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黄蕾
有一场青春叫高考
——2016年高考优秀学子经验畅谈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黄蕾
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各地高分考生纷纷出炉。高分考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如何,各自都有哪些学习秘籍和减压方法,一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期特意为同学们搜罗了2016年各地高分考生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希望在学习上能助同学们一臂之力。
胡煜,毕业于江西省新余一中,高考文科643分
“有一点惊喜,但也不是很意外。”面对这一优异成绩,胡煜说自己从小就对北京大学无比向往。到了高中时,学校历年考取北大的学长学姐,是他学习的榜样和立志考取北大的动力。
计逸雄,毕业于江西省临川一中,高考理科700分
高考成绩刚公布时,计逸雄获得700分的消息不胫而走。喜穿T恤衫、黑裤子的他,时常面带微笑又从容淡定,这一形象很快让大家记住了这个青涩却又坚韧的“学霸”。
邓书劼,毕业于江西师大附中,高考理科693分
邓书劼的英语和数学几乎满分。面对众人,他始终微笑,彬彬有礼,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学霸”。对于取得好的成绩,他认为父母从小对他的引导很重要,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周炜迪,毕业于贵州省贵阳一中,高考理科707分
“看到707分,有点意外也很激动。高考前的几次模拟考,相对有点小波动,自己也不断地做调整。”面对老师和同学的祝贺,周炜迪总是露出腼腆的笑容。
余明卫,毕业于贵州省兴义八中,高考文科709分
“去年看着同学考上清华、北大,当时很羡慕,没想到今年自己也能行。”说这话时,余明卫笑了下,有些不好意思。虽然拿到了709分的好成绩,但他说取得好成绩,良好的心态最重要。
黄昊,毕业于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高考理科701分
学校里,黄昊被同学敬为“昊爷”。能被称为“爷”的人物,绝对不是盖的。黄昊的高分之路,并非大量刷题,他钻研的是教材。
梅知雨,毕业于湖北省武汉三中,高考理科707分
谈及获得高分一事,梅知雨非常淡定,笑称凌晨时听到妈妈告知分数后就睡觉了。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睡得最安稳、最踏实的一个觉。
曲铁男,毕业于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考文科655分
“还行吧,挺满意的。”面对这样的成绩单,曲铁男微笑地说道。曲铁男最感兴趣的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立是最伟大的事件,对世界的影响很深远。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仅仅靠勤奋,肯定不够。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心态必然与他们的成功密不可分,那么这些优点是如何形成的?让我们来逐一揭晓。
胡煜:善于改正学习陋习
作为文科生的胡煜十分善于总结。比如,他经常会总结答题的思路和套路,会根据阅卷老师的喜好、得分点来答题。他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缺点,尤其是答题时的缺点。“我觉得我做题时的缺点是比较着急,想一口气把试题做完。”胡煜说,他意识到后便及时改正了。
计逸雄:整理学习笔记
计逸雄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整理平时做的笔记,并在笔记中进行总结和思考。他还喜欢做难题,对常见的题型他会反复琢磨,在钻研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邓书劼:讲究速度和正确率
邓书劼做题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在做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时,他会讲究速度和正确率,用少量的时间做完试卷前面的小题;对于英语,他从初二开始便读起了纯英文的小说,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和英语阅读;对于理综的学习,他表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地去尝试稍微难一点的题目,掌握考试题型。
周炜迪:“刷题”诚可贵,“错题”价更高
“我做的题目很多,但我不赞成盲目的题海战术,我们一定要学会总结,找到合适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高中三年来,周炜迪有厚厚的一本错题本,上面收集了他因粗心或思维定式经常做错的题目,这对以后知识点的复习很有用。
余明卫:学习心态很关键
平时考试有波动,余明卫也不着急。他会将问题整理好,先尝试独立解决,解决不了就集中问老师。正是有了复读的经历,余明卫显得更坦然。2015年底他虽然因病请假两个月,但这并没影响他良好的心态。
黄昊: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黄昊还在看《穆斯林的葬礼》。看书是黄昊每天雷打不动的节目。“看杂志,也看文学作品,时政类、财经类、文化类的杂志,几乎都看。”从高一开始,除了写作业,其他时间黄昊几乎都花在了看课外书上,“要知道,理科高考决胜负,拉分项就在语文上”。
梅知雨:重基础不钻牛角尖
其实,高考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而不会过多地考尖、难、偏的东西,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当然,考前心态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我一直都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中的起起落落。”
曲铁男:注重知识的积累
文科生更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数学、英语、语文的高分秘籍在于长期积累,没有捷径可走。在英语方面,看美剧、听英文歌是培养语感的不错途径。关于文综,多看和历史、政治学科有关的课外书,同样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
聚焦“学霸”们的复习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注重积累,适量刷题;二是备好错题本,及时总结复习;三是心态平和,无招胜有招。虽然“学神非我等常人可及”的感叹总是存在,但在复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上,他们的参考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面对高考,“学霸”们也有压力,那么他们是如何化解压力的呢?
胡煜:用跳舞来为自己减压
“学习比较紧张时,我就会用跳舞来放松自己。”胡煜说。他特别喜欢街舞,觉得跳街舞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每天上午上完第二节课,他还会在学校小跑,以此放松自己,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计逸雄:驰骋足球场
计逸雄平时特别喜欢踢足球,注重劳逸结合,高考前几天都还在和同学一起踢球。计逸雄说,和队友在足球场上驰骋,出一身大汗,酣畅淋漓,感觉很轻松。
邓书劼:坚持锻炼不熬夜
“我每天都会坚持锻炼,晚上一般不熬夜学习,就寝时间不会超过11点半。”学习非常用功的邓书劼说道。他的作息十分有规律。
周炜迪:用弹钢琴减压
“我们学校有钢琴,每当做题做到手指僵硬或者看书疲倦时,我会去钢琴室弹上几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样能得到很好的放松。”周炜迪透露,自己喜欢音乐,小时候学过钢琴。另外,周炜迪认为最好的减压方式,是要学会和同学们分享。“我是班长,经常组织同学一起讨论学习。比如,针对某类题型,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讲出各自经常犯错的地方,通过分享经验,一来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提高,二来学习时心情会比较愉悦。”
黄昊:户外爬山放松
除了看书外,黄昊周末回家也会看看电视,身为“杂家”的他,娱乐节目自然也不会错过。动静结合,方能事半功倍,“学霸”也遵循这个道理——高三的时候,黄昊经常跟爸爸一起去户外运动,有时爬山,有时骑行。
梅知雨:宅男爱打游戏
梅知雨笑称自己是个游戏高手,从幼儿园开始就打CS游戏,常和爸爸一起玩,不过每次只玩半个小时。“星期一到星期六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走,星期天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适当放松。”
曲铁男:喜欢摇滚和民谣
学习之余,曲铁男喜欢听音乐。摇滚、民谣、古典乐曲他都听,尤其喜欢歌曲《热河》,他说这是一首民谣风格的歌曲,很动人。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目标,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于自己的能力,不然,只会给自己增添更沉重的学习压力。课余时间做适量的运动,每天保证留出充足的睡眠时间,当遇到困扰或情绪低落时,主动跟家人或朋友倾诉。不要做书呆子,别放弃享受美食、享受户外活动或发展个人兴趣所带来的乐趣。压力是把双刃剑,适时地去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别让美好的高中生活留下遗憾。
计逸雄:让自己爱上学习
首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自己爱上学习,快乐学习。其次,要注重学习过程,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单看分数。每次考完试,应该多做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有收获。
梅知雨:注重课本和基础
当下的高考试题,难度有所降低,所以在备考的时候,大家更要注重课本和基础知识,更要相信老师的复习计划,因为高三老师都非常有经验,对题型什么的都有很好的研究,跟着老师的计划走就往往能事半功倍。
曲铁男:内心自信心态稳
第一,在课堂上要跟住老师。课堂上认真听讲,吃透老师讲解的知识点。
第二,不能局限于课堂。建议多读书,多看纪录片,那里有丰富的营养。学文科的要有点业余爱好,前提是它不影响文化课学习,更不影响成绩。
第三,心态要平稳。高三测试多,不能因为某次没考好就慌了神,要对自己有较好的了解,因为信心来自于对自己的了解。一定要稳定心态,控制好节奏。
其实,成功的学习经验只能借鉴,并不能完全复制,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能持之以恒才是最重要的。优秀的同学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就在于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详细高效的学习计划,并且能够按计划严格执行。实现自己的承诺,最终你就一定能有所收获。