2010(Z3):62-65.

[5]王海英.“扎实”与“联通”——美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计对我国的启示[J].幼儿教育,2010(12):37-41.

[责任编辑张雁影]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4.007

Study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Preschool Teachers

CHENGXiu-lan,XUNan-nan,WANGNa

(EducationCollege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nnxi,710062,China)

Abstract: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Preschool Teachers poses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This research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present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practices by interviewing and questioning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and their teachers. Combining with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Preschool Teacher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s of the major of pre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Standard of Preschool Teachers;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Professional ability course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4-0026-04

作者简介:程秀兰,女,河南夏邑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许楠楠,女,河南许昌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JSJY2012YB01)

收稿日期:2015-11-02;修回日期:2015-12-02

■学前教学研究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