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文/滕朝
这次聊出个很不一样的梁家辉
采访、文/滕朝
银幕上各种人生,银幕下同样精彩。他曾在初中时打破香港百米短跑纪录;去南极探险,回来之后删掉所有关于南极的照片和视频,身体力行呼吁环保;他曾有一段事业低潮,为生活在铜锣湾摆地摊,还在《文汇报》开设了专栏,一写就是21年。采访中,谈及往事,梁家辉没有丝毫不快,只有坦然与自信,兴奋处还会手舞足蹈自带表演。对他来说,人生如戏,经历与过往也都是电影中演绎的那些不同角色而已。
或许是水瓶座爱幻想的性格,让梁家辉愿意为每个角色挖空心思。早在TVB艺员培训班时,他就暴露出这种特质,喜欢为自己的角色设计小动作,哪怕只是一个跑龙套的。1981年,还在训练班里的梁家辉和同班同学刘德华同时被选中参演电视剧《千王群英会》,饰演周润发的两个保镖。拿到剧本后梁家辉开心的不得了,还请刘德华到家里吃饭,为角色设计动作台词,但翻遍整个剧本才发现,只有一句台词。赌城老大推开赌场的门之后,对身边的两个小弟说:“你们两个下去看看。”“是的,龙哥。”说完两人就从镜头里消失了。
既然打算一定要演好这个一句台词的“小弟”,就要对角色包装设计。刘德华反应快,立刻想到嘴里叼根火柴,再把帽子往上拉高点。“刘德华够狠,咬火柴这么经典的设计被他抢先了,我只能想别的了”。因为两人都穿西装,梁家辉就将扣子系上,手插进西装胸口处,像是随时拔枪的样子。
正式开拍,两人以各自设计好的方案演出。突然,“Cut”的一声,导演破口大骂:“那俩谁啊?咬着牙签刚吃完饭啊!把手放在胸口扮拿破仑啊!”骂个狗血淋头,又重来一条,之前的设计全没了,两人关上门,都快哭出来了。周润发过来安慰他俩:就是这样子,我也是训练班出来的,我也曾经熬过这种环境,不用担心,你们做的很好,并让编导给他俩加了两场戏。
为角色写人物小传的习惯,是从1997年的《黑金》开始。《黑金》以前,梁家辉疯狂拍戏,大概有三四年的时间,每年拍13部电影,每天跑3个剧组,“梁十三”就是那时候叫起来的。
为了拍《黑金》,梁家辉很早就跟导演去了台湾,自己搜集了一米多高报道台湾政坛和黑社会的八卦杂志。看完这些材料,又重新看了一遍剧本,才着手为周朝先写小传。“我写的人物小传不是他做过什么事,而是像他这样有野心的人,平常应该是怎么样的”。所以,这个人物吃什么,穿什么,讲话语气是怎么样;开会的时候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他老婆以前是一个舞女,他为什么会娶这个老婆,跟他老婆之间的情感有多深,为什么他现在已经是黑社会大哥了,还带着同一个女人?这些都是梁家辉的人物小传所关心的内容。
当梁家辉把写好的人物小传拿给导演麦当雄看,导演傻了,“你写了十万字,比我剧本还要长”。电影中的周朝先老谋霸气,沉稳内敛,特别是那句“谁赞成,谁反对”,令人不寒而栗。
1983年,梁家辉一口气在内地拍了两部戏:《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因为在内地拍戏,他被限制:凡他参演的电影不准进入台湾市场。当时,台湾是香港电影的最大市场之一,失去了台湾,梁家辉基本就处于失业状态。
没戏拍,他在铜锣湾摆起了地摊开始做老板。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学的是平面设计。梁家辉正好有几个大学同学也处于失业状态,几个失意的年轻人便凑在一起,准备靠手艺吃饭。他们在草纸上设计些图案,再买物料、铜线,最后用妈妈的缝纫机根据设计图做成各种手镯、项链等小饰品。手工设计的这些小首饰都很简单,一个小书包就装得下。去铜锣湾找个繁华热闹的地方,打开书包,里面一排挂钩,这样不仅便于出摊,更便于因无牌经营受警察驱赶时,以最快速度收摊跑路。
虽然是小本买卖,生意却不差。很多顾客反而会因为这个“影帝”认出他来,“你不是那个影帝嘛?叫什么名字来着?你现在摆地摊啊?”“是啊!来看一下,来来来,我给你便宜一点,你都认出我来了!”所以,生意很好。
当时,《文汇报》的一个编辑得知梁家辉靠摆地摊生活,就问他怎么样?他说:“还可以糊口,但下个月家里就没电费了。”编辑就说:“你帮我写专栏吧,一天一篇,一篇500字左右,稿费千字200港币,够你付电费了。”
梁家辉本身爱幻想,连一只蚂蚁在窗台上走过,当太阳晒下来,他会想:为什么蚂蚁是透明的?蚂蚁不应该是黑色的吗?所以,他有了另一份工作——写专栏《辉笔而就》。但他没有写电影圈的任何事情,他说:要不就变成八卦,要不就变成一种控诉,尽管有看不过眼的事。他只写自己随性的生活。因为不需要新闻性,有时他可以一天写十张稿,甚至十五张稿。
随着之后拍戏越来越多,梁家辉有点力不从心。当时那个编辑就说,你这个专栏蛮受欢迎的,我们收到很多来信,你继续写吧。念及恩情,梁家辉一写就是21年。2008年,《辉笔而就》取消。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请梁家辉开专栏的编辑离开了《文汇报》,继续开专栏是为了报恩,既然编辑走了,也就没有继续留下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梁家辉老花眼很严重,已经影响到了读书写字。
2005年,一个香港科考队要去南极。但是,这个科研队缺钱,说如果带一个明星去,就会有赞助。当时,那个科研队队长和梁家辉是朋友,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南极,当然想去!但我们要利用你拉赞助,当然没问题!
结果去了十几天回来以后,他就把去南极的录影带和照片全丢掉了。后来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们经常说环保环保,这次南极之旅给我最大的启发,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不环保的事情。”
他们一行刚落地,两个队员兴奋地一声大叫,整个雪山就塌了。探险队出发之前,给每个队员下发命令:不能留任何东西在冰面上;上洗手间要回到船上;不能接近野生动物,就算野生动物接近你,也要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登陆南极之后,大家没有人听,都去摸企鹅、海狮,和它们拍照,还喂它们吃东西。
最后几天,梁家辉看到一个日本人,租了一台直升飞机,停在一个有球场那么大,10层楼高的蓝色浮冰上。因为冰岁数越大,年代越久,阳光折射在上面就会变成蓝色,特别漂亮。只见那个日本人一手拿着一只杯子,一手在那凿冰,凿碎的冰块装进杯子里,拿出一瓶威士忌倒进杯子和冰块混着喝,喝的同时还让人拍下视频记录。
把南极、北极、珠峰都登一次是梁家辉很早就有的愿望。然而,南极之行让这些念头都打消,“不是体力问题,而是我看到人类对那么漂亮的地方造成的破坏。” 他几乎拒绝再跟别人讨论南极之行,只希望南极永远留在回忆里。“南极跟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样,漂亮宁静。但我不鼓励人们去,因为每去一次,都是对它的一次破坏”。
现在的梁家辉是一名身体力行的环保主义者,家里垃圾分类处理,在天台上种植有机蔬菜,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厨余垃圾做肥料,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天台植物降低室内温度,尽量少开冷气。
《冰河追凶》剧照
《电影》:您是第一批到内地来拍戏的香港演员,当时到北京是什么感受?
梁家辉:我当时最远才去广东,看我叔叔。第一次到京城,感觉是一个很大气的城市。我在王府井,问别人到中南海,要走多远,坐什么车。人家说才3个路口,结果走了半天。所有的东西对我来说,好像都被放大了。那个时候在天安门广场,朝故宫走,没有栏杆,路特别宽,也没有太多车。
《电影》:当时和刘晓庆搭档?
梁家辉:我第一次就跟刘晓庆合作,那时候我还是新人,从来没拍过戏,也不知道该怎么入戏。后来才发现,她接了剧本会做很多功课。她的剧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为角色做的注释,她想这句对白,我应该怎么样表现,我说你们都计划好了,她说要入戏就要这样,你得做功课,她说我们拍戏,如果拍农村的话,我们就会跑到农村去一个半月体验生活,学习怎么当一个农村人,我说原来演戏是这么一回事,所以某程度上说,我学戏,基本上是从内地演员身上开始。
《电影》:这次《冰河追凶》您怎么给角色写小传的?
梁家辉:我演一个东北警察,拿到剧本后,首先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我一个香港人,为什么大老远跑去东北演一个警察,以我的普通话,肯定不是东北人”。所以,在写人物小传的时候,我首先设定自己是南方人,只是因为婚姻关系,户口调到了东北,当了一名刑警。剧本中警察周鹏与妻子感情不好,我在小传中就设定妻子是一名无国界医生,经常出差。而周鹏也忙于工作,导致夫妻感情淡薄。我又继续在人物小传中设定这个警察的性格、与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
《电影》:听说还根据小传自己设计动作?
梁家辉:对,我设计了一个镜头:晚上,周鹏在家洗完澡之后,把办案材料铺在床上,一边洗内衣,一边看材料。拍完这个镜头,导演徐伟兴奋地跑到我身旁,“真是没想到你还会这样子,还蛮接地气的。”
《电影》:在片中您是工作狂,现实生活中对家人的陪伴多吗?
梁家辉:其实刚好相反。我很恋家,平时不拍戏,就是一个宅男,喜欢在家做家务,尽量不出去。我觉得家就是我的安乐窝,我回去就觉得最舒服,最放松,最安全。反正不工作的时候,我的心情、精神,都花在继续构建我这个家上。
《电影》:听说结婚前你经常请您的太太喝咖啡?
梁家辉:我跟我老婆认识的时候,哪有钱去喝咖啡,你想一想,我连家里的电费都交不起。认识刚开始的时候,我是经常去接她下班,我是走路去她电视台那边,从香港走到九龙,唯一花的钱就是船费,那个时候船费很便宜,比较有钱的时候就坐地铁,送到她家,在她家待到晚上,我就从她家走路回我家,这样就花一天的时间,从来没有到外面喝咖啡啊,吃饭啊,连看电影都是她们电视台有一些赠券,比如说电影节有一些没人看的电影的票。
《电影》:您年轻的时候是香港短跑运动的一个纪录保持者?
梁家辉:对,当时香港每年都会有一个杨家标赞助的雅美佳运动会,全港的学校精英都会来参加,我第一年参加,便破了香港100米的纪录——11秒(编者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百米纪录为9.95秒)。
《电影》:您平时怎么训练?
梁家辉:我从来不练跑,后来才发现我的短跑是怎么样换来的,就是以前上学时我们坐公车回家,下公车后刚好有一个红绿灯,绿灯一亮,看车一开,我就跑,跟车比赛,跑一条街,那条街大概是130米到150米,每天都这样子,而且我那个时候住七楼,喜欢跑楼梯,不等电梯,我没耐心,下楼更加这样,所以那个短跑可能是这样子练出来的。
《电影》:李翰祥是您的恩师,他曾骂过您?
梁家辉:有一天,李翰祥问我,来演我的下一部戏怎么样,我需要一个明星。我说导演,我不要当明星,我想当演员,我要演不同的角色。李翰祥骂,没大志,我捧你是当明星的,不是捧你当演员的。我说哦,那好,我就先当明星。其实,我那时候已经是个明星了。但是当完明星以后,我觉得会有很多拘束,就是我经常要保持这种状态,发型,穿着,墨镜,这些都不能离身。我不要这样拘束,我要演戏,演不同的人物,我要在路上走,大家最好不要叫出我的名字,不要认出我的样子,不要叫我梁家辉。有一天在街上有人在叫我戏里的名字,“D哥”、“段王爷”、什么什么的,我就很高兴,他们不会把我当梁家辉,那我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已经正式踏入演员这个阶段了。
《电影》:您之前也挑战了不同的角色,黑社会老大,反派,还有些尺度比较大的片子,您还有没有自己想要挑战的角色?
梁家辉:有,有,你那么注意我演的黑社会,我就用黑社会这个,我曾经演过三个黑社会大哥,第一个是有政治味道很浓的《黑金》,周朝生;第二个我觉得是一个黑色喜剧,《江湖告急》里面的九哥;第三个是《龙城岁月》里的大D。我希望我又能创作一个跟这三个不一样的一个黑社会大哥。
梁家辉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